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洲
-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sKDR原核克隆表达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构建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sKDR基因肿瘤靶向性转运系统并观察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PCR扩增sKDR基因,提取与纯化pET32a质粒。EcoRⅠ和XhoⅠ对sKDR基因和pET32a质粒分别进行双酶切,用T4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片段和载体连接。电穿孔法将连接反应物转染婴儿双歧杆菌。厌氧培养重组质粒转化菌,并将其处理液加入由VEGF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培养基中培养24h,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PCR、酶切鉴定及核酸测序结果表明,获得了含pET32a-sKDR重组质粒的婴儿双歧杆菌;RT-PCR及SDS-PAGE电泳结果证实sKDR在基因及蛋白水平成功表达。与空质粒对照组相比,重组质粒转化菌处理液可明显抑制HUVECs增殖(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sKDR基因转运系统,体外实验证实其可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 毛淑华姬玲玲刘洪徐一洲黄煌黄英易成
- 关键词:婴儿双歧杆菌抗血管生成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细胞
- sKDR真核克隆表达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研究获取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sKDR)基因构建sKDR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sKDR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的影响。方法提取HUVECs总RNA,利用RT-PCR方法扩增KDR胞外免疫球蛋白1~3区基因片段,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测序鉴定基因序列正确后,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cDNA3.1-sKDR转染Lewis肺癌细胞;采用RT-PCR和SDS-PAGE方法检测sKDR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情况;将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上清液加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的HUVECs培养基中,采用MTT法检测转染细胞上清液对VEGF诱导的HUVECs增殖的影响。结果经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实成功获得了重组质粒pcDNA3.1-sKDR;重组质粒成功转染Lewis肺癌细胞,经RT-PCR和SDS-PAGE方法证实sKDR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均获得了成功表达;转染的含sKDR的Lewis肺癌细胞上清液可明显抑制VEGF诱导的HUVECs增殖。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KDR,sKDR在真核系统中获得了有效表达,且表达的蛋白对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 刘洪毛淑华邓丽聪姬玲玲徐一洲黄英
- 关键词:抗血管生成真核表达内皮细胞
- 半胱氨酸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半胱氨酸(Cys)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体外培养人VSMCs,用不同浓度的Cys培养液孵育细胞24h,用MTT法检测VSMCs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VSMCs凋亡,RT-PCR法检测bax mRNA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人VSMCs在终浓度为100、200、500和1000μmol/LCys的培养液中孵育24h后的吸光度(A)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Cys可诱导人VSMCs增殖;但同时,VSMCs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ax的表达增强,表明Cys亦诱导了人VSMCs凋亡。结论浓度较高时半胱氨酸可同时诱导VSMCs增殖和凋亡。
- 苏娟王生兰徐一洲李丽娟王树人
- 关键词:半胱氨酸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
-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败血症大鼠炎症调控网络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败血症大鼠炎症调控网络的影响。方法采用ipE.coli的方法复制大鼠败血症模型。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败血症组(S组)及rhGH治疗组(T组)。S、T组又依观察时点再分为1d、3 d两个亚组。观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一氧化氮(NO)水平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S1d组及T1d组血浆TNFα浓度均明显高于C组水平;S3d组血浆TNFα浓度接近C组水平,T3d组血浆TNFα浓度明显低于C组水平。S组血浆IL-10水平在各时点均显著低于C、T组水平,T组血浆IL-10水平在各时点与C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S组血浆NO浓度及iNOS活力明显高于C组水平及T组水平,T组血浆NO浓度及iNOS活力仅于1 d时,明显高于C组水平。结论rhGH在减少败血症大鼠血浆TNFα、NO等促炎介质生成与释放的同时,也能有效地维持IL-10的抗炎介质水平,提示rhGH治疗可能有助于维持败血症时炎症调控网络的平衡。
- 徐一洲黄煌曹玥黄英王树人
- 关键词:败血症重组人生长激素促炎介质抗炎介质
-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败血症大鼠氧化损伤和抗氧化损伤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败血症大鼠氧化损伤和抗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ipE.coli复制大鼠败血症模型。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败血症组(S组)及rhGH治疗组(T组),S组、T组依观察时点再分为S1d、S3d和T1d、T3d两个亚组。观测3组的血浆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S组大鼠血浆TBARS水平在各时点均明显高于C组和T组;T组各时点与C组无明显差异;S组大鼠血浆SOD活力在各时点均明显低于C组;T1d组与C组相比虽无显著差异,但却明显高于S1d组,T3d组明显高于C组及S3d组。结论rhGH能明显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损伤能力。
- 黄煌曹玥徐一洲江从勋黄英王树人
- 关键词:败血症生长激素抗氧化损伤
-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败血症休克大鼠微循环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败血症休克大鼠微循环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ipE.coli复制大鼠败血症休克模型。采用微循环观测系统及激光多普勒观测正常对照组(C组)、败血症休克组(S组)及rhGH治疗组(T组)第1、3天的肠道微循环、耳廓血流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S组大鼠肠道微循环血流明显减慢甚至淤滞,血管明显扩张,血管数、管袢数及功能血管数明显减少,尤以第1天时最为明显;T组大鼠肠道微循环血液流速、血管数及功能血管数均明显高于S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S组大鼠耳廓血流量在各时点均显著低于C组、T组水平,但T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rhGH可明显改善败血症休克大鼠的微循环功能障碍。
- 曹玥徐一洲黄煌江从勋王树人黄英
- 关键词:微循环生长激素败血症休克
- 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的表型转换及其鉴定被引量:24
- 2008年
- 目的探讨体外传代培养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的影响,确认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不同表型的最佳指标。方法选择以未经培养传代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和体外培养的第4代血管平滑肌细胞作对比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22α、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和骨桥蛋白各目的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确定其表型转换特征及各表型指标的区分效能。结果电镜观察显示,未经培养传代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胞质中肌丝分布丰富、均匀,并可见到收缩表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典型结构—密斑,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等细胞器相对较少;而体外培养至第4代时血管平滑肌细胞胞质中肌丝明显减少,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明显增多。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且广泛,而体外培养至第4代时α肌动蛋白染色明显变浅、稀疏。第4代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骨桥蛋白mRNA表达量较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显著增高(P<0.01),肌动蛋白22α mRNA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量较原始血管平滑肌细胞降低,但差异不大,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mRNA表达量较未经培养传代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升高(P<0.05)。结论血管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至第4代,即可从典型的收缩表型转化为合成表型,提示血管平滑肌细胞是一种很容易去分化的细胞。电镜形态观察α肌动蛋白和骨桥蛋白在两型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差异,可作为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区分的有效标志。而肌动蛋白22α和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的表达在两型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虽有一定的差异,但重叠较大。
- 王生兰苏娟徐一洲谢静王树人
-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表型转换体外培养Α肌动蛋白骨桥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