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国庆
- 作品数:111 被引量:550H指数:13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B超引导下应用PTCD治疗胆道梗阻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TCD)优缺点,为临床治疗胆道梗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胆道梗阻患者,使用国产PTCD F8-F9套管针,在B超引导下行PTCD,在右腋中线第7—9肋间或剑突下为穿刺点,局麻后皮肤戳孔3mm,置入肝穿针,经肝行胆管穿刺,选择直径在5mm以上且离肝下缘较远的扩张胆管。结果23例经皮肝插管外引流均获得成功,1次穿刺成功17例,2次穿刺成功6例,无1例发生并发症,21例引流获得较好效果。结论PTCD是一种比较安全、简便的诊断和治疗胆道疾病的方法。
- 何芳廖国庆张光全
- 关键词:B超PTCD胆道梗阻
- 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附320例报告被引量:14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适应证 ,术式选择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后≥ 5年的 3 2 0例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各种术式的 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 低位直肠癌保肛率为 5 8.5 % ( 3 2 0 / 5 47)。术后发生吻合口漏为 4例 ( 1.2 5 % ) ,1年内吻合口狭窄发生 2 6例 ( 8.13 % ) ,术后排便情况以加做结肠末端粪袋成形术者为佳。 5年生存率及吻合口局部复发率 :Dixon手术组为 63 .2 4% ,10 .2 7% ;Park手术组为 66.67% ,5 .13 % ;局部切除手术组为 89.46% ,10 .71%。 5年盆腔软组织复发 11例 ( 3 .44 % )。全组手术死亡 2例 ( 0 .6% )。结论 低位或超低位结肠 -直肠吻合术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主要术式。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 ,可考虑施行低位直肠癌的局部切除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并不影响 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式选择无关 ,辅助性的结肠末端粪袋成形术 ,有利于改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的排便功能。
- 廖国庆王志明裴海平陈子华吕新生
- 关键词:腺癌保肛手术低位直肠癌术式
- 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狭窄的治疗被引量:2
- 2008年
- 随凯何茂良廖国庆
- 关键词:胆石症胆肠吻合
- 关于结直肠癌那些事,你知道多少?
- 2020年
- 小陈今年 29 岁,这 3 个月以来,突然出现大便费劲,拉出来的大便变得又细又长。一开始没有引起注意,小陈以为是自己吃的东西不对。直到这几天,小陈连着好几天都没有大便,肚子胀的难受。实在是受不了,小陈来到县医院急诊看病,一听到小陈描述自己的情况,大夫怀疑,有可能是直肠癌。给小陈做了一个直肠指检,果然在距离肛门6厘米的地方,摸到一个环周的肿物,手指都无法通过,考虑是直肠癌导致整个肠道堵塞,引起的急性肠梗阻,紧急给小陈做了手术,将肿瘤切除了,近端肠管造口。
- 廖国庆
- 关键词:结直肠癌肛门肿瘤
- 术中胆总管末端结石的处理(附315例报告)被引量:1
- 2008年
- 张光全廖忠吴先麟何芳廖国庆
- 一种肠胃外科用多功能手术辅助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肠胃外科用多功能手术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表面螺纹...
- 随凯廖国庆张骏
- 文献传递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0200例的并发症及预防被引量:3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5年间施行的10200例M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MC手术成功9835例(96.4%),延长切口365例(3.6%)。严重并发症胆道损伤12例(0.12%),横结肠损伤4例(0.04%),术中大出血8例(0.08),胆瘘25例(0.25%)。死亡4例(0.04%)。结论严格选择MC适应证,仔细分辩Calot三角解剖结构,应用缝扎胆囊三角系膜和深部打结技术,把握术中延长切口的时机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反之则是本技术产生并发症的原因。
- 张光全徐荣华廖忠吴先麟程泰煦何方廖国庆
- 胃切除术后留置胃肠减压必要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评价胃切除术后留置胃肠减压的必要性。方法以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作为已发表国外文献的主要来源,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知网数据出版平台作为已发表国内文献的主要来源;检索时间:2011年4月20日。收集1990--2011年公开发表的有关胃切除术后放置胃肠减压必要性的中文和英文文献。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8项(975例)。减压组和非减压组在术后排气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31,95%CI:-0.07~0.69,P〉0.05),而在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61,95%CI:0.17~1.05,P〈0.05;WMD=1.20,95%CI:0.05~2.36,P〈0.05),非减压组的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减压组;减压组和非减压组发热的发生率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6,95%CI:1.11~2.78,P〈0.05),减压组的发热发生率高于非减压组;其他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肺部感染、吻合口瘘或十二指肠残端瘘、腹腔脓肿、切口裂开的发生率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1.43,95%CI:0.61~3.31,P〉0.05;OR=1.43,95%CI:0.82~2.49,P〉0.05;OR=1.17,95%CI:0.54~2.49,P〉0.05;OR=1.08,95%CI:0.50~2.34,P〉0.05;OR=1.47,95%CI:0.43~4.95,P〉0.05)。结论胃切除术后常规留置胃肠减压并不能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不能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增加术后发热的发生率,延长住院周期。
- 丁杰廖国庆张忠民潘扬倪青王润华李东苗
- 关键词:胃切除术减压术META分析
-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内皮素-1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素(ET)-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中的表达及其在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76例GISTs检测,观察HIF-1α、ET-1在GISTs中的表达情况。结果HIF—1α、ET-1在GISTs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68%(56/76)、65.79(50/76),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其与胃肠道问质瘤的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浸润转移和核分裂数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无关(P〉0.05);HIF-1α、ET-1在极低和低危险,中度危险和高危险及直径〈2cm和直径〉5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表达率随恶性程度的增加和肿瘤直径的增大而增加(P〈0.05),在有浸润转移和核分裂数≥5/50HP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浸润转移和核分裂数〈5/50HP组中的表达(P〈0.05)。结论HIF-1α、ET 1在GISTs中的表达有联合倾向,可能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及其预后,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有用标志物。
- 艾晓辉廖国庆刘合利刘湘国周林刚刘阳志刘安文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缺氧诱导因子内皮素-1免疫组织化学
- 探究腹腔镜治疗30例结肠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17年
- 目的探究腹腔镜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5年8月到本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结肠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并发症几率、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结肠癌效果显著,患者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同时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式。
- 随凯何茂梁廖国庆
- 关键词:腹腔镜结肠癌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