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益明 作品数:15 被引量:96 H指数:6 供职机构: 衢州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脑心通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脑心综合征(CCS)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CCS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西药比索洛尔治疗,联合组应用脑心通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心脏情况、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存在心律失常、ST-T改变、心肌酶异常、心功能异常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丙二醛(MDA)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西药治疗CCS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脏症状,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安全性高。 徐小良 吴德军 崔益明关键词:脑心综合征 心律失常 脑心通胶囊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氧化应激指标 不同气道扩张药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8年 目的比较不同气道扩张药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27例COPD急性加重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9例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疗,观察组68例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肺部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71%vs 77.97%,P <0.05);两组肺部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 <0.05),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急诊中COPD急性加重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及肺功能。 崔益明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加重 药物疗法 布地奈德 盐酸氨溴索 急腹症诊断中全面腹部超声与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比急腹症诊断中全面腹部超声与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8年3月经本院收治的68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进行全面腹部超... 崔益明关键词:急腹症 体温高峰与脓毒症、非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毛小强 吴德军 崔益明动态监测氧合指数和降钙素原评估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氧合指数( OI)和降钙素原( PCT)动态监测评估感染性休克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82 例感染性休克并 ARDS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 28 d 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 39 例和存活组 43 例。比较 2 组入院时、治疗 24 h、48 h 和 72 h 的 OI 与 PCT 水平,并分析两者对 28 d 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量表( 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功能衰竭量表( SOFA)评分、血管外肺水指数( ELWI)与肺血管通透指数( PVPI)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存活组入院时、治疗 24 h、48 h 及 72 h 的 OI 均高于死亡组,PCT 均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入院时、治疗 24 h、48 h 及 72 h 的 OI 和 PCT 对患者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P < 0. 05),OI 值以治疗 72 h 的预测价值为最高,而 PCT 以治疗 48 h 的预测价值为最高。结论 OI 和 PCT 与感染性休克合并 ARDS 发病程度及肺功能密切相关,不同时间点的 OI 和 PCT 值预测价值不同,可酌情筛取最佳时间点提高预测效能。 崔益明 徐小良 楼炳恒关键词:氧合指数 降钙素原 感染性休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衢州市急诊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衢州市急诊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其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410例重症患者,分析所有患者感染率及感染部位分布情况、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单因素分析及感染率。结果对410例患者进行调查,其中8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0.5%。其中感染部位最多的为呼吸道感染,感染37例,感染率为44.0%;总共检出84株病原菌,检出最多的为肺炎克雷伯菌,共19株,占总株数的22.6%;年龄≥60岁的患者、住院时间超过1周、基础疾病较多、病变部位较多、滥用抗菌药物、存在侵入性操作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为预防感染的发生,应减少对患者的侵入性操作,控制基础疾病,诊治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理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做好病房环境的消毒工作等。 徐小良 吴德军 崔益明 陈毓关键词:重症患者 医院感染 病原学分析 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0例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纳洛酮0.8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中以1 mg/min的速度静脉推注后,再给予盐酸纳洛酮0.8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纳美芬0.2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中以1 mg/min的速度静脉推注后,再给予常规补液1 500 ml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2、3 h后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呼吸、心率、血压变化,记录清醒时间、出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2、3 h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清醒时间和出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均无明显变化,且均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崔益明 吴德军关键词:盐酸纳美芬 急性酒精中毒昏迷 盐酸纳洛酮 程序化复苏对心肺复苏预后的影响 2006年 目的:探讨程序化复苏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定CPR程序化操作步骤及用药参考,比较程序化CPR与传统CPR的恢复自主循环(Returnofspontaneouscirculation,ROSC)率及ROSC稳定时间,生存率,复苏即刻及24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结果:程序化复苏组与对照组在ROSC率、ROSC稳定2h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ROSC稳定24h率、生存率及24hGCS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程序化CPR与传统CPR比较可提高CPR效果。 戴凌云 崔益明 张帆 刘龙群 杨征波 陈毓 吴德军 赵宏建关键词:心肺复苏 预后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意义 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浅析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对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2017年2月医院呼吸科收治的哮喘患者63例,根据患者感染情况分为单纯哮喘组19例、哮喘合并病毒感染组15例及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29例。治疗前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清PCT及CRP检测,分析三组患者PCT及CRP表达水平及检测阳性情况,并随访记录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情况。结果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及哮喘合并病毒感染组的血清PCT及CRP表达水平均高于单纯哮喘组,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PCT及CRP表达水平均高于合并病毒感染组(P<0.05);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PCT及CRP阳性率分别为79.31%、82.76%,均高于单纯哮喘组(P<0.05);发生呼吸衰竭组PCT表达水平为(6.93±1.94)ug/L,高于未发生呼吸衰竭组(P<0.05)。结论血清PCT和CRP水平可反映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感染情况,指导临床抗感染药物的选择及对疾病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方琪 崔益明 章幽芳 郑和豪 叶安关键词: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衢州市急诊科病房感染患者病原学分析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衢州市急诊科病房感染患者病原学分析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衢州市医院收治的急诊科病房感染患者268例,回顾性分析参与本研究的急诊科病房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感染的病原学特点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68例急诊科病房感染患者,院内感染29例,其中呼吸道感染15例,泌尿道感染5例,血液感染与胸腔感染各3例,腹腔感染2例,手术切口感染1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使用≥60岁患者的感染率显著高于<60岁的患者(P<0.05),呼吸机是主要导致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共有201株病原菌被分离出来,其中最常见的是支原体、真菌、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球菌,同时革兰阴性杆菌与其他病原菌相比所占比例最高(P<0.05);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排名在前五位。其中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较高的为:丁胺卡那、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环丙沙星、亚胺培南、氨曲南。结论革兰阴性菌是导致急诊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了对临床抗感染效果有一定的保证,在选择抗菌药时要与患者临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合理的结合。 徐小良 吴德军 崔益明 陈毓关键词:急诊科 病房感染 病原学分析 抗菌药物 革兰阴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