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军

作品数:34 被引量:13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综合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 7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地层
  • 8篇石炭
  • 7篇生物地层
  • 7篇二叠世
  • 6篇剖面
  • 6篇界线剖面
  • 6篇海平
  • 6篇海平面
  • 6篇海平面变化
  • 5篇牙形石
  • 5篇盐岩
  • 5篇碳酸
  • 5篇碳酸盐
  • 5篇碳酸盐岩
  • 5篇晚二叠世
  • 4篇同位素
  • 4篇同位素组成
  • 4篇盆地
  • 4篇锆石
  • 4篇锶同位素

机构

  • 28篇中国地质大学...
  • 12篇中国地质调查...
  • 9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天津地质矿产...
  • 5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西安地质矿产...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长江三峡勘测...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4篇张海军
  • 17篇王训练
  • 8篇陈守建
  • 7篇计文化
  • 7篇陈奋宁
  • 6篇夏国英
  • 6篇李尚林
  • 5篇王雷
  • 4篇辜平阳
  • 3篇吴中海
  • 3篇马伯永
  • 3篇刘旭东
  • 3篇查显锋
  • 3篇高金汉
  • 3篇王勋
  • 3篇丁林
  • 3篇赵振明
  • 3篇周洪瑞
  • 2篇张海迪
  • 2篇罗彦军

传媒

  • 8篇地质通报
  • 3篇地层学杂志
  • 3篇地学前缘
  • 2篇现代地质
  • 2篇沉积学报
  • 2篇地质力学学报
  • 2篇第四届全国地...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 1篇第三届全国沉...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0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尔金断裂东段红柳峡早白垩世晚期岩浆事件及其区域构造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阿尔金断裂东段红柳峡火山岩及其周缘火山岩的岩石学、锆石成因岩相学及LA-ICP-MS U-Pb年代学对比研究显示,样品中存在两种锆石类型。一种为来自火山颈中心相样品的长柱状岩浆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109.0±1.6)Ma,属于早白垩世晚期,代表了红柳峡火山颈形成的年龄。另一种为来自火山颈周缘两个玄武岩样品的次圆或椭圆状继承锆石,且绝大部分具有核、幔结构,其U-Pb年龄分布在(138±2)^(2 376±74)Ma,展现了复杂的年龄峰值。这些继承锆石均为玄武岩浆上升过程中从下白垩统及更早地层捕获而来,它们的峰值年龄密切响应了阿尔金断裂早白垩世晚期及更早期复杂的多期岩浆及构造事件。部分年龄峰值与南阿尔金地体古生代花岗岩年龄的吻合显示阿尔金地体曾经与祁连陆块连接在一起。
王训练周洪瑞王振涛高正升杨利超张海军于子栋鞠鹏程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继承锆石LA-ICP-MSU-PB年龄
太原西山七里沟晚古生代腕足动物群落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6
2005年
太原西山七里沟晚古生代剖面含有丰富的腕足动物化石,共可识别出13个底栖生物群落。个体生态、行为习性、群落结构和岩性、岩相组合特征的研究表明熏这些群落的生态位介于BA1—BA3之间。控制腕足动物群落分布和相互取代的最主要因素是相对海平面变化。由于海平面升、降变化的速度、幅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群落之间的这种相互更替既有突变的,也有渐变的,既可以发生在不同的旋回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同一个海水进、退旋回内。根据这些底栖生物群落生态位所显示的水深变化和剖面相序结构,该剖面本溪期至山西期共经历了11次海水进、退旋回,其中以庙沟期海侵规模最大,最大估水深10~20m,毛儿沟下灰岩与庙沟灰岩均为这一旋回的产物。
高金汉王训练冯国良张海军刘旭东
关键词:腕足动物海平面变化
柴达木盆地北缘石炭系顶、底界线再认识被引量:27
2002年
根据近年来确定的国际年代地层界线标准讨论了柴达木盆地北缘石炭系的顶、底界线。把石炭系的底界置于陆相沉积的阿木尼克组和海相沉积的穿山沟组之间。认为阿木尼克组可以与泥盆、石炭纪之交的全球性海退事件层对比 ,穿山沟组底界是这个海退事件层之上的海进面 ,相当于三级层序初始海泛面。把石炭、二叠系界线置于扎布萨尕秀组上段类Pseudoschwagerina组合带或Sphaeroschwagerina带之底部。这个界线大体相当于以牙形石Streptognathodusisolatus首现为标志确定的二叠系底界。
王训练高金汉张海军刘旭东杨平马志强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泥盆纪地层层序
藏南及邻区典型晚新生代盆地磁性地层研究现状与时代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在系统梳理扎达盆地、尼泊尔Thakkhola半地堑盆地、吉隆—沃马盆地、乌郁盆地磁性地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古地磁年代所代表的地质事件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认为藏南及邻区各近南北向裂谷盆地自形成以来均发育2次明显的沉积变动事件,第一次为距今10.6~8.1 Ma期间各盆地分别开始接受沉积,第二次为距今3.5~2.0 Ma各湖盆的连续消亡;总结高原的气候变化可以发现,高原在距今约8 Ma及3 Ma左右也有明显的2次气候变化,即沉积事件与气候变化事件在时间上具有近同时性。扎达盆地、吉隆—沃马盆地、达涕盆地三趾马化石的时代都处于距今7.0~6.5 Ma之间,也具有近同时性。结合高原的整体演化,认为其可能在距今10.6~8.1 Ma、3.5~2.0 Ma发生了2期比较强烈的隆升运动。同时,分析指出了青藏高原南部及邻区晚新生代盆地磁性地层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对今后青藏高原南部及邻区地区晚新生代磁性地层研究提出了建议。
何林吴中海哈广浩张海军
关键词:晚新生代磁性地层高原隆升
陕西镇安石炭系—二叠系界线剖面层序地层和相对海平面变化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在陕西镇安西口上石炭统逍遥阶至下二叠统隆林阶的剖面上,区分出含生物碎屑灰泥灰岩、生物碎屑粒泥灰岩、生物碎屑泥粒灰岩、生物碎屑颗粒灰岩、团块颗粒灰岩和核形石颗粒灰岩6种主要的碳酸盐岩微相类型。通过详细的微相特征分析,确定了碳酸盐岩沉积过程中的水动力状况和相对水深变化趋势,识别出低能潮下型碳酸盐旋回A1、A2及高能浅滩型碳酸盐旋回B1、B2两类4种高频旋回。根据这些高频旋回在剖面上的有序叠置型式,将镇安西口地区的上石炭统逍遥阶至下二叠统隆林阶划分出12个四级层序和5个II型三级层序地层单元,反映了这一地区晚石炭世逍遥期至早二叠世隆林期曾发生过12次四级相对海平面波动和5次明显的三级相对海平面升降。
张海军王训练夏国英王雷张志祥
关键词:微相层序地层海平面变化
鄱阳湖盆地的地质演化、新构造运动及其成因机制探讨被引量:10
2016年
综合鄱阳湖盆地的沉积特征和构造活动特点,并结合钻孔及剖面资料,分析了鄱阳湖盆地在东亚地区中新生代大地构造背景下的地质演化过程,总结了控制鄱阳湖盆地发展的主要断裂构造及其特征以及盆地的中新生代沉积古地理演化,最后进一步根据已有资料,总结了区域主要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及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并探讨析了盆地的成因机制。综合研究认为,在中生代,中国东南部的燕山运动事件使一套大致平行的北东—南西向断裂带形成,并在此时期导致了鄱阳湖断陷,形成鄱阳湖沉积盆地的雏形;之后,随着赣江断裂系活动方式的变化,鄱阳湖盆地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至第四纪,盆地中部发生整体拗陷并持续接受沉积;全新世中期后,演化成现代鄱阳湖。
杨晓东吴中海张海军
关键词:地质演化新构造地震
内蒙古哲斯敖包茅口期生物礁特征被引量:5
2004年
内蒙古哲斯敖包茅口期发育典型的生物礁。礁体呈东西向展布 ,在空间上可明显地划分出后礁相、礁核相及前礁相。礁核相包括礁坪带、礁冠带和礁前缘带。各相带相互位置关系表明当时礁体南侧为滨岸方向 ,北侧为广海方向。礁体中化石极为丰富 ,可识别出不同的生物组合。生物组合的空间分布明显受生物礁相带控制 ,它们之间均为横向关系 ,反映了生物组合与水动力环境的统一性。
李尚林王训练徐兴永张海军刘旭东李进文
关键词:生物礁茅口期生物组合水动力环境
东昆仑花石峡北部上二叠统格曲组砂岩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2017年
东昆仑南缘上二叠统(乐平统)格曲组为一套由砾岩、砂岩、钙质泥岩构成的扇三角洲-浅海碳酸盐台地相沉积组合,在区域地质演化分析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测定,格曲组砂岩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的范围为412~2448Ma,包括1869~1602Ma、1396Ma^1270Ma、1197~877Ma和572~412Ma四个年龄区间,指示物源区先后经历了古元古代早期的构造-岩浆事件、古元古代晚期的汇聚事件、中元古代的裂解事件、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的构造-岩浆-变质事件和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的裂解-扩张-汇聚事件。其中,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洋陆转化相关的产物是格曲组的主要物源。格曲组砂岩碎屑锆石年龄组成表明沉积盆地具有前陆盆地"冷盆地"的特征。相对于格曲组,下中二叠统存在大量大于2000Ma的年龄信息,而下三叠统开始出现了大量海西末期-印支期的年龄信息。碎屑锆石年龄组成出现两次明显的变化,分别为格曲组和洪水川组底部不整合所代表的构造运动的沉积响应,表现出较好的构造-沉积耦合关系。
黄晓宏张海军王训练王勋王振义戚宜建
关键词:上二叠统东昆仑
冰川型海平面变化控制下的台地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以陕西镇安西口石炭-二叠系界线剖面为例被引量:4
2007年
以陕西镇安西口石炭-二叠系界线剖面为具体实例,探讨了冰川型海平面变化控制下的台地碳酸盐岩成岩作用规律.描述了陕西镇安西口石炭-二叠系界线剖面碳酸盐岩的各种成岩作用类型.根据成岩组构将研究区碳酸盐岩的成岩环境分为海水、大气淡水和埋藏环境.综合分析了各种成岩作用及其成岩环境的纵向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剖面上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和成岩环境的特征与岩石在高频旋回中的相对位置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受大振幅、高频率的冰川型海平面变化控制.早期海平面相对上升,形成旋回的下部单元,岩石首先经历海底成岩作用,随着上覆沉积物的增加,逐渐进入浅埋藏环境,成岩作用表现为以压溶、重结晶作用发育为主要特征.晚期形成旋回的上部单元,由于海平面相对下降,沉积物逐渐抬升,早期海底成岩作用尚未充分发育就脱离海水环境,进入大气淡水成岩环境,以强烈的大气淡水成岩作用为特征.
张海军王训练丁林夏国英王雷王清山
关键词:碳酸盐岩成岩作用高频旋回
山西柳林成家庄剖面太原组碳酸盐岩沉积相的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05年
山西柳林成家庄剖面太原组发育7层灰岩,从下到上依次为半沟灰岩、吴家峪灰岩、庙沟灰岩、下毛儿沟灰岩、上毛儿沟灰岩、斜道灰岩和东大窑灰岩。通过详细的野外观测和室内镜下薄片研究,确定了各层灰岩的沉积相类型,恢复了当时的沉积环境和各层灰岩沉积时相对水体深度的变化。其中庙沟灰岩属中缓坡相沉积,吴家峪灰岩、下毛儿沟灰岩、上毛儿沟灰岩、斜道灰岩和东大窑灰岩均属浅缓坡相沉积,半沟灰岩属后缓坡相沉积。7层灰岩的相对水体深度关系为:庙沟灰岩>斜道灰岩>东大窑灰岩>下毛儿沟灰岩>上毛儿沟灰岩>吴家峪灰岩>半沟灰岩。在太原组内识别出6次沉积间断、7次小型沉积旋回,总体构成2次明显的相对海平面升降旋回。
景秀春王训练张海军李尚林马伯永高金汉
关键词:太原组相对海平面变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