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娟

作品数:10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纳米
  • 3篇碳纳米管
  • 3篇铜绿微囊藻
  • 3篇微囊藻
  • 3篇纳米管
  • 3篇聚合氯化铝
  • 3篇光学
  • 3篇高岭土
  • 3篇除藻
  • 2篇单壁
  • 2篇单壁碳纳米管
  • 2篇氮掺杂
  • 2篇絮凝
  • 2篇助凝
  • 2篇光学性
  • 2篇PAC
  • 2篇掺杂
  • 1篇第一超极化率
  • 1篇电子结构
  • 1篇电子输运

机构

  • 10篇湖南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湘潭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作者

  • 10篇张丽娟
  • 5篇施周
  • 4篇胡慧芳
  • 4篇王志勇
  • 4篇罗岳平
  • 2篇韦建卫
  • 2篇王磊
  • 2篇曾晖
  • 1篇林冰冰
  • 1篇王巧
  • 1篇周宙安
  • 1篇李冬梅
  • 1篇陈世洋
  • 1篇魏燕
  • 1篇杨柳
  • 1篇贾金凤
  • 1篇谢能
  • 1篇陈南庭
  • 1篇于滢潆
  • 1篇李春树

传媒

  • 3篇物理学报
  • 1篇净水技术
  • 1篇Journa...
  • 1篇给水排水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掺杂对单壁碳纳米管的非平衡电子输运特性的影响
2007年
利用结合了非平衡格林函数的第一性原理的局域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氮原子取代掺杂单壁碳纳米管的输运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构形和不同数目的氮原子掺杂对(8,0)单壁碳管的输运性能有复杂的影响.研究发现,氮原子的掺杂提高了半导体型碳管的输运性能,电流-电压曲线呈非线性变化.对于浓度相同的氮掺杂,原胞内最近邻氮原子间距极大地影响了碳管的输运性能.因此,基于掺杂管的分子器件的设计中很有必要考虑这些因素.
韦建卫胡慧芳曾晖王志勇王磊张丽娟
关键词:单壁碳纳米管氮掺杂输运特性
纳米SiO2与聚氯化铝对含表面活性剂原水的絮凝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借助图像分析技术与分形理论,对含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高岭土颗粒的动态絮凝过程、絮体分形结构的形态学特征、纳米SiO2与聚氯化铝(PAC)对剩余浊度与SDS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①SDS存在时,高岭土颗粒表面ζ电位绝对值增加,且高岭土原始粒径略有增大;②投加PAC,剩余浊度降低明显,但SDS的表观去除率较低;③升高水温对浊度与SDS去除效果有改善;④纳米SiO2能显著提高PAC对浊度与SDS的去除效果,悬浊液中絮体粒径增大,絮团内部孔隙率较高,沉速加快,分维值下降。
施周王巧李冬梅陈世洋杨柳张丽娟
关键词:纳米SIO2聚氯化铝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维絮凝效果
含氮SW缺陷对单壁碳纳米管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应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中Stone-Wales(SW)缺陷和氮掺杂情况下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发现,含氮SW缺陷单壁碳纳米管体系的总能降低,结合更稳定,且在费米能级附近出现一条半满的杂质带,并且随着氮掺杂位置的不同,掺杂能态出现显著差异.碳管的吸收和反射明显减弱且吸收峰和反射峰在低能区发生红移现象,在能量小于11eV附近均出现杂质特征峰.本文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可望为含氮SW缺陷碳管在光电材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张丽娟胡慧芳王志勇陈南庭谢能林冰冰
关键词:单壁碳纳米管氮掺杂光学性质
铁盐-高岭土-PAC联用去除铜绿微囊藻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以聚合氯化铝(PAC)为絮凝剂,高岭土和铁盐(FeCl_3)为助凝剂,研究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高岭土作前助凝剂、氯化铁作后助凝剂时,可显著提高PAC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效果。PAC投加前将高岭土混匀在原水中,在絮凝阶段投加氯化铁后絮凝体体积增大,沉降速度明显加快。实验室条件下,氯化铁宜在絮凝开始后第3 min投加,适宜投加量为1 mg/L。研究表明,氯化铁作后助凝可使叶绿素a的去除率达94.07%,而且去除效果受水体pH值的影响变小。
施周张丽娟罗岳平王盛才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除藻聚合氯化铝三氯化铁高岭土
高岭土对铜绿微囊藻的PAC强化絮凝去除技术被引量:11
2009年
采用烧杯实验研究了用高岭土作前助凝剂提高PAC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经絮凝及30min的沉淀后,藻细胞去除率都达到92%以上,水体剩余浊度低于1.0NTU.进一步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pH值是影响用PAC联用高岭土助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的主要因素,且以pH值为7.5~9时效果较好.以聚丙烯酰胺(PAM)为后助凝剂,当投加量达到0.5mg/L时,可以进一步增加絮凝体体积和密实度,沉淀5min即可使水体剩余浊度降到1.5NTU以下,因此,联用投加高岭土、PAM和PAC是适宜的强化絮凝除藻技术.
罗岳平施周张丽娟黄东勤
关键词:除藻强化混凝铜绿微囊藻高岭土
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6
2006年
针对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体系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新的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体系,即预备性实验、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自主创新实验,最后总结了这种改革与实践取得的效果。
周宙安张丽娟李春树
关键词: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体系
化学预处理对用高岭土助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的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用高锰酸钾和硫酸铜分别对铜绿微囊藻进行化学预处理,再通过烧杯搅拌试验研究以高岭土为助凝剂,用PAC絮凝去除经过了化学预处理后的铜绿微囊藻的效果。结果表明,高锰酸钾或硫酸铜预处理以不同方式影响叶绿素a(Chla)和浊度的去除。Chla的去除率随高锰酸钾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在1.0 mg/L投加量时达到92.6%。而硫酸铜预处理时Chla的去除率在其投加量为0.2 mg/L时最高,但在1.0 mg/L时减少到72.8%。高锰酸钾或硫酸铜化学预处理的除藻效果一般不如用高岭土助凝。甚至经高锰酸钾或硫酸铜预处理后,再用高岭土助凝除藻的效果也有所下降。就处理效率和饮用水安全而言,用高岭土助凝是优于用高锰酸钾或硫酸铜进行除藻预处理的技术。
罗岳平施周张丽娟黄东勤
关键词:聚合氯化铝高锰酸钾高岭土
用粉末活性炭作前助凝剂提高PAC除藻效果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烧杯搅拌实验研究了用粉末活性炭作前助凝剂提高聚合氯化铝(PAC)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单独使用粉末活性炭作前助凝剂的除藻效果并不好,而先投加20 mg/L高岭土,再将15 mg/L PAC与粉末活性炭同时投加,除浊除藻效果明显提高。考虑首先充分发挥粉末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在除浊除藻率仍然较高的情况下,采用粉末活性炭先于高岭土2 min投加的方式,粉末活性炭的最佳助凝剂量为10mg/L。采用粉末活性炭、高岭土和FeCl3依次投加的完整助凝技术路线,除浊除藻效率最高。碱性水体比酸性水体有利于联用三种助凝剂除藻。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表明,采用助凝技术,藻细胞主要与高岭土无机颗粒发生凝聚,投加粉末活性炭有助于絮凝体体积增长,而在絮凝阶段投加FeCl3可使絮凝体的分维数达到1.947的最高值。联用粉末活性炭、高岭土和FeCl3是非常有效的助凝除藻新技术。
罗岳平施周张丽娟周湘婷宋金思
关键词:粉末活性炭助凝
有机分子二苯乙烯系列衍生物第一超极化率的理论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耦合-微扰Hartree-Fock方法(CPHF),计算了二苯乙烯系列衍生物的静态第一超极化率.研究发现,具有离域的共轭体系和电子推拉对结构的分子,有利于发生分子内电荷转移,因而具有大的第一超极化率.进一步研究体系中取代基的位置,给体与受体的数量和得失电子的能力,分子的共面性和对称性对分子第一超极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分子拥有更多数量与更强得失电子能力的给体和受体,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空间分布的不对称,具有较高的原子共面性和较低的分子中心对称性,都能显著增加分子第一超极化率.研究结果有利于寻找分子结构与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关系,为非线性光学分子设计,合成提供理论依据.
王磊胡慧芳韦建卫曾晖于滢潆王志勇张丽娟
关键词:二苯乙烯非线性光学第一超极化率
硼掺杂单壁碳纳米管吸附甲醛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应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硼原子取代掺杂的(8,0)碳纳米管吸附甲醛气体分子的束缚能、电子结构以及光吸收和反射性质.研究发现,硼原子掺杂的碳纳米管对甲醛气体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其束缚能大大增加,电荷转移更加显著,吸收峰和反射峰增多,峰值减小,且在低能区发生蓝移现象,在能量约为17.2eV处均出现一特征峰.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期望利用硼掺杂碳管来制作检测甲醛的纳米传感器和光电器件.
张丽娟胡慧芳王志勇魏燕贾金凤
关键词:碳纳米管甲醛光学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