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华
- 作品数:11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论儒释互渗的贯休诗
- 2005年
- 五代诗僧贯休的诗,既有从儒家现实思想出发,揭露社会黑暗,同情关爱百姓,表现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风格,使素以冲淡平和为本的僧诗得以充实的一面;同时也有将释家的“慈悲”融入儒家的“仁爱”,超越儒家现实思想的某些局限,及其将佛教哲学思想用运到对生命本体的感悟上,表现了对人生具体形式超越升华的一面。这是隋唐以来佛教中国化,将儒、道、释融合一体在五代僧诗中的体现,也是祖师禅思想影响在五代僧诗中的体现。
- 徐志华
- 关键词:仁爱慈悲
- 《淮海词》中的女性形象流变
- 2004年
- 徐志华
- 关键词:《淮海词》审美心理人格理想西方美学史思想性格动作神态
- 五代僧诗的现实主义与宋初新诗风被引量:1
- 2006年
- 文章通过对五代僧诗具体分析,认为五代诗僧有关怀现实、关爱一切生命的现实主义精神。这种关怀现实、关爱生命的现实主义精神与唐代现实主义诗歌一脉相承,是宋初新诗风形成的前奏,是现实主义诗歌从唐代到宋代过渡的一个不可抹杀的承接,与一味地将五代僧诗当隐逸之作的看法有所不同。
- 徐志华
- 关键词:关爱生命
- 园林与唐五代词
- 2010年
- 园林在唐五代词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为唐五代词提供了抒写的题材,表情达志的意象,构成了不同的词境,为唐五代词走向正宗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本文从这些方面探讨园林与唐五代词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园林在唐五代词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 徐志华
- 关键词:园林唐五代词题材词境正宗
- 秦观词的女性形象与秦观人生角色的流变被引量:3
- 2008年
- 秦观词写了许多女性,这些女性多姿多彩,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秦观眼里,呈现不同姿态。秦观词的女性形象经历了一个从亮丽天真到忍耐幽怨到悲愤呼告的流变历程,这与秦观本人从豪杰才子到正统儒士到悲愤贬官的人生历程呈对应关系,秦观词的女性形象流变是秦观人生角色转变的极好解释。
- 徐志华
- 关键词:女生
- 论秦观词的发展流变
- 2008年
- 关于秦观词的发展流变,前贤已有论及,大抵将其分期论说,或因秦观生活的地域、或因他生活的重大变故、或因其词风格的变化,大致分为两期或四期来展现秦观词的发展变化。本文结合前贤大家之观点,从秦观的心理思想,秦观词所写的内容、所呈现出的不同风貌,将其分为三期,力图给秦观词的发展流变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 徐志华
- 关键词:凄婉含蓄
- 秦观后期词中的醉·梦·忆
- 2004年
- 秦观在他的后期词中写醉、梦、忆,一面将生存困顿消解在醉、梦、忆的虚幻美境中,试图在天人合一的和谐美中超越生存现实的痛苦;一面因他始终不能忘怀现实世情,又将这虚幻的美境一一打碎,使心灵失去最后可安顿的一隅,陷入人生彻底的悲哀失望中。
- 徐志华
- 关键词:和谐美失望
- 园林艺术与唐五代词
- 2010年
- 园林艺术在唐五代词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探讨园林艺术与唐五代词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园林艺术在唐五代词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 徐志华
- 关键词:园林艺术唐五代词题材意象
- 吴文英词与李商隐诗的比较被引量:1
- 2004年
- 吴文英词与与李商隐诗有共同的特点:深情美、朦胧美、格律典雅美。然而因两人的个性经历、所处时代及文体自身特点不同等原因,这些共同特点中又有差异。本文对此进行比较研究,力图对《四库提要》"词家之有吴文英,如诗家之有李商隐"有较为全面的理解。
- 徐志华
- 关键词:朦胧美
- 佛教意识对李煜诗词的影响
- 2007年
- 李煜的诗词受世俗佛教、人间佛教思想影响的一面,极写奢华生活,表现他将佛教“为我所用”,在奢华生活中麻醉自己,求得暂且精神解脱的实用心态,极具华艳放纵的俗味;受佛教哲学思想影响的一面,则探索人生的普遍规律,表现了他对人生终极关怀的哲学思悟与个人血泪忏悔的宗教情绪,呈现出清幽深邃的雅境。
- 徐志华
- 关键词:终极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