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骥

作品数:22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儿童
  • 8篇骨折
  • 5篇肱骨
  • 4篇治疗儿童
  • 4篇髓内
  • 3篇弹性髓内针
  • 3篇手术
  • 3篇髓内针
  • 3篇孟氏骨折
  • 3篇骨折固定
  • 3篇骨折固定术
  • 3篇固定术
  • 3篇关节
  • 2篇单纯性
  • 2篇单纯性骨囊肿
  • 2篇点共线
  • 2篇远端
  • 2篇针孔
  • 2篇三点共线
  • 2篇手术治疗

机构

  • 22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安徽省红十字...

作者

  • 22篇张骥
  • 9篇杨征
  • 9篇郭源
  • 8篇吕学敏
  • 7篇徐云峰
  • 7篇傅刚
  • 6篇冯超
  • 6篇闫桂森
  • 6篇尤海峰
  • 4篇徐刚
  • 4篇边臻
  • 3篇万世奇
  • 3篇朱振华
  • 3篇张建立
  • 2篇王满宜
  • 1篇代少君
  • 1篇宋猛
  • 1篇李凯
  • 1篇张宇辰
  • 1篇赵英威

传媒

  • 4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骨科临床与研...

年份

  • 8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8字板矫正儿童多发骨软骨瘤病的膝外翻畸形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8字钢板半侧骺阻滞技术矫正儿童多发性骨软骨瘤病引起的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时机、方案和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采用8字钢板治疗的骨软骨瘤病膝外翻畸形的病例资料。共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为4.3~13.5岁(平均10.2岁);左膝6例,右膝5例,双膝4例。采用股骨远端解剖轴外侧角、胫骨近端内侧角和下肢机械轴偏离度来评价畸形并指导治疗。结果半侧骺阻滞术包括15例股骨和14例胫骨,术后随访时间为9~49个月(平均为26.5个月)。带板时间为5~31个月(平均15.2个月),取板时股骨外翻角度改善5.1°~11.4°(平均7.5°),胫骨外翻角度改善2.3°~14.5°(平均7.0°)。14例股骨矫正速率为0.3°~1.1°/月(平均0.6°/月),12例胫骨矫正速率为0.2°~1.0°/月(平均0.5°/月)。下肢机械轴17例位于-1~+1区,1例位于+3区,1例位于-2区,优良率达89.5%。22例骨取板后随诊时间超过6个月,11例外翻角度出现反弹。结论8字钢板半侧骺阻滞技术治疗骨软骨瘤病患儿的膝外翻畸形创伤小,并发症少。只要能及时治疗,合理设计方案,术后密切随诊,均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张骥张建立郭源王满宜
关键词:膝外翻生长面
一种穿骨固定针的瞄准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骨固定针的瞄准器,包括瞄准杆、起始杆和终止杆,瞄准杆、起始杆和终止杆通过顶端连接在一起实现三杆的共面以及转动;瞄准杆起始杆和终止杆分别设置有瞄准孔、起始针孔和终止针孔,瞄准杆、起始杆和终止杆均为伸缩杆,...
徐云峰闫桂森冯超杨征张骥尤海峰吕学敏傅刚边臻
儿童特殊型类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儿童头颈分离型类孟氏骨折的受伤机制、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5例儿童头颈分离型骨折的资料。男4例,女11例;左侧11例,右侧4例。受伤时年龄5.1~13.0岁(平均8.7岁)。此类损伤的特点为尺骨干骨折伴桡骨颈骨折,桡骨头颈分离移位,肱桡关节保持完好,但桡骨纵轴的延长线偏离了肱骨小头的中心。根据骨折移位和成角的方向分型:工型定义为尺骨骨折端向尺掌侧成角,桡骨近侧干骺端向尺掌侧移位,共9例。Ⅱ型与I型相反,成角和移位方向均指向桡背侧,共6例。尺骨骨折采用钢板、克氏针或弹性髓内针固定,桡骨颈骨折采用克氏针或弹性髓内针固定。术后根据x线片评估骨折复位效果,末次随访时按Bruce-Harvey-Wilson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随访11~60个月(平均27个月)。X线片评价尺骨骨折的复位效果:优13例,良2例。桡骨颈骨折采用M6taizeau评价标准:优14例,良1例。末次随访时按Bruce-Harvey-Wilson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13例,良1例,中1例。术后出现桡骨头骺缺血坏死改变1例,桡骨颈干骺端膨大1例。结论儿童头颈分离型类孟氏骨折受伤机制特殊,只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尺骨骨折坚强固定、桡骨颈骨折解剖复位、术后早期开始功能锻炼,均可获得满意的预后,并发症较少。
张骥傅刚万世奇郭源
关键词: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儿童
多针留置联合人工骨注射治疗儿童股骨近端单纯性骨囊肿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多针留置引流联合人工骨注射治疗儿童股骨近端单纯性骨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采用多针留置引流联合人工骨注射治疗的21例股骨近端单纯性骨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性别、年龄、囊肿部位、病灶活跃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Neer标准评价治疗效果,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1例患儿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4~14岁,平均(7.51±2.75)岁。囊肿局限于股骨颈2例,囊肿位于股骨粗隆间8例,位于股骨颈和粗隆间11例。20例为活跃性病灶,1例为稳定性病灶。所有患儿均采用透视下经皮穿针留置联合人工骨注射治疗,手术时间50~85min,平均(68.2±8.3)min,术中出血量10~25ml,平均(15.8±3.6)ml。术后随访38~132个月,平均(70.10±26.65)个月,Neer评价结果显示愈合10例,部分愈合9例,病灶持续存在2例,无复发病例,治疗有效率为90.48%(19/21)。1例患儿术后发生固定针退针,所有患儿均未发生感染、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亦无生长受限导致畸形。结论多针留置联合人工骨注射治疗儿童股骨近端单纯性骨囊肿实用、微创、安全、高效、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应用。
徐云峰李波张骥吕学敏朱振华杨征
关键词:植骨
儿童特殊型类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儿童头颈分离型类孟氏骨折的受伤机制、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5例儿童头颈分离型骨折的资料.男4例,女11例;左侧11例,右侧4例.受伤时年龄5.1~13.o岁(平均...
张骥郭源
关键词:儿童
三种弹性髓内针固定技术在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上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采用弹性髓内针(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ESIN)技术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固定方式的选择、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本文总结2004年至2012年在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采用ESIN技术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的所有病例。资料完整并完成随访的共57例。患儿年龄2岁~14岁5个月,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年5个月。其中肱骨干上1/3骨折10例,中1/3骨折29例,下1/3骨折18例。手术适应证包括:不稳定型骨折,保守治疗失败,开放骨折或合并多发创伤等。采取顺行进针技术5例,桡侧逆行进针技术21例,交叉逆行进针技术31例。结果对于肱骨干中1/3和下1/3骨折,交叉逆行进针技术可获得并维持稳定的骨折复位;而采用桡侧逆行进针,有2例出现对线不良。顺行进针治疗下1/3骨折,3例出现对位不良,术后仍需外固定辅助。所有骨折均顺利愈合。患儿术后外观无畸形,功能不受限。9例患儿出现皮肤激惹,其中针尾外露3例。未出现伤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和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结论ESIN技术是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的一种可选方法。交叉逆行进针技术操作安全简单,固定效果可靠。
张骥冯超闫桂森
关键词:肱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弹性髓内针
骨桥切除术治疗创伤后桡骨远端骺早闭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报告应用骨桥切除术治疗桡骨远端骺早闭并分析其疗效。方法自2007年2月至2017年1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共有11例患儿接受骨桥切除术治疗桡骨远端骺早闭并得到随访。其中女2例,男9例,治疗时年龄(10.1±1.8)岁(7~13岁),均有明确的桡骨远端骺损伤病史。自原始损伤至骨桥切除手术时间平均(22.8±3.2)个月(22~41个月)。6例在导航辅助下切除骨桥,5例在X线透视下切除骨桥,切除后局部空腔用骨蜡填充,其中5例在切除骨桥的同时行尺骨远端螺钉骺阻滞术。术后平均随访(3.7±1.6)年(1~9年),复查内容包括临床检查局部畸形情况和X线确认骺开放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的伤口愈合满意,未出现感染、骨折等并发症。在最终复查时,4例骨桥切除成功,畸形矫正满意,此4例的X线片显示术前的高密度骨桥在复查时已经被空腔替代;1例畸形未加重,仍在观察中。6例畸形继续加重,进行了截骨矫形术。导航组6例中3例成功,X线透视组5例中1例成功。结论桡骨远端骺早闭的治疗充满挑战。在部分病例中,骨桥切除术可取得良好效果,是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一。
傅刚张骥徐刚吕学敏杨征
关键词:临床疗效
弹性髓内针在儿童肱骨干骨折上的应用
目的:探讨采用弹性髓内针技术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手术适应证、固定方式的选择、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本文整理并总结了2004年至2011年在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采用弹性髓内针技术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的所有病例.资料完整并...
张骥
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方法 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资料完整、随访超过2年的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患者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2.5~14.4岁,平均10.2岁.16例为高能量损伤,患者年龄(11.58±2.10)岁;11例为日常活动中受伤,患者年龄(8.30±2.93)岁.25例为后脱位,2例伤后自行复位者脱位方向不明.1例合并双侧股骨干骨折者初诊时漏诊.24例于伤后1~9h复位,其余3例复位时间超过24 h.21例闭合复位,6例切开复位.切开术中发现关节内骨软骨块3例,盂羼损伤嵌顿2例,关节囊嵌顿1例.复位后均采用单髋"人"字石膏制动4~6周.结果 27例中10岁以下者占48%.男女比例为2.4:1,左右侧别无差异.高能世损伤与低能量损伤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2,P=0.002).全部病例随访2.4~8.3年,平均3.6年.按照Thompson和Epstein评价标准:优24例,良2例,可1例.末次随访时4例发生股骨头坏死,3例残留股骨头膨大和扁平髋.发生股骨头坏死者均为高能量损伤.延时≥24h复位组与〈24h复位组股骨头坏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406,P=0.001).结论 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所需创伤能量小,合并损伤少,10岁以前多为低能量损伤.闭合复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闭合复位不能达到中心复位者,可行切开复位及探查修复.24h内获得中心复位、无股骨头骺缺血坏死者疗效满意.
闫桂森杨征张骥朱振华
关键词:髋关节脱位儿童
两种抗凝药对全髋关节置换术隐性失血的影响比较
目的 利伐沙班(Rivaroxaban)和依诺肝素钠(Enoxaparin)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THA术后抗凝药物,有研究表明利伐沙班的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抗凝效果优于依诺肝素钠[1-5],但利伐沙班和依诺肝素钠对THA术...
张骥郭源
关键词:利伐沙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出血事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