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波
- 作品数:30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自筹经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等慢性HBV感染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1例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16+CD56+细胞(NK细胞)以及CD3-CD19+细胞(B细胞)进行检测,并与2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组)患者CD3+CD4+细胞fCD4+T细胞)及NK细胞百分比降低,B细胞百分比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组)患者CD3+T细胞、CD3+D4+细胞(CD4+T细胞)、CD3+CD8+细胞(CD8+T细胞)及NK细胞百分比均明显下降(P〈0.05),B细胞百分比及CD4+/CD8+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体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检测对于了解患者免疫状态,判定病情发展阶段以及估计预后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强占荣林中易彩霞黄凤妹张剑波
-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自然杀伤
- 小肠肌间神经丛神经元体外培养抑制肠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观察培养的肠肌间神经丛神经元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结肠环行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当平滑肌细胞增殖并形成细胞薄层覆满玻片时,植入小肠肌间神经丛神经节和结肠平滑肌细胞共同培养10d.培养体经固定后行双重免疫荧光染色,记数VIP阳性神经元占总神经元的百分比,观察VIP阳性神经元和平滑肌细胞的生长关系.结果:体外培养后VIP阳性神经元占总神经元的百分比为27.3%±5.6%,VIP阳性神经纤维所分布之处,平滑肌细胞明显减少.结论:VIP阳性神经元调节肠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 林中张剑波赵永忠Eva Ekblad
- 关键词:肠神经系统神经元平滑肌细胞血管活性肠肽
- 桂林地区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根据桂林地区幽门螺杆菌(Hp)的耐药性分析,探讨合理选用抗生素根除Hp的对策。方法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判断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的耐药菌株,计算出耐药率。结果桂林地区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63.54%、19.79%及2.08%,5株同时对克拉霉素及甲硝唑耐药(混合耐药),混合耐药率为5.21%,桂林市区及各区县对甲硝唑耐药率分别为85.37%和47.27%。结论桂林地区对甲硝唑耐药率较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高,且桂林市区较各区县高。
- 唐艳波林中张剑波薄晓通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耐药率
- 治疗性ERCP与PTCD在胆道梗阻中的临床应用
- 2003年
- 张剑波林中刘泓基卢艺周本英
- 关键词:胆道梗阻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及内镜诊断特点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94例U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内镜资料。结果:UC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发病年龄以30-49岁为多;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81.91%)、腹痛(72.34%)、粘液脓血便(54.26%);病变多累及直肠乙状结肠(51.06%);内镜下主要以弥漫性粘膜充血水肿(79.79%)、弥漫性浅表糜烂和(或)多发浅溃疡(56.38%)为改变。结论:UC有较明显的临床特征,结肠镜结合活检有助于诊断该病。
- 石仁芳林中张剑波韦铮武卢艺周本英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内镜
- ERCP与B型超声检查和CT对梗阻性黄疸诊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体表B超 (US) ,CT与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 :72例病人经影像学或手术病理证实为梗阻性黄疸作为对象 ,对其US ,CT和ERCP检查结果作回顾性研究。结果 :US ,CT和ERCP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65 .2 7% (47/ 72 ) ,76 .38% (55/ 72 )和 96 .56 % (56/ 58)。结论 :不同的诊断方法对不同原因所致的梗阻性黄疸的敏感度不同 ,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定性及定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US可作为首选方法。
- 张剑波林中卢艺刘泓基周本英
- 关键词: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梗阻性黄疸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胆道术后并发症的治疗价值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对胆道术后并发症的治疗价值。方法胆道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患者63例,经过ERCP检查明确病因后,对胆管结石者行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或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取石;对乳头炎性狭窄者行EST或EPBD治疗;对乳头旁憩室压迫肝胰壶腹者行EPBD治疗;对乳头肿瘤和胆管肿瘤者行内镜胆管内支架引流(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或内镜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ose-bile drainage,ENBD);胆管中段狭窄行ERBD;对术后胆瘘者行ENBD治疗。结果61例(96.82%)ERCP成功;未发现胆管内异常3例;胆总管内结石34例,31例内镜下取石成功;乳头炎性狭窄5例,经EST或EPBD治疗1次成功;胆管中段狭窄7例,均行ERBD成功;3例乳头肿瘤和3例胆管肿瘤患者经ERBD或ENBD后黄疸明显减退;胆囊切除术后胆瘘2例,行ENBD后治愈,避免再次手术。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35%。结论ERCP能明确胆道术后的并发症并能有效地进行相应的内镜治疗。
- 张剑波
- 关键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道术后并发症
- 肝硬化合并Hp感染测定血氨浓度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后的血氨浓度变化与不同肝功能分级及门脉高压程度的关系 ,同时观察根除Hp后对血氨的影响。方法 :4 8例确诊为Hp阳性的肝硬化患者为阳性组 ,另有 36例Hp阴性的肝硬化患者为阴性组 ,同时有 4 0例Hp阳性的正常人为对照组 ;分别检测 3组的血氨浓度进行比较 ,并应用丽珠胃三联治疗 1周 ,于 4周后再测定 3组血氨浓度进行比较。结果 :阳性组的血氨浓度与阴性组和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阴性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阳性组不同肝功能分级组血氨浓度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而阳性组和阴性组食管静脉曲张不同程度之间的血氨浓度亦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治疗后 3组的血氨浓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Hp感染与肝硬化的血氨升高有密切相关性 ;
- 张剑波林中卢青
- 关键词:肝硬化合并症HP感染血氨浓度幽门螺杆菌肝性脑病
- 经内镜胆管引流对恶性胆管梗阻术前肝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 比较经内镜胆管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术前肝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腹壶周围癌、胰头癌共 76例 ,引流组 3 6例 ,其中行内置管引流 2 9例 ,鼻胆管引流 7例 ;对照组 40例 ,未做任何方式的胆管减压引流。结果 入院后第 14 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凝血酶原时间 (PT)和血清总胆红素 (TBIL)水平下降幅度分别为 :引流组 71.46± 11.81% ,2 3 .0 9±9.5 6% ,81.5 8± 7.5 0 % ;对照组 48.87± 19.3 2 % ,18.3 7± 9.3 1% ,5 .88± 3 .65 %。结论 经内镜胆管引流术能迅速改善梗阻性黄疸病的肝功能 。
- 林中张剑波卢艺赵立民周本英粟代弟
- 关键词:内镜胆管梗阻恶性胆管梗阻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胆道术后并发症的治疗价值
-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对胆道术后并发症的治疗价值.方法 胆道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患者63例,经过ERCP检...
- 张剑波林中卢艺周木英杨景红
- 关键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道术后并发症胆道手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