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刚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 沉淀聚合法制备孔雀石绿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被引量:1
- 2012年
- 以孔雀石绿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乙腈为溶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孔雀石绿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紫外光谱研究表明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通过氢键作用形成1 2型配合物;利用静态平衡吸附实验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结合能力,Scatchard分析表明,印迹聚合物中存在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高亲和性位点的平衡离解常数Kd1=11.223μg.mL-1,最大表观结合量Qmax1=4.45×102μg.g-1;低亲和性位点的平衡离解常数Kd2=156.25μg.mL-1,最大表观结合量Qmax2=5.033×103μg.g-1。
- 徐斐张小刚曹慧
- 关键词:孔雀石绿分子印迹聚合物
-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检测及残留提取技术被引量:4
- 2011年
- 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检测了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含量,并对其残留提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孔雀石绿的最佳吸收波长为618 nm,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2.0μg/mL,线性系数R为0.999 5;孔雀石绿提取液的pH值为4.0,对甲苯磺酸的浓度为0.01 mol/L,盐酸羟胺的浓度为0.4mol/L;2、25、250μg/kg 3个孔雀石绿浓度水平加标回收率为88.61%~102.7%,相对标准偏差为1.24%~5.17%。
- 曹慧管骁张小刚徐斐
- 关键词:孔雀石绿水产品
- 分子印迹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分子印迹是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具有优越的识别性和选择性。本文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原理、制备方法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前景进行展望。
- 张小刚曹慧徐斐
- 关键词:分子印迹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食品安全
-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检测及残留提取技术研究
- 目的:建立了测定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含量的方法,并对其残留提取技术进行研究,为有效监控孔雀石绿在水产品中的残留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含量,考察不同pH乙酸胺溶液、对甲苯磺酸浓度及...
- 曹慧管骁张小刚徐斐
- 关键词:孔雀石绿水产品
- 孔雀石绿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孔雀石绿分子印迹聚合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结合位点和识别机理;用扫描电镜对聚合物进行了表面形态分析;自制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研究聚合物对孔雀石绿的分离富集效果.结果表明,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通过氢键或离子键作用形成1:2型配合物;印迹聚合物粒径分布在45~80μm之间,表面富含微孔结构,有利于对孔雀石绿的吸附.实际样品测定表明,印迹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分离富集效果,可以满足痕量孔雀石绿的测定.
- 曹慧张小刚徐斐于劲松
- 关键词:孔雀石绿分子印迹聚合物光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