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丑吉

作品数:33 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5篇病监测
  • 4篇社区卫生
  • 4篇社区卫生服务
  • 4篇卫生服务
  • 4篇慢性病
  • 4篇疾病监测
  • 3篇血压
  • 3篇疾病
  • 3篇疾病监测点
  • 3篇疾病谱
  • 3篇疾控
  • 3篇疾控系统
  • 3篇高血压
  • 3篇儿童
  • 2篇烟民
  • 2篇药物
  • 2篇婴儿利什曼原...
  • 2篇原虫

机构

  • 32篇甘肃省疾病预...
  • 5篇兰州大学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预防医学科学...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平凉市疾病预...
  • 1篇平凉医学高等...
  • 1篇甘肃广播电视...

作者

  • 32篇张丑吉
  • 20篇张静
  • 16篇范浩强
  • 16篇格鹏飞
  • 16篇任晓岚
  • 15篇董彩霞
  • 12篇张永瑞
  • 9篇张清华
  • 4篇席金恩
  • 3篇杨成明
  • 3篇廖永建
  • 3篇金长发
  • 3篇陆琛
  • 3篇陈生邦
  • 3篇陈莉娟
  • 2篇冯宇
  • 2篇李芝兰
  • 2篇包意芳
  • 2篇胡建明
  • 2篇常旭红

传媒

  • 7篇中国初级卫生...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疾病预防控制...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09
  • 5篇2007
  • 1篇200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省农村居民高血压检出率的变化趋势,1990-2012年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农村居民高血压变化趋势,为预防农村居民高血压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甘肃省一偏远山区自然村作为高血压监测现场,对常住人口开展每2年1次动态的临床体检,连续监测23年。结果 23年间,监测点>18岁人群高血压检出率从6.9%增加至36.7%,其增长速度为431.9%;18~35岁人群比>35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长更快;心脑血管病相关死亡比例由42.9%上升至80.0%。结论甘肃省农村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增长迅速,应尽早制定控制农村地区高血压的相应政策。
张永瑞张玉花格鹏飞廖永建董彩霞张丑吉范浩强
关键词:高血压检出率
甘肃省城市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不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CHS)人力资源现状,为合理配置CHS人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各城市CHS机构的人力资源发展不均衡、专业结构不平衡、学历水平偏低、职称结构较低、非专业人员较多、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结论调整CHS人力资源结构,均衡发展各市人力资源,加强并规范CHS人力资源培训。
张丑吉董彩霞张静张清华任晓岚张永瑞范浩强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
甘肃省2016—2018年中小学生伤害监测结果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2016—2018年在校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特征,为制定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对2016—2018年甘肃省伤害监测系统收集的8736例学生伤害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伤害发生原因前3位依次是跌倒/坠落(52.7%)、道路交通伤(14.1%)、钝器伤(13.8%)。伤害发生地点主要是学校与公共场所(35.0%)、家中(23.5%)、公路/街道(19.6%)。前3位伤害发生时活动依次为休闲活动(31.6%)、体育活动(19.6%)、学习(11.2%)。7—10月伤害发生较多,占全年的38.6%。伤害意图以非故意为主(92.8%)。伤害部位以头部为主(30.7%)。伤害严重程度以轻度为主(71.0%)。结论应重视中小学生伤害问题,全社会共同参与,根据学生伤害发生特点采取针对性策略和措施。
张静张丑吉席金恩陈莉娟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
甘肃省疾病监测系统意外伤害情况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疾病监测系统意外伤害的情况,以探索意外伤害的死亡特点,为制定意外伤害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死因统计工作由各监测点收集、核对、上报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以死亡证明书的形式邮寄至省CDC,由省CDC逐一核对,按国际疾病统计分类(ICD-9)确定根本死因进行编码,并完成计算机录入、统计工作。[结果]甘肃省疾病监测系统意外伤害的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交通事故14.97/10万(标化后为15.40/10万)、自杀13.17/10万(标化后为13.12/10万)、意外坠落5.03/10万(标化后为5.00/10万)、淹死2.71/10万(标化后为2.75/10万)。意外伤害的构成比交通事故占33.14%、自杀占29.14%、意外坠落占11.14%、淹死占6.00%、意外中毒占4.57%、他杀占2.29%。其中,交通事故、自杀、意外坠落、淹死占全部意外伤害的79.42%。[结论]甘肃省疾病监测系统的意外伤害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意外坠落、淹死为主,占全部意外伤害的79.42%,其中,交通事故在两性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即男性死亡率显著大于女性死亡率,男女死亡性比值为3.32,而男性交通事故死亡中,尤以中年男性为多。今后应加强交通管理,预防交通事故引起的死亡,男性中年人群是干预的重点人群。自杀和意外坠落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自杀的年龄段提前到10岁年龄段,这值得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应进一步探讨其外部原因,从根本上预防低年龄段自杀现象的发生。
任晓岚格鹏飞何健张清华张静范浩强张丑吉
关键词:疾病监测
国产两性霉素B治愈抗锑性内脏利什曼病1例被引量:5
2007年
治疗内脏利什曼病的首选药物为葡萄糖酸锑钠(国内商品名为斯锑黑克),但有一部分病例对该药不敏感,经多个疗程治疗也无效,称为抗锑病例。本研究在国内首次用两性霉素B(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1例抗锑性内脏利什曼病.获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陈生邦杨成明张丑吉杜关宝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两性霉素B治愈葡萄糖酸锑钠首选药物商品名
甘肃省缺血性心血管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评估甘肃省社区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选取2016—2019年甘肃省8个县/区74810名35~75岁常住居民,采用问卷调查,分析缺血性心脏病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病及药物情况。使用多变量混合效应模型,以是否使用阿司匹林或他汀类药物为因变量,以患者个体特征为自变量,以社区水平为随机截距,评估个体特征与二级预防用药治疗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74810名调查对象中,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和/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85例(3.05%),服用抗血小板药或他汀类药物381例(16.67%),其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317例(13.87%),使用他汀类药物218例(9.54%),两种药物均使用154例(6.7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37,95%CI:0.26~0.52)、农村地区(OR=0.46,95%CI:0.26~0.81)、农民(OR=0.52,95%CI:0.34~0.81)、吸烟(OR=0.59,95%CI:0.42~0.83)、既往诊断心血管病>7年(OR=0.65,95%CI:0.41~1.02)服用抗血小板药或他汀类药物的可能性更低,高血压人群(OR=1.58,95%CI:1.18~2.11)服用抗血小板药或他汀类药物的比例更高。甘肃省缺血性心血管病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使用情况不理想,在不同亚组人群中差异较大。性别、城乡、职业、吸烟及病程是缺血性心血管病二级预防用药的影响因素。应针对重点人群及影响因素,定制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张丑吉张静席金恩任晓岚
关键词:心血管病他汀类抗血小板药物
甘肃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调查分析
2009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基本现状,为科学合理地配置甘肃省卫生资源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分析甘肃省98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基本情况。结果甘肃省57.14%的市(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平均面积不足,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机构业务用房配置不平衡。结论建议加大对城市社区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将其业务用房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国家对西部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一定倾斜政策。
张静张丑吉董彩霞张清华任晓岚范浩强张永瑞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业务用房
甘肃省文县流行区人群婴儿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现状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分析甘肃省文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人群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现状,评价PCR、ELISA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检测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的潜能。方法2004年10月在甘肃文县对269例无内脏利什曼病现症及病史的人群采取随机取样法采集静脉血,分别用RV1-RV2和K13A-K13B两组PCR引物检测血样中的利什曼原虫特异DNA,以利什曼原虫可溶性抗原为包被抗原的ELISA法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分别检测利什曼原虫特异性抗体,并比较几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结果PCR、ELISA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检测人群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0.9%(83/269)、24.2%(65/269)和0(0/269)。结论甘肃省文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人群存在大量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者,PCR是检测无症状感染较敏感、特异的方法。
汪俊云冯宇高春花金长发陈生邦张丑吉何金萍杨成明杨玥涛包意芳
关键词: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
甘肃省疾控系统慢性病干预能力的调查
2011年
目的全面了解甘肃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系统参与慢性病干预能力的现状,分析参与慢性病干预工作中的制约因素,为完善全省慢性病监测、干预、评估体系,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010年甘肃省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调查问卷》,通过定性访谈和网络填报获得相关数据。结果全省总计有19.31%的CDC开展了针对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干预工作,总体参与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相关干预的能力较为薄弱,干预手段单一;各级CDC慢性病防控经费平均占本单位工作经费总额的比例均不足1%;开展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的CDC个数仅占全省CDC总数的5.94%。结论各级CDC主要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能力较差,经费匮乏,需建立慢性病预防控制体系以提高各级CDC对慢性病的防控能力。
陆琛格鹏飞张丑吉任晓岚董彩霞张静范浩强张永瑞
关键词:慢性病卫生系统机构
甘肃文县婴儿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犬的检测被引量:24
2006年
目的评价PCR法、ELISA法和试条法检测我国婴儿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犬的潜能。方法用两组PCR引物RV1-RV2和K13A-K13B检测动物源型黑热病疫区健康犬静脉血和骨髓中利什曼原虫特异DNA,以利什曼原虫可溶性抗原为包被抗原的ELISA法和rk39-dipstick试条法分别检测利什曼原虫特异抗体,并比较各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差异。结果PCR法检测抗凝静脉血和骨髓的阳性率分别为50.63%(40/79)和69.62%(55/79),两种样本总检出率为77.21%(61/79);ELISA法检测的阳性率为22.22%(16/72),而rk39-dipstick试条检测的阳性率为33.33%(19/57)。结论我国动物源性黑热病疫区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犬的比例相当高,以骨髓为样本的PCR检测法为较精确的犬无症状感染检测方法。
汪俊云陈生邦高春花金长发冯宇张丑吉何慧娴杨成明杨涛包意芳
关键词:婴儿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PCRELISA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