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瞳光
- 作品数:21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恶性胶质瘤术后早期放射治疗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对恶性胶质瘤手术后早期放射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 2 0 0 1~ 2 0 0 3年间收治的 2 5例恶性胶质瘤病人行手术切除后 6~ 8天开始进行的局部的放射治疗 ,放射剂量为 4 0~ 6 0Gy。每 3个月复查颅脑MRI或强化CT。 结果 3个月 ,6个月 ,9个月复查均未发现有复发的影像学改变 ;2 4个月复发 5例 ,占 2 0 % ,3年无病生存率占 80 %。
- 张瞳光蒋昆申少媚宋建军刘显明
- 关键词:恶性胶质瘤术后放疗生存期复发
- 不同手术入路对脑出血病人语言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入路对左侧基底核区脑出血病人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按不同的手术入路分为两组,其中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组(A组)32例,皮质造瘘手术组(B组)28例,评价两组病人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及失语程度。结果 A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B组(u=322.00,P〈0.05),失语严重程度较B组轻(u=314.50,P〈0.05)。A组流畅、命名得分高于B组,复述得分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t=3.327~7.207,P〈0.01);两组理解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清除血肿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基底核脑出血病人的失语症状,效果优于皮质造瘘清除血肿。
- 孙冬雪李传峰张瞳光孔鲁刘显明刘伟
- 关键词:脑出血失语外科手术
- 帕金森病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
- 1997年
- ①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的有效治疗方法。②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手术对225例帕金森病病人进行246例次治疗,其中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228例次,苍白球腹后外侧部毁损术18例次。③结果术后显效236例次,有效6例次,无效4例次,有效率为98%.④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是帕金森病较好的治疗方法。
- 张瞳光刘显明刘玉广张平于海涛张明堂
- 关键词:立体定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震颤性麻痹
- 草酸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药物防治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临床用药对草酸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34例应用草酸铂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55例)和空白组(38例)。观察组从化疗开始每日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20mg静脉滴注,共14d;对照组化疗同步每日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2.4g静脉滴注,共14d;空白组化疗同时不应用任何神经保护药物。4周期化疗后评价3组病人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及分度情况。结果各组均未发生4度周围神经毒性反应。观察组2、3度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20%和2.44%,较对照组(29.09%和7.27%)和空白组(28.95%和10.53%)明显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07、2.890,P<0.05)。对照组与空白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草酸铂引起的周围神经毒性反应临床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防治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张瞳光杜利力于晓丽孔鲁韩灵敏
- 关键词:药物毒性周围神经草酸铂铂化合物
- 气管切开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 1996年
- 对1992~1995年间26例因各种原因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了呼吸道菌群分析,结果示:院内肺部感染率达69.2%,细菌培养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念珠菌为多,感染者中病死率22.2%,院内感染程度与气管切开时间正相关,并对预防及治疗措施进行了讨论。
- 刘有恩宋淑兰李蕴路月霞王建东张瞳光吕秀美
-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医院感染
- 枕骨大孔区肿瘤的手术治疗
- 2004年
- 刘显明蒋昆宋建军张瞳光
- 关键词:枕骨大孔区肿瘤手术治疗影像学检查
- CT导向立体定向显微手术摘除脑内多发转移瘤
- 2004年
- 梅林宋建军刘显明张瞳光于海涛
- 关键词:CT导向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摘除术
- 硬膜下埋藏电极与动态脑电图临床应用评价
- 1994年
- 硬膜下埋藏电极与动态脑电图临床应用评价青岛市人民医院刘玉广,张瞳光,梅林,张明堂,宋建军我院自1993年4月至1994年1月,引用英国的OXFORDmedilog9200-Ⅱ型动态脑电图检查癫痫病人214例;1993年11月以来,用硬膜下埋藏电极检查...
- 刘玉广张瞳光梅林张明堂宋建军
- 关键词:癫痫硬膜脑电图动态脑电图
- 一种治疗面神经炎的中药配方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面神经炎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紫花前胡3份、菥蓂1份、三白草3份、翼首草3份、骨碎补3份、闹羊花2份、伸筋草2.5份、鸡血藤2.5份、红花3份、火麻仁2份、苏木3份、全蝎1份、...
- 张瞳光李传峰尹卫明孔鲁
- 文献传递
-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体会
- 1997年
- 我院自1991年至1996年共收治5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50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0例病人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50~76岁,平均56.1岁,有轻微头外伤史者34例,无确切外伤史者16例,其中3例有高血压病史。伤后出现症状时间,1个月~3年,平均6.5个月,血肿位于左侧26例,右侧16例,双侧8例,共58个血肿。临床表现:头痛呕吐9例;头痛、呕吐。
- 张平刘玉广张瞳光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等密度脑血管造影头外伤反应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