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
- 作品数:89 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水利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四川省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体系构建及成效分析
- 2025年
-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抗病毒药物是目前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主要方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研究,中西医协同治疗是今后艾滋病防治的大趋势。中医药探索艾滋病治疗工作已近40年,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国际社会上主流医学仍未将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纳入艾滋病防治体系中。四川省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体系构建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初步成形的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体系,弥补了单纯抗病毒药物治疗中的不足,有利于艾滋病疫情防控,有利于人民健康,有利于推进民族团结及社会稳定。
- 刘晶晶张毅彭鑫杨欣怡苏琛
- 关键词:中医药艾滋病
- 中西医治疗汗疱疹的外治方法
- 目的:介绍中西医外用治疗汗疱疹的临床方法.方法:查阅近年中西医外用治疗汗疱疹的文献资料.结果:本病主要以外用治疗为主,治疗时应根据其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必要时配合口服药物治疗.结论:外用药物治疗本病不仅使药物直接作用...
- 张美玲张毅
- 关键词:汗疱疹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张毅辨治寻常型银屑病经验被引量:2
- 2019年
-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90%以上的患者表现为寻常型。张毅主任医师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提出从调营卫、通玄府论治该病,临床疗效肯定。本文主要介绍张毅主任医师对寻常型银屑病的辨证思路、治疗经验及对该病复发的认识,以期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 黄时燕鲜子兰张毅
- 关键词:银屑病寻常型辨治思路用药经验
- 张毅教授治疗扁平疣经验被引量:5
- 2022年
- 扁平疣是皮肤科常见多发病,虽对机体无伤害,但易复发是其治疗难点,影响患者美观。张毅教授认为扁平疣的发病特点在于湿、热、痰、瘀、虚五个方面,总属正气亏虚为本,湿热蕴结、痰湿阻络、气滞血瘀为标。临床上辨证使用自拟桔地汤加减,配合恰当的中医外治法疗效较好。
- 秦琴张毅
- 关键词:扁平疣中医外治
- 中医药对HIV感染者客观指标干预的系统评价
- 目的:对中医药干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及病毒载量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反思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现状.方法:由2名研究员根据拟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分别独立检索并筛选现有数据库从1996...
- 彭鑫张毅
- 关键词:艾滋病中医药干预
- 浅析陈实功治疡疾以脾胃为要被引量:6
- 2019年
- 陈实功为明代著名外科医家,是中医外科学三大流派之一正宗派创始人,其"脾胃为要"的学术思想贯穿疡疾治疗的始终。陈实功认为疡疾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转归与脾胃关系密切,脾胃功能受损,可导致疡疾为患。治疗疡疾时当以"初期宜消,慎伤脾胃;将溃宜托,健运脾胃;溃后宜补,强壮脾胃"为治疗法则,日常调护也应注重脾胃,慎用寒凉以免损及脾胃。
- 甘雨龙张毅苏化张紫琪
- 关键词:陈实功《外科正宗》
- 扶阳解毒颗粒对HIV感染者免疫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
- 2025年
- 目的:观察扶阳解毒颗粒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免疫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给予扶阳解毒颗粒^(+)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照组给予扶阳解毒颗粒模拟剂^(+)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疗程4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48周后HIV患者病毒载量、免疫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8周,试验组CD8^(+)T细胞显著下降,CD4^(+)/CD8^(+)比值、IL-17、TNF-α、IFN-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IL-17、IFN-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IL-17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试验组HIV病毒载量与CD4^(+)T细胞、CD4^(+)/CD8^(+)比值呈负相关,CD4^(+)/CD8^(+)比值与TNF-α呈正相关,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IL-4与IL-17、TNF-α、IFN-γ呈正相关(P<0.05)。对照组HIV病毒载量与CD4^(+)T细胞、CD4/CD8比值呈负相关,CD4^(+)T细胞与CD8^(+)T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呈正相关,CD4^(+)/CD8^(+)比值与IL-4、TNF-α呈正相关;IL-4与IL-17、TNF-α、IFN-γ呈正相关(P<0.05)。结论:与单纯HAART相比,扶阳解毒颗粒联合HAART对HIV感染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更好,且呈现多靶点的特点。
- 刘晶晶杨欣怡苏琛吴亚梅张毅彭鑫
- 关键词:HIV免疫细胞炎症因子
- 从“三因制宜”理论探讨凉山州地区190例HIV/AID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演变规律
- 2021年
- 目的:从"三因制宜"理论探讨凉山州地区190例HIV/AIDS患者中医证候及证型的分布规律及演变规律,有利于进一步指导凉山州地区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对2010~2016年间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HIV/AIDS患者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四川省凉山州地区HIV/AIDS患者的证型主要以气血两亏、脾肾亏虚,湿邪阻滞、湿热阻滞为主,春季、夏季易夹杂湿邪,秋季易夹阴虚,冬季虚证居多。结论:四川省凉山州地区的HIV/AIDS患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也要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春季要侧重于健脾除湿,夏季要侧重清暑益气除湿,秋季要注意滋阴,冬季要侧重温补。
- 周天玉刘晶晶杨欣怡彭鑫张毅
- 关键词:HIV/AIDS三因制宜中医证候
- 艾滋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 中医古代无艾滋病之名,现代中医依据其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采用分期辨证、邪正虚实辨证、病情轻重辨证、综合辨证多种方法,并使用不同处方和药物,但是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方法、通用处方、相对固定药物的规范格局,所以需要不断加强临床研...
- 娄方璐张毅
- 关键词:艾滋病中医治疗辨证论治
- 文献传递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无名方治疗带下病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民间收集的中医无名方治疗带下病的组方用药规律,为发现新的临床有效方剂及新药发现提供新的途径,也为中医方剂形成过程研究提供实证基础。方法:收集整理治疗带下病的民间无名方,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频次挖掘、关联规则挖掘、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用药频次、常用药物组合、关联规则,挖掘潜在核心药物组合及候选新方。结果:收集并筛选出289首治疗带下病无名方,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单味中药有:"鸡冠花"、"白果"、"山药"、"椿皮"、"黄柏"、"苍术"等;最常用的药物组合包括"山药-苍术"、"芡实-山药"、"黄柏-山药"等;关联规则分析则发现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及白果是最常使用的配伍,这与傅青主所立"易黄汤"组方相同。此外,尚生成7首新处方。结论:使用数据挖掘技术能从大量方剂中发现其组方用药的规律,且这些规律与中医名家的经典处方的用药规律相符合,这一方面可为新的临床有效方剂和创新药物发现提供基础,另一方面也证明中医经典方剂的形成是大量经验的积累,有其不可否认的临床实证基础。
- 唐丽燕张春梅刘晶晶彭鑫张毅杜欣颖李东晓
- 关键词:方剂数据挖掘用药规律带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