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红艳

作品数:17 被引量:29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3篇应力场
  • 10篇构造应力场
  • 9篇构造应力
  • 8篇断层
  • 8篇现代构造应力...
  • 5篇断层滑动
  • 5篇震源
  • 5篇震源机制
  • 5篇震源机制解
  • 4篇地震
  • 3篇断裂带
  • 3篇裂带
  • 3篇龙门山
  • 3篇龙门山断裂
  • 3篇龙门山断裂带
  • 2篇地壳
  • 2篇地震力学
  • 2篇断层形变
  • 2篇形变
  • 2篇形变测量

机构

  • 16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17篇张红艳
  • 12篇谢富仁
  • 10篇崔效锋
  • 5篇李瑞莎
  • 3篇杜义
  • 2篇荆振杰
  • 1篇舒塞兵
  • 1篇刁桂苓
  • 1篇焦青

传媒

  • 3篇中国地震
  • 2篇地震地质
  • 2篇地震学报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第六届地质构...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天山中东段活动断层滑动与现代构造应力场被引量:9
2014年
利用北天山中段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关键构造部位测得的断层滑动数据,采用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确定了该区现代(最新构造变动时期)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结果是:应力方向表现为近南北向的挤压;应力结构以逆冲型为主,兼有走滑型。该结果与前人利用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得到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一致。两类不同应力资料反演得到的构造应力场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在一个较长的地质时期内研究区的构造应力作用比较稳定。
张红艳谢富仁崔效锋杜义
关键词:断层滑动构造应力场
川滇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区及动力学意义被引量:126
2006年
利用震源机制解确定应力分区的逐次收敛法,并结合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量结果和断层滑动反演资料,对川滇地区应力分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厘定.结果表明,2条北北西向近似平行的应力转换带将川滇地区分成3个应力区,2条应力转换带之间形成的川滇应力区的最大主应力σ1方位正好也是北北西向.川滇应力区东边界(东边的应力转换带)基本上与川滇菱形块体的东边界相吻合;川滇应力区西边界(西边的应力转换带)与川滇菱形块体的西边界并不完全一致,西边的应力转换带的北段基本沿金沙江断裂带,与川滇菱形块体的西边界相一致,往南应力转换带并没有继续沿着川滇菱形块体的西南边界红河断裂带,与东边的应力转换带形成交会,而是延续北北西走向,应力转换带的南段与营盘山断裂带相重合.认为,在印度板块北移,青藏高原东侧物质南东向侧移,以及华南块体强烈阻挡的共同作用下,川滇地区构造应力场格局并不完全受已有构造的控制,而很有可能形成新的应力转换带.
崔效锋谢富仁张红艳
关键词:应力场动力学机制
天山内部大型走滑断层-博罗科努断层的强度研究
张红艳谢富仁王克林
文献传递
乌鲁木齐地区活动断层滑动与现代构造应力场被引量:12
2006年
通过对乌鲁木齐地区大量活动断层擦痕的测量,利用由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计算方法,获得研究区5个测点的构造应力张量数据,并通过与由震源机制解资料求得的该地区平均应力场结果的对比,获得了研究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以水平挤压为主,最大主压应力方向(σ1)为近南北向,应力结构以逆断型为主。
张红艳谢富仁崔效锋杜义舒塞兵
关键词:乌鲁木齐构造应力场断层擦痕震源机制解
延怀盆地活动断裂运动与现代构造应力场被引量:25
2007年
延怀盆地包括延矾、怀涿两个相互连通的次级盆地。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和断裂滑动观测表明:延矾盆地NE向活动断裂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具正断层分量;怀涿盆地NE向活动断裂以正断为主,兼具右旋走滑分量;盆地内NW向断裂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正断层分量。采用野外观测取得的10个测点337条活断层擦痕数据,利用由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计算获得了研究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主要特征:延矾盆地现代构造应力场以NEE—近EW向挤压、NNW向—近SN向拉张为主要特征,应力结构均为走滑型。其最大主压应力(σ1)方向为N74°~88°E,平均倾角18°;最小主压应力(σ3)方向为近SN,近水平;中间主应力(σ2)倾角较陡,近垂直。怀涿盆地以NNW向拉张为主要特征,应力结构为正断型为主。其最大主压应力(σ1)平均倾角68°,近垂直;中间主应力(σ2)倾角较缓,最大的不超过35°;最小主压应力(σ3)方向为NNW—近SN向,近水平。断层滑动反演的结果与北京及周边地区由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谢富仁张红艳崔效锋荆振杰李瑞莎
关键词:延怀盆地构造应力断层滑动
华北北部地区现今应力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32
2008年
From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the earthquake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2~2006,the directions of principal stress axes in 4 stress sub-districts are analyzed using a grid test method.The characteristic of present crustal stress directions is discussed.Based on this result and on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calculated for some events in the period of 1977~1998,in combination with some other study results,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present crustal stress direction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i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direction of crustal principal stress in some regions had somewhat rotated after the 1976 Tangshan M7.8 earthquake.The mean P axes of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rotated clockwise not only in Tangshan sub-district,but also in Beijing and Xingtai sub-districts after the Tangshan earthquake.In Beijing and Xingtai sub-districts the orientations of principal stress axes in the period of 2002~2006 are consistent with that before the Tangshan earthquake,implying that the stress orientations has rotated back to the state before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in these two sub-districts.The directions of the mean P axes are nearly E-W in Tangshan sub-dis-trict since the M7.8 earthquake.The present stress field in the sub-district northwest to Beijing,or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is relatively stable during the time period concerned in this study.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data,this paper only states a possible variation of stress fiel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in the recent decades.
李瑞莎崔效锋刁桂苓张红艳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应力场
首都圈地区跨断层形变观测与地壳应力场被引量:8
2007年
通过首都圈地区11个跨断层测点的形变观测资料,将断层两盘作为不变形的刚体来分析断面相对滑动与地表两盘点位相对位移的定量关系,并以唐山地震及其余震为时间界限,将所得的断层滑动矢量分为2大时段,拟合区域2个不同时段的现今地壳上部应力状态,发现首都圈地区依据跨断层形变观测资料反演的地壳上部应力状态在唐山地震前后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变化特征:1)第1时段(唐山地震及其余震期间),地壳应力状态以NNE-SSW向挤压,NWW-SEE向拉张为主要特征,反映该区构造应力场在NNE-SSW向的构造应力作用是逐渐增强的;在NWW-SEE向,其构造应力作用相对于NNE-SSW向有所减弱,表现为相对松弛状态。2)第2时段,在唐山地震及其余震之后的3个次级时段内,地壳上部应力状态以NNW-SSE向拉张为主要特征,表明在唐山地震及其余震之后,研究区的构造应力作用一直处于近SN向的松弛状态。
张红艳谢富仁焦青李瑞莎
关键词:首都圈跨断层形变测量地壳应力场
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非均匀特征与煤田深部应力状态被引量:22
2010年
将华北地区分成11个应力小区,依据华北地区近期1111条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数据,利用格点尝试法分析华北地区主应力方向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以水平作用为主,其中,唐山和晋南地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为近EW向,其他地区最大主应力方向均为NEE向,方位为NE60°~80°。鲁西南万福煤矿深部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试结果显示,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的为NE40°~80°,与鲁西南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分析结果十分接近。通过构造类比,认为万福煤矿深部应力状态受控于鲁西南地区区域构造应力场。
崔效锋谢富仁李瑞莎张红艳
关键词:采矿工程构造应力场应力方向
新疆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非均匀性及成因机理分析
构造应力场的研究是地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它已成为揭示板块驱动机制、块体间相互作用、岩石圈运动与变形以及地震发生过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地壳的变形及其构造运动和由于构造运动产生的各种地质灾害都与...
张红艳
关键词:构造应力场非均匀性动力学成因地球动力学地震发生
文献传递
张渤带陆地段现代构造应力场的非均匀特征被引量:16
2009年
依据活动构造展布及震中分布等情况,将张渤带(张家口-渤海断裂带)陆地段及邻近地区划分为6个应力区,利用格点尝试法计算了1967~2006年间这6个分区内的529个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6个分区的应力结构较为一致,均为走滑型应力结构;但在应力方向上有明显不同,其应力主轴方向有由西北端的NEE向至东南端的近EW向呈顺时针旋转的趋势。此外,以1976年唐山地震与1998年张北地震为时间界限,计算了张渤带陆地段3个构造交汇段(即张北-怀来段、南口-三河段、天津-塘沽段,简称西段、中段、东段)上的地震震源机制解及各构造段在不同时段的平均主应力轴分布,得到了应力场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其中,西段与中段的构造应力场变化复杂,其应力主轴方向在唐山地震后经调整已基本回复至唐山地震前的状态;而东段的平均应力主轴呈顺时针旋转,目前仍为近EW向。张渤带陆地段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时空非均匀变化特征可能与周边块体的相互作用及两次中强地震(唐山地震与张北地震)有关。
张红艳谢富仁崔效锋李瑞莎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构造应力场非均匀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