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3篇胰岛素瘤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2篇代谢
  • 2篇地塞米松
  • 2篇血糖
  • 2篇胰岛素分泌
  • 2篇阴性
  • 2篇治疗急性脑梗...
  • 2篇肾性
  • 2篇肾性尿崩症
  • 2篇疏血通
  • 2篇糖代谢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突变
  • 2篇尿崩症

机构

  • 16篇郑州大学第一...
  • 4篇郑州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漯河市中心医...

作者

  • 19篇宋素彩
  • 13篇邵明玮
  • 10篇王丹萍
  • 6篇陈存仁
  • 6篇栗夏莲
  • 6篇栗夏连
  • 3篇贺淑静
  • 3篇刘艳霞
  • 3篇王萱
  • 2篇沈培培
  • 1篇黄婷
  • 1篇邵明伟
  • 1篇汪丽娟
  • 1篇邱新光
  • 1篇杜培洁
  • 1篇张雪培
  • 1篇李晶晶
  • 1篇王咏梅
  • 1篇郭峰
  • 1篇曹俊霞

传媒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山西卫生健康...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例禁食试验阴性的胰岛素瘤分析
目的:胰岛素瘤是一种罕见病,但却是胰岛细胞瘤中最常见的肿瘤,临床以反复空腹低血糖发作为其特征,其特点为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它的诊断依赖于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而禁食试验是胰岛索瘤定性诊断的重要手段,且曾被...
宋素彩邵明玮栗夏莲王丹萍刘艳霞沈培培
文献传递
一例精氨酸加压素受体2基因突变的先天性肾性尿崩症患者的临床及家系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报道1例精氨酸加压素受体2(arginine vasopressin receptor2,AVPRi2)基因突变导致的先天性肾性尿崩症。提取患者及家属的基因组DNA,PCR扩增AVPR2的全部外显子,扩增产物经纯化后行双向测序,测序结果与基因库中序列进行比对,找出突变位点,利用同源结构模型探讨突变点对AVPR2结构的影响。发现AVPR2基因第6036位核苷酸碱基T突变为G,导致基因产物的168位氨基酸由亮氨酸突变为精氨酸,该突变点尚未报道。患者母亲和姐姐基因为杂合子,父亲为正常基因型。
邵明玮张雪培王丹萍陈存仁宋素彩栗夏连
关键词:肾性尿崩症X-连锁隐性遗传错义突变
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血清氧化应激及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氧、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丙二醛、活性氧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和肾功能损伤状况,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郭峰王咏梅李满张小轲宋素彩
关键词: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氧化应激肾功能
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的临床特征,总结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5岁和60岁,病程分别为4个月和10个月,1例以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两者均存在高血钙、高PTH和高血碱性磷酸酶血症。B超和CT检查2例均发现占位病变;1例行99mTc-MIBI甲状旁腺显像为阳性;术后病理2例均为腺瘤囊性变,其中1例疑似腺癌。结论单纯颈部包块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不能排除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者不适于行穿刺抽液;对于甲亢症状典型且进展迅速的甲状旁腺囊肿患者在手术时应行快速冰冻切片,以尽早明确囊肿的良恶性。
宋素彩栗夏莲王丹萍邵明玮邱新光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禁食试验阴性的胰岛素瘤病例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禁食试验阴性的可能原因和禁食试验在诊断胰岛素瘤中的地位。方法 2008年至2018年间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例胰岛素瘤患者,3例患者均被术后病理证实为胰岛素瘤,但术前禁食试验阴性,回顾分析该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胰岛素释放指数、禁食试验情况、CT及其它各项检查结果。结果 3例患者年龄在62~76岁,男2例,女1例,检查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均正常,IAA阴性,延长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的血糖和胰岛素峰值均出现在第60 min,且血浆胰岛素水平随着血糖水平下降而下降,72小时禁食试验期间均无神经低糖症状,且未发现低于2.8 mmol/L的血糖,试验的48小时及72小时结束时尿酮体均为阳性,1例患者在禁食期间同步行动态血糖监测未发现低血糖存在,其中1例被影像学发现,2例因初诊未被影像学发现分别被误诊2个月和1年,再次入院影像学发现胰腺占位而手术,术后病理示2例为胰岛素瘤,1例为胰岛素瘤样结节。结论饥饿试验在定性诊断胰岛素瘤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胰岛素瘤。
宋素彩刘艳霞邵明玮栗夏莲
关键词:低血糖症胰岛素瘤
葡萄糖调控胰岛素分泌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细胞水平功能鉴定
目的 构建可随ATP浓度变化而在内质网与GRP78可逆性结合与解聚的人胰岛素原基因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及葡萄糖对其分泌的影响.方法 人工合成含胰岛素信号肽(SS)及条件结合/解聚区域(CAD)的多聚...
陈存仁刘艳霞王丹萍李晶晶邵明玮宋素彩栗夏连
FOXO3a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检测FOXO3a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亚细胞定位,以及在原发PT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正常甲状腺细胞系HTORi3及PTC细胞系中FOXO3a mRNA和蛋白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其亚细胞定位。通过TCGA数据库中PTC临床及芯片数据分析FOXO3a在PTC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FOXO3a mRNA表达与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其它遗传学异常及无复发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PTC细胞系中FOXO3a发生不同程度胞浆滞留。相较于正常甲状腺细胞系HTORi3,PTC细胞系中FOXO3a mRNA表达显著下调,其水平与肿瘤起源(单发或多发)、肿瘤大小、甲状腺包膜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与BRAF V600E突变、RAS突变、RET重排无关,与患者无复发生存期无关。结论:相较于正常甲状腺细胞系HTORi3,FOXO3a mRNA表达在PTC细胞系中显著下调。FOXO3a mRNA与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无显著相关性。
于静雯刘艳霞邵明玮宋素彩
关键词:FOXO3A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疏血通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分别在第1d、第14d、第28d对两组患者进行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两组患者14d、28d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两组的肝功、肾功、血凝常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相对安全。
贺淑静宋素彩王萱
关键词:丁苯酞软胶囊急性脑梗死疏血通NIHSS评分
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损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基础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生理盐水250ml加丹红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1次/d,共28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50ml加红花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共28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尸〈0.05),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改善VD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优于红花注射液,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贺淑静宋素彩王萱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血管性痴呆
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和奥扎格雷钠,对照组加用红花,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血通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贺淑静宋素彩王萱曹俊霞
关键词:疏血通奥扎格雷钠急性脑梗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