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广有

作品数:42 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骨干教师创新能力资助计划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胃癌
  • 8篇细胞
  • 8篇免疫
  • 7篇免疫组织
  • 6篇蛋白
  • 6篇肿瘤
  • 6篇组织化学
  • 6篇免疫组织化学
  • 5篇教学
  • 5篇病理
  • 5篇病理学
  • 4篇溃疡
  • 4篇基因
  • 4篇大肠
  • 3篇应激性
  • 3篇预后
  • 3篇组织学
  • 3篇胃癌组织
  • 3篇教育
  • 3篇基因表达

机构

  • 42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石河子医学院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第一重型...
  • 1篇齐齐哈尔职业...

作者

  • 42篇徐广有
  • 13篇荣玮
  • 8篇张翠香
  • 7篇于秀文
  • 6篇兴桂华
  • 5篇张晓杰
  • 5篇柏青杨
  • 4篇张春庆
  • 4篇赵传昌
  • 4篇刘凤阁
  • 4篇张华雄
  • 4篇车启超
  • 4篇冯化杰
  • 3篇刘婷
  • 3篇张静艳
  • 3篇张绘宇
  • 3篇刘海燕
  • 3篇孙玉荣
  • 3篇温秋婷
  • 3篇王玉

传媒

  • 18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医学研究通讯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外医疗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成药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癌症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4
  • 1篇1992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习惯性流产夫妇染色体脆性部位分析
1994年
本文对习惯性流产夫妇及正常同龄健康夫妇各15对,行染色体脆性部位分析。发现两组检出的断裂点较弥散。流产组216个断裂点,FS表达率7.2%;对照组44个断裂,FS表达率1.47%。两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断裂点以3P14最高。提出凡表达的PS≥8次者,染色体稳定性差,是导致部分患者胚胎或胎儿异常的原因,孕早期应行产前诊断。
刘桂玲刘晓音徐广有
关键词:FS习惯性流产夫妇表达率胚胎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研究被引量:5
1994年
本实验通过灌胃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大鼠应激性胃溃疡,使胃粘膜出血、糜烂及溃疡病变在短期内迅速愈合,其疗效明显优于临床常用抗溃疡药物──甲氰咪胍。
赵传昌张华雄徐广有李雪岩车启超孟薇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应激性胃溃疡药理
nm23-H_1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相关性的研究
1998年
为了研究大肠癌中nm23-H_1的表达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本文应用链霉菌素-生物素(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4例大肠癌中nm23-H_1和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发现大肠癌中nm23-H_1阳性率为71.6%,nm23-H_1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25)nm23-H_1的表达在Ⅳ型胶原表达不同肠癌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nm23-H_1低表达可能仅在大肠癌转移过程中发挥作用.
张晓杰徐广有于秀文刘婷赵谨励彦琴
关键词:NM23-H1大肠癌肿瘤转移
复方丹参液对大鼠应激性溃疡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本实验通过灌胃给药复方丹参液治疗大鼠应激性溃疡,使胃粘膜出血、糜烂及溃疡病变在短期内迅速愈合,其疗效明显优于临床常用抗溃疡药物——甲氰咪呱.
张华雄赵传昌徐广有车启超李雪岩孟薇赵传军姜玉芬
关键词:复方丹参液应激性溃疡甲氰咪呱糜烂胃粘膜
胃癌组织中EGFR、PCNA及BCL-2基因表达与预后价值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为了寻找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可靠分子指标,建立一种能被临床普遍应用的简易方法。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具有完整随访资料55例胃癌中EGFR、PCNA及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1)EGFR、PCNA及BCL2的表达与胃癌分期、浸润深度、生存时间呈显著相关性。病变为进展期、深浸润、低生存率者,其表达高(P<0.01)。(2)胃癌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者的EGFR和PCNA表达率高于高分化和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BCL2则高分化表达率高,与淋巴结有无转移关系不大(P>0.05)。结论测定EGFR、PCNA及BCL2基因的表达对临床判断预后有较大的帮助。
张绘宇卞静徐广有刘凤革荣玮刘婷
关键词:BCL-2基因表达PCNAEGFR胃癌组织预后价值分子指标
粘蛋白和上皮钙粘附蛋白在结直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3
2007年
背景与目的:粘蛋白(mucin,MUC)是大分子量的糖蛋白,对上皮起润滑和保护作用。上皮钙粘附蛋白(E-cadherin,E-cad)可维持上皮的极性和完整性。MUC、E-cad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有关。本研究目的是探讨MUC1、MUC2、MUC5AC和E-cad在正常结直肠粘膜、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各个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研究MUC1、MUC2、MUC5AC分别与E-cad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正常结直肠粘膜、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腺癌组织各150例进行MUC1、MUC2、MUC5AC和E-cad检测,并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MUC1、MUC2、MUC5AC分别与E-ca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结直肠正常粘膜、腺瘤、腺癌中MUC1阳性率分别为0.07%、12.7%、45.3%;MUC2为100%、90.0%、52.6%;MUC5AC为8.7%、30.7%、44.0%;E-cad为98.7%、82.0%、54.0%。在结直肠腺癌中,MUC1、MUC2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Fs分期有关(P<0.05);MUC5AC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关(P<0.01);E-cad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显著性检验发现,MUC1阴性组及MUC2、E-cad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明显增高(P<0.05)。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在结直腺癌中MUC1与E-cad呈负相关(r=-0.234,P=0.004);MUC2、MUC5AC分别与E-cad呈正相关(r=0.170,P=0.038;r=0.198,P=0.015)。结论:在结直肠腺癌中,MUC与E-cad具有明显相关性;MUC1、MUC5AC的上调表达,MUC2、E-cad的下调表达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有关,并在一定程度上与预后有关。
于秀文荣玮徐凤琳徐广有孙玉荣冯美燕
关键词:粘蛋白上皮钙粘附蛋白临床病理学
乳腺增生性病变组织中相关分子标志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c-erbB-2、Cyclin D1、p16和Ki-67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乳腺单纯性增生、75例非典型增生(轻度20例、中度26例、重度29例)、28例导管原位癌及32例浸润性癌组织中c-erbB-2、Cyc-lin D1、p16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用正常乳腺组织作对照。结果:c-erbB-2的表达在轻度非典型增生与中度、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导管内癌、浸润性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131,P<0.001;中度、重度非典型增生与导管内癌、浸润性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60,P>0.05。Cyclin D1、p16和Ki-67的表达在中度非典型增生与重度非典型增生、导管内癌、浸润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660、27.726和20.782,P均<0.001),与单纯性增生、轻度非典型增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组中,Cyclin D1、Ki-67与c-erbB-2呈正相关,与p16呈负相关,c-erbB-2与p16呈负相关。结论:c-erbB-2、Cyclin D1、p16和Ki-67表达异常发生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其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癌前病变和估计预后的有效指标。
柏青杨温秋婷张静艳徐广有
关键词:基因ERBB-2基因KI-67抗原
树舌多糖对小鼠HepA P16 P27 Rb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探讨树舌多糖抗肿瘤作用的机制. 方法:通过免疫组化、ELISA法分别测定瘤体和血清中抑癌基因P16,P27,Rb表达蛋白的量;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凋亡小体是否存在. 结果:树舌多糖作用后P16,P27,Rb基因表达蛋白的量与盐水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结果:bP<0.01, vs(1)(2);aP<0.05,vs(2)(3);dP<0.01,vs(3).ELISA结果: aP<0.05,vs(3);bP<0.01,cP<0.05,vs(4);dP<0.01,vs (3)(4);fp<0.01,vs(4);gP<0.05,hP<0.01,vs(3).且P16, P27表达的量与Rb呈负相关mr=-0.094(1),nr=-0.446 (1),再有观察到凋亡小体的存在. 结论:树舌多糖通过激活抑癌基因,抑制肿瘤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王玉于英君徐广有王璐周丽
关键词:树舌多糖小鼠HEPAP16P27RB基因表达
形态实验教学中大体标本和切片的合理互用被引量:2
2003年
张翠香荣玮徐广有许轶王嘉淇
关键词:大体标本切片
免疫组化技术中冻存显色剂的应用
2002年
免疫组化技术中对显色剂的要求是现用现配.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将配制好的显色剂冷冻存放后使用并不影响显色效果.无论是浓缩型试剂盒还是粉剂溶解配制的显色剂都要求现用现配.谢锦玉等将DAB粉剂溶解为0.05%溶液后分装冻存,但与1%过氧化氢混合则仍要求临用前按比例混合.而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将用剩下的DAB工作液冻存在冰箱内,再次使用并不影响显色效果.
荣玮张翠香徐广有
关键词:免疫组化技术显色剂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