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宗
- 作品数:121 被引量:38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天津市科委重点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目的检测血浆D二聚体(DD)的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肺栓塞(APE)和主动脉夹层(AD)患者中的差异,探讨其在ACS、APE、AD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因胸痛住院的ACS患者437例[ACS组,其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28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74例和不稳定心绞痛(UAP)83例],APE患者51例(APE组),AD患者21例(AD组),同期行冠脉造影正常者58例(对照组),各组均检测DD并进行比较。结果 APE组和AD组血浆DD水平均明显高于ACS组和对照组(P<0.01),ACS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ACS各亚型中,STEMI、NSTEMI患者DD水平高于UAP患者和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D水平的高低有助于鉴别ACS与APE、AD。
- 李连车京津李广平张承宗师艳莉
- 关键词:D二聚体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
- 19年间心脏科死亡病例的回顾性分析
- 2005年
- 本文旨在探讨各种不同心血管疾病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死亡方式和死亡随年代及治疗变更发生的变化,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研究提供资料.
- 丛洪良原巧灵李立丰张梅周长钰张承宗李广平王林黄体钢
- 关键词:死亡病例回顾性分析心血管疾病心脏
- 2003年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心血管疾病临床证据解读被引量:5
- 2004年
- 贯彻循证医学的原则,重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应在临床上充分使用具有充实的临床试验证据.对2003年公布的几项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心血管疾病临床新证据的回顾和解读,为我们了解心血管疾病治疗进展及认真执行临床治疗指南,有一定的帮助价值.
- 郑刚张承宗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循证医学
- 静脉输注地尔硫控制房颤快室率的疗效观察
- 1997年
- 静脉用地尔硫(商品名为合心爽)控制房颤快室率,特别是对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已见报道。为验证地尔硫(艹卓)控制房颤快室率的疗效,我们观察了静脉用地尔硫(艹卓)对17例房颤、房扑伴快室率病人的急性短期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 王伟李颖徐延敏张承宗黄体钢
- 关键词:房颤快室率药物疗法地尔硫ZHUO静脉输注
- 影响冠心病慢性心功能衰竭住院患者预后的因素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影响天津市部分地区30年冠心病慢性心功能衰竭(心衰)住院患者生存的因素。方法:整理1973年7月—2002年7月冠心病慢性心衰住院患者,由专人统计性别、年龄、病因、高血压和心功能等临床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法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入选共1647例,占同期心衰住院患者的42.69%(1647/3858)。再入院率23.6%(389/1647)。男∶女为1.16∶1,男性多于女性(χ2=8.598,P=0.003)。年龄20~98岁,平均年龄(69.75±9.08)岁。年龄≥60岁以上和≥65岁者分别占85.4%和74.9%。冠心病有心肌梗死者占37%,无心肌梗死占63%,以后者居多(χ2=111.743,P=0.000)。死亡132例,住院病死率为8.0%。心功能级别、病变部位、高血压、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β-阻滞剂对生存有影响。较差的心功能以及心肌梗死是生存的危险因素,而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和β-阻滞剂则是生存的保护因素。结论:切实改善心功能以及应用全面的治疗对于慢性心衰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马金萍王林党群李永健李喜元陈树涛丛洪良张承宗李广平黄体钢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住院
- 肺栓塞的诊断进展探讨被引量:2
- 2007年
- 肺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本文简述了肺栓塞的一般检查方法及特殊检查方法,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V/Q)、CT肺血管造影(CTPA)、肺动脉造影是确诊或除外肺栓塞的较为可靠的诊断方法。
- 王丽莉张承宗
- 关键词:肺栓塞肺动脉造影
-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对住院病死率的影响
- 1999年
- 为了探讨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期预后的影响,对我院1989年8月~1997年7月收治的7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尿激酶溶栓者297例,未溶栓者485例,对他们住院病死率及有关影响因素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溶栓组与未溶栓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8.4%和11.8%(P>0.05)。但溶性再通组住院病死率(2.5%)明显低于未通组(15.2%)(P<0.01)。合并严重快速心律失常和急性肺水肿的患者,再通组住院病死率明显低于未再通组(P<0.05和P<0.01)。可见冠脉再通对降低住院病死率具有良好作用。
- 黄体钢张梅宋昱丛洪良丛洪良李广平王伟
- 关键词:住院病人AMI尿激酶溶栓疗法
- 洋地黄抗体治疗洋地黄中毒的评价
- 1992年
- 抗体用于治疗中毒引起的损伤已很多年,包括破伤风、白喉和狂犬病,近些时候免疫治疗已发展到处理药物引起的中毒,包括洋地黄中毒,因为常规治疗的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大量国内外实验和临床研究业已证实洋地黄特异性抗体或它们的抗原结合分段(Fab)可以逆转药理学和中毒作用。
- 张承宗
- 关键词:洋地黄抗体中毒
- 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新进展被引量:11
- 2004年
- 近年来动态血压监测的广泛应用 ,对血压昼夜变异规律及临床意义有了深入的了解 ,本文就清晨高血压、夜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药物控制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 贾伟杰张承宗
-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清晨高血压夜间高血压靶器官
- 普罗布考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冠心病患者P波时限及P波离散度(Pd)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对房颤可能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患者共72例,分为普罗布考组(n=37)和对照组(n=35)。两组患者在PCI术后均予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普罗布考组患者加用普罗布考片口服500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描记12导联心电图,比较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时限(Pmin)及Pd。结果 PCI术后3个月普罗布考组患者Pmax及Pd较服药前缩短(P<0.01),而对照组患者Pmax及Pd较3个月前增大(P<0.05)。结论普罗布考对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Pd有降低作用,可能有助于房颤的防治。
- 孙晓红周长钰刘彤底翠霞张承宗
-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电描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