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波
- 作品数:48 被引量:10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解放》与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被引量:3
- 2015年
- 《解放》作为中共党报党刊的代表,比较早地对"中国化"、"大众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延安文化界注入了新的思想活力。值得注意的是,《解放》在关注"中国化"的同时,还对如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如何处理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关系、如何看待民族历史文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在一定程度上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做了理论准备。《解放》全文刊登毛泽东的《论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概念,并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特点的结合,把"中国化"问题的讨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和起点,推动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文化发展。
- 张卫波
- 关键词:《解放》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土改运动中“左”倾错误发生的原因及防范
- 2014年
- 通过土地改革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而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基本经验,也是农民信赖共产党的主要原因。但是,需要引以为戒的是,无论是大革命失败后的土地革命,还是抗战胜利后的土地改革,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左"的倾向。土改运动期间的"左"倾错误,主要表现在侵犯中农、破坏工商业、乱打乱杀等方面。这在很多材料中都有所反映,一度给土地改革的评价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 张卫波
- 关键词:土改运动大革命失败抗战胜利后
- 论五四时期东方文化派的调和思想——兼论东方文化派的孔子观
- 2004年
- 五四时期,当众多知识分子就文化选择、孔子评价等问题进行激烈争论的时候,东方文化派也积极参与,深入评论,成为这场中西文化大论战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他们一方面要求保存传统、昌明孔教,另一方面,反对顽固守旧,提倡中西融合,批判神化孔子,对当时的思想界影响很大。调和中西、折衷新旧,是东方文化派中西文化观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形成于新旧思潮的激烈冲突中,反映了五四时期文化选择的艰难。
- 张卫波
- 关键词:东方文化派
-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现代转型被引量:2
- 2009年
- 儒学在历史上曾经享有独尊的地位。"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孔"的实质是反对孔子的偶像地位以及定儒教为一尊的形式,而不是反对孔子及其全部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一些新文化知识分子从不同角度将儒学纳入现代化学科体系如伦理学、哲学、历史学等进行研究。它实现了孔子的真正平民化,恢复了孔子在历史上的诸子学地位,而且还在学术研究方面确立了一种新范式,为以后客观、公允地评价和认识孔子及其思想创造了条件并直接导致了儒学的现代化转型。
- 张卫波
- 关键词:儒学
- 胡适、鲁迅与“五四”白话散文
- 2007年
- “五四”时期,胡适、鲁迅对白话散文的文体、思想内涵及审美品质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他们的积极倡导与实践促进了现代杂文的勃兴与繁荣;同时,由于各自独特的人生经历、知识背景,以及价值趋向,胡、鲁二人虽然都用散文关注社会,却同途殊归,形成了相反相成的创作风格,某种意义上规范了此后散文创作的路向。
- 王瑞张卫波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被引量:9
- 2022年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而且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源头活水。其间,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创立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成果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对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具有深远指导意义。
- 张卫波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治理及历史经验被引量:1
- 2021年
- 全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在社会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建设民主公正、清正廉明的新社会;提倡发展生产,开展"双拥"运动,使得党政军民关系越来越密切;实行精兵简政,加强法治建设,保障人民权利;改造"二流子"和巫神,加强社会救助,稳定社会秩序;严禁种食鸦片,净化社会风气。这些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治理方式和历史经验,对今天的社会治理现代化也有一定启示。
- 张卫波
- 关键词:抗日根据地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历史经验
- 毛泽东的反特权思想和实践
- 2013年
- 密切联系群众,反对特权和私利,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对中国共产党特点的准确把握和概括。为了实现密切联系群众的目标,毛泽东不仅在党的会议上多次发出号召,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克服特权思想,而且还在实践中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坚决抵制和反对特权行为,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影响深远。
- 张卫波
- 关键词:反特权思想毛泽东密切联系群众群众路线党员干部以身作则
- 中共党史研究的新视野
- 2013年
- 中共十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不仅对十六大以来党的历史进行了重点总结.而且还对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和走向进行了展望.影响深远。那么,中共十八大的召开,对中共党史研究有什么重要的影响和启示呢?通过学习,我个人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和加强:
- 张卫波
- 关键词:中共党史研究中国共产党十六大
- 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影响
- 2025年
- 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的重要特点是强调土地国有。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特别是由于连年战火的摧残,以及中外统治势力的联合压榨,广大农村地区日趋萧条,农民日益贫困。为了解决农村及农民所面临的问题,许多有识之士,特别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比较早地关注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土地理论。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倡导的土地国有主张,在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是解决近代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的根本途径。这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农村土地兼并和农民两极分化,还可以为平均地权,进而实现耕者有其田创造条件。这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土地政策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 张卫波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农村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