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中

作品数:1,011 被引量:3,470H指数:2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航天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80篇期刊文章
  • 209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13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历史地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89篇细胞
  • 160篇皮肤
  • 97篇病理
  • 92篇肿瘤
  • 77篇蛋白
  • 76篇免疫
  • 71篇基因
  • 60篇淋巴
  • 45篇病理学
  • 43篇皮肤病
  • 43篇红斑
  • 41篇银屑
  • 41篇银屑病
  • 41篇激素
  • 37篇血管
  • 37篇皮炎
  • 36篇狼疮
  • 35篇淋巴瘤
  • 33篇免疫组化
  • 32篇红斑狼疮

机构

  • 608篇北京大学
  • 331篇解放军第30...
  • 24篇北京协和医院
  • 19篇北京军区总医...
  • 16篇北京大学第一...
  • 15篇北京大学第三...
  • 15篇北京医科大学...
  • 15篇中华医学会
  • 14篇凉山彝族自治...
  • 14篇解放军306...
  • 13篇北京医科大学...
  • 1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1篇北京结核病控...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山西省肿瘤医...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6篇焦作煤业集团...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006篇张建中
  • 109篇杜娟
  • 104篇周城
  • 103篇蔡林
  • 54篇李文海
  • 50篇丁晓岚
  • 49篇陈周
  • 42篇吴继华
  • 39篇郑燕华
  • 39篇周金莲
  • 39篇徐前喜
  • 37篇金江
  • 36篇陈雪
  • 36篇景青萍
  • 33篇黄海艳
  • 33篇岳茂兴
  • 32篇司少艳
  • 30篇张铭
  • 26篇孙青苗
  • 26篇宋淑军

传媒

  • 132篇临床皮肤科杂...
  • 107篇诊断病理学杂...
  • 89篇中华皮肤科杂...
  • 83篇中国皮肤性病...
  • 37篇中国麻风皮肤...
  • 21篇实用皮肤病学...
  • 21篇总装备部医学...
  • 2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4篇中华医学会第...
  • 12篇中国骨质疏松...
  • 1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2篇临床与实验病...
  • 12篇中华医学信息...
  • 1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0篇中华医学会第...
  • 10篇2017全国...
  • 9篇北京大学学报...
  • 9篇中国全科医学
  • 9篇2012北京...

年份

  • 10篇2023
  • 9篇2022
  • 15篇2021
  • 17篇2020
  • 30篇2019
  • 33篇2018
  • 57篇2017
  • 15篇2016
  • 37篇2015
  • 54篇2014
  • 76篇2013
  • 86篇2012
  • 59篇2011
  • 66篇2010
  • 42篇2009
  • 55篇2008
  • 49篇2007
  • 73篇2006
  • 54篇2005
  • 53篇2004
1,0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肤老化的新形式——热老化被引量:1
2010年
夏天中午阳光直接照射15~20 min后,人体皮肤的温度可提高到40℃以上,这种热量会显著地加大紫外线所致的皮肤损伤。最近的研究表明,与紫外线作用相似,热可以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而降解真皮细胞外基质,热也可调节弹性蛋白和微纤维蛋白的合成,改变真皮的蛋白结构;热可诱导皮肤的血管形成和炎性细胞浸润,热还可诱导活性氧产生,导致氧化性DNA损伤,这些均促进了皮肤的过早老化。该文对皮肤老化过程中热应激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李文海陈周张建中
关键词:光老化热老化基质金属蛋白酶细胞外基质
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游泳池肉芽肿中海分枝杆菌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法快速检测游泳池肉芽肿组织中海分枝杆菌。方法:对疑诊为游泳池肉芽肿患者5份皮损组织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分别用BstEⅡ和HaeⅢ两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再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RFLP分析,并与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份标本中均检测出海分枝杆菌,与培养结果一致。经过3~7个月治疗,4例患者治愈,1例患者好转。结论:用PCR-RFLP可以快速鉴定海分枝杆菌,有利于该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蔡林陈雪赵亭丁北川张建中
关键词:皮肤
肌肉注射黄体酮引起皮肤不良反应2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长期大剂量肌肉注射黄体酮进行黄体功能支持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诱发超排卵的常规治疗,临床中,长期大剂量肌肉注射黄体酮在其注射部位易出现红肿、结节、瘙痒, 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严重的人工性脂膜炎,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生殖中心进行辅助生殖的152例女性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金彦孙青苗陈捷沈浣张建中蔡林
关键词:肌肉注射皮肤不良反应黄体酮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黄体功能注射部位
雄激素性秃发诊疗进展
2023年
雄激素性秃发是一种最常见的脱发类型。男女均可发病,多见于男性,它不仅仅是一种躯体性的皮肤疾病,还会影响患者的容貌美观,进而影响患者的心理精神健康。故雄激素性秃发的诊断及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其诊断方法多样,包括毛发镜、拉发实验、实验室检查等。其治疗主要包括系统治疗、外用药物、毛发移植、注射治疗、激光治疗、微针治疗、修饰性治疗及生活习惯、心理治疗,本文就其诊疗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姚雪妍周城张建中
关键词:雄激素性秃发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和新生儿红斑狼疮:中国20年回顾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是Sontheimer和Gilliam于1979年报告的一个红斑狼疮亚型,新生儿红斑狼疮(NLE)则是一种更早被描述的红斑狼疮亚型,这两种红斑狼疮亚型虽然见于不同人群,但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
张建中
关键词:红斑狼疮新生儿
文献传递
丝白祛斑软膏治疗黄褐斑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05年
杜娟徐前喜张建中
关键词:黄褐斑丝白祛斑软膏
心肌缺血早期表达蛋白的质谱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用SELDI-TOFMS观察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心肌蛋白质谱的变化规律,筛选心肌缺血的蛋白标记物,为法医学心源性猝死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SD大鼠分成手术组,假手术组和非手术对照组。在结扎大鼠冠脉前降支后5min~6h内不同的时间段取大鼠心肌组织。蛋白提取后用CM10芯片结合SELDI-TOFMS质谱仪检测。结果血清CM10芯片检测到3个缺血后蛋白峰,质荷比(m/z)分别为6304Da、8337Da、8375Da,在手术组中阳性率和特异性均为100%,假手术组和非手术组中均没有发现。特异性升高的峰有3个:峰6658Da、6876Da,都是在实验组中≥15min以后升高2倍以上,8577Da峰则在缺血≥5min组升高。结论大鼠心肌组织中6304Da、8337Da、8375Da蛋白峰都是急性心肌缺血后的较为特异性改变,可在心肌缺血后5min内出现,有可能做为心肌缺血的蛋白标记,亦可能用于心肌缺血和法医学心源性猝死的诊断。
张更谦周斌郑艳华冯凯张建中张林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SELDI-TOF心肌缺血猝死
回旋器模拟微重力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三维细胞培养系统(RCCS)对白色假丝酵母菌(CAL)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其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的生长规律和耐药性变化,为航天医监医保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年2月采用RCCS培养CAL SC5314,试验组8株旋转瓶轴心与地面平行模拟微重力环境,对照组8株即重力组旋转瓶轴心与地面垂直;在试验第7、14和21天,分别应用分光光度计绘制菌株生长曲线、光学显微镜观察菌株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氟康唑(FCZ)作用下的活菌数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CAL的生长曲线左移,迟缓期缩短,对数生长期和平台期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AL菌丝的生成随模拟失重时相的延长而明显增加;在不同浓度FCZ作用下,试验组的活菌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模拟微重力时相的延长,活菌数不断递减。结论 21d回转器模拟微重力可加速CAL的生长速度,促进菌丝生长,同时能增加菌株对FCZ的敏感性。
江文俊徐冰心周金莲黄玉玲姜福全李晓鸥易勇张建中崔彦
关键词:白色假丝酵母菌氟康唑药物敏感性
男性不育患者中勃起功能障碍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调查男性不育患者中勃起功能障碍(ED)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连续选取北京协和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及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896例,所有患者均在医师指导下填写自编问卷及IIEF-5以评估其基本信息和勃起功能,进一步通过多因素分析研究影响男性不育患者勃起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根据IIEF-5问卷的结果,共416例男性不育患有ED(46.43%),其中246例为轻度ED(27.46%),109例为轻中度ED(12.17%),38例为中度ED(4.24%),23例为重度ED(2.56%)。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不育患者出现ED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呈正相关,与夫妻感情及性生活频率呈负相关。结论:男性不育患者的ED患病率较高,可达到46.43%,但多数为轻症,患有ED与夫妻感情、性生活频率以及既往疾病有关。
张建中李海松赵勇王彬蔡忠林李宏军
关键词:男性不育勃起功能障碍患病率夫妻感情
婴儿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1例被引量:3
2006年
患儿女,5岁。出生时即发现患儿双侧髋部对称性钱币状淡蓝色斑,境界清楚,4岁时皮损离心性扩大,融合成暗红色萎缩斑。检查见腰骶部皮下脂肪萎缩。诊断为婴儿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
丁晓岚蔡林张建中
共10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