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铭 作品数:8 被引量:33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沈阳市妇婴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历史地理 更多>>
中药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30例的临床效果。方法所有患者都进行了产后性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口服自拟中药汤剂,观察组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采用法国神经肌肉刺激(PHENIX U4)治疗仪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治疗后对盆底肌力进行对比。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参与性功能问卷调查和彩超测量Valsalva氏动作后肛提肌裂口面积大小。并连续随访2个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1个疗程后,显示出患者在自身肌电位水平下其盆底综合肌力恢复要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同时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经过治疗1个月后高水平的性生活质量占76.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个月后高水平的性生活质量又提升到93.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和2个月后盆底彩超测量Valsalva氏动作后肛提肌裂口面积大小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法国PHENIX盆底康复治疗仪,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配合自拟的中药汤剂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比单纯应用中药治疗,效果显著。 綦平平 张铭关键词:中药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女性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18年 女性阴道微生态系统是由阴道内的微生物菌群、内分泌调节系统、阴道解剖结构和局部免疫系统共同组成。当微生态平衡失调时,阴道抵抗力下降,继发感染。阴道微生态系统检测主要包括形态学检测及功能学检测。全面评价阴道微生态,正确诊断单纯的阴道感染及混合性阴道感染,并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是积极治疗阴道感染,并预防其复发的有效措施。 张铭 孙建华关键词:阴道 微生态系统 宫腔镜手术治疗月经过多46例分析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月经过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应用宫腔镜手术对因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子宫黏膜下肌瘤导致月经过多患者46例行子宫内膜电切术。结果:46例患者中,24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transcervil resection of endometrium,TCRE),22例行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transcervil resection of myoma,TCRM),其中10例同时行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术后3-12个月随访,无并发症。结论: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子宫黏膜下肌瘤导致的月经过多是安全有效的。 张铭 史玉林关键词:宫腔镜 手术治疗 月经过多 子宫内膜电切术 妊娠期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和安全用药 被引量:6 2012年 妊娠是一个伴有复杂的生理功能变化和组织结构变化的特殊过程。在妊娠期,药物在妊娠妇女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随着妊娠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变化发生改变;加之妊娠用药涉及母儿安全,了解妊娠药代学特点,积极开展相关的监测,积累安全用药经验,能对妊娠期合理用药起到促进作用。 张铭关键词:妊娠 安全用药 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膏治疗混合性阴道感染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分析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膏治疗混合性阴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混合性阴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硝酸咪康唑栓(商品名:达克宁栓)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60例、有效40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显效57例、有效38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11例,复发率为11.0%;对照组复发22例,复发率为22.0%;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膏治疗混合性阴道感染具有较好的效果,且能够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张铭关键词:硝酸咪康唑栓 马凡综合征晚期妊娠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1例 被引量:6 2003年 王丽敏 杨柳 张铭关键词:马凡综合征 晚期妊娠 主动脉夹层破裂 产后6~8周女性阴道微生态的特征及乳杆菌比例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究产后女性阴道微生态特征及产后女性乳杆菌比例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沈阳市妇婴医院,行产后复查女性864例为产后组,同期就诊健康体检女性815例为对照组。根据产后组乳杆菌比例将产后组分为乳杆菌比例正常组(n=203)及乳杆菌比例降低组(n=661)。采集患者阴道分泌物行阴道微生态检测,并收集分娩相关信息,分析两组阴道微生态的总体情况及影响产后女性乳杆菌比例的相关因素。结果:产后组阴道炎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09%vs 35.71%,P<0.01),无阴道炎菌群抑制发生率更高(60.55%vs 14.89%,P<0.01),产后组以需氧菌性阴道炎(AV)(75.24%)及AV+细菌性阴道炎(BV)(97.06%)为主。阴道微生态检测中,产后组上皮细胞、菌群密集度及多样性均少于对照组,产后组较对照组乳杆菌比例更低(P<0.01),白细胞及致病菌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且阴道清洁度优于对照组(P<0.01);但Nugent和AV评分及阴道pH均高于对照组(P<0.01)。过氧化氢(H2O2)、白细胞酯酶阳性率高于对照组,而唾液酸酐酶及凝固酶阳性率则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女性中乳杆菌比例下降与体质量指数(BMI)和分娩方式有关,BMI<25 kg/m^(2)、剖宫产是产后女性生殖道内乳杆菌比例降低的危险因素[OR 1.817,95%CI(1.309,2.520),P<0.001;OR 1.820,95%CI(1.294,2.558),P=0.001]。结论:阴道微生态的失衡、乳杆菌比例的降低在产后女性中普遍存在,剖宫产女性更应关注阴道微生态状况。恢复阴道内乳杆菌的数量及功能,是产后女性生殖健康保健的重中之重,并且均需要警惕需氧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生。 石慧丽 牛菊敏 孙建华 史聪 张铭 赵爽 刘倩男关键词:阴道微生态 产后 乳杆菌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