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蕾
- 作品数:25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长春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新时期中国动画学派的审美转变被引量:3
- 2019年
- 动画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自其诞生直至今日经历了极为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并在此间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审美旨趣。新时期的中国动画学派既展示出现代艺术及其审美领域的新风尚,又体现其对传统艺术与美学的延承和革新。文章借由动画故事情节编排、角色造型设定、衍生价值拓展等内容梳理中国动画艺术美学脉络,透视新时期以来中国动画美学脉络审美特征的转变,进而展望国产动画艺术民族化、全球化的美丽前程。
- 张蕾蕾
- 关键词:中国学派
- 张蕾蕾【设计作品】
- 2012年
- 张蕾蕾
- 张蕾蕾的作品
- 2015年
- 张蕾蕾
- 关键词:地母
- “互联网+教育”视域下高校艺术专业发展路径探索被引量:1
- 2019年
- "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实践的成果,是当代教育发展的新契机与新阶段。随着新技术革命的高速推进,传统高校的教育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面对互联网浪潮,高校教育教学正在发生历史性变革。该文分析"互联网+教育"的特征与内涵,比较当前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与传统教学在模式、内容、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互联网+教育"视域下高校艺术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 张蕾蕾
- 关键词:艺术专业
- 《印象中国》
- 2018年
- 刘伟张春丽张蕾蕾张如画
- 作为政治的美学——朗西埃对美学的新理解被引量:1
- 2023年
- 朗西埃在美学的声誉令人担忧的时代,提出了一种对美学的新理解,即美学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特定的辨别艺术的体制,即由维柯和塞万提斯肇其端,并最终在康德、席勒的美学思考中成形的审美体制。这一体制规定可感物分配,它在决定何者可见何者不可见的同时也决定着何者是艺术何者不是艺术,并因而与一种特定的政治即元政治密切相关。朗西埃对美学的这一新理解,既破除了美学学科归属混乱的迷障,从而有助于美学特别是其基础理论的发展,又在历史的还原中澄清了美学的元政治意涵,进而在美学的政治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间架起桥梁,为寻求资本主义替代方案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小而窄的切入口。
- 王福生张蕾蕾
- 关键词:艺术
- 中国近代“徽”“标”符号的历史考记与时代特征
- 2018年
-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历了由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变,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徽""标"作为见证历史的特殊载体,不仅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还承载着政治、军事、教育、文化等多方面信息。本文以中国近代(1840-1949年)时期"徽""标"符号为研究对象,考记"徽""标"艺术发展的历史流源,解析此阶段"徽""标"的时代特征,展现这段纷繁多变的历史风貌。
- 张蕾蕾
- 基于动画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视觉艺术探讨被引量:1
- 2013年
- 动画艺术虽是一个年轻的视觉艺术门类,但对动画教学的探讨却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动画教学课件的制作提供了更丰富的视觉元素与更精彩的视觉效果。文章从视觉艺术的角度,分析了动画多媒体课件的视觉要素和视觉设计原则,从而更好地指导动画多媒体课件设计,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动画教学课件中艺术与技术的共融。
- 张蕾蕾
- 关键词:动画教学多媒体课件
- 网络环境下的动画角色造型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动画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动画角色造型是其灵魂所在。网络媒体的盛行为动画艺术开辟了一片崭新天地,网络动画的传播途径、制作方法、运营方式以及角色的造型特点、创作手段较以往的传统动画模式都有着明显的不同。本文研究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在网络环境下的新特性,探讨网络动画角色在设计理念、设计表现上的特点,分析其艺术特征与设计原则,并展望我国动画设计民族化的发展前景。
- 张蕾蕾
- 关键词:网络动画艺术角色造型
- “慕课冲击”与大学教学模式改革被引量:23
- 2016年
- "慕课"的快速发展开启了大学教学改革的"慕课时代"。慕课通过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冲击着我国大学的传统教学理念、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等。我们要正确认识慕课的冲击,尽管现阶段慕课还不可能取代传统的大学教学模式,但是大学要尽快树立现代教学理念,推广慕课模式,强化混合式教学,调动各方积极性并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以应对慕课冲击为契机,加快我国大学教育教学的根本变革。
- 张蕾蕾
-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