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切除
  • 6篇腹腔
  • 6篇腹腔镜
  • 5篇手术
  • 5篇切除术
  • 4篇胆囊
  • 3篇急腹症
  • 2篇胆疾病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胆囊炎
  • 2篇引流
  • 2篇影像
  • 2篇预后
  • 2篇置管
  • 2篇置管引流
  • 2篇术后
  • 2篇探查
  • 2篇皮穿刺
  • 2篇外科

机构

  • 12篇济宁医学院附...
  • 4篇菏泽市立医院
  • 2篇单县中心医院
  • 1篇山东省单县中...

作者

  • 16篇徐权斌
  • 12篇叶永强
  • 8篇郭祥峰
  • 8篇王戈
  • 4篇王磊
  • 3篇孙文德
  • 2篇赵海旺
  • 2篇李辉
  • 2篇孙智勇
  • 2篇刘继鹏
  • 2篇李昌
  • 2篇郭洪春
  • 2篇叶永强
  • 1篇张帆
  • 1篇贾兰
  • 1篇王琛
  • 1篇王戈
  • 1篇张洪军
  • 1篇陈贝健
  • 1篇刘敏

传媒

  • 5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微创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合适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至2009年7月135例腹腔镜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均治愈康复,102例手术成功,33例中转开腹手术。102例成功手术患者中,三孔法完成手术13例,四孔法完成手术89例,其中直接经胆总管前壁96例,经胆囊管途径6例。胆总管一期缝合33例,放置“T”管引流63例。其中3例出现一过性胆漏,3~5 d后自愈,2例术后有结石残留,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成功取出。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结石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医院技术力量、条件不同,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
徐权斌叶永强
关键词:腹腔镜术胆总管结石胆道镜
胰管空肠黏膜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胰十二指肠手术方式的改进以预防和减少术后胰瘘、胃瘫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胰肠吻合采用胰管对空肠黏膜吻合,胰管内置支撑管经腹壁引出体外。术中常规放置鼻饲空肠营养管于胃空肠吻合口输出袢远侧。结果 68例患者中有6例术后出现胰瘘,发生率为8.82%;通过持续腹腔引流管通畅引流而治愈。3例术后出现胃瘫,发生率为4.41%;经空肠鼻饲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待胃肠功能恢复后治愈。全组无1例死亡。结论该术式的改进能明显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胃瘫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徐权斌叶永强王戈郭祥峰李昌
关键词:胰瘘胃瘫
床边B超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在肝胆外科危急症中的临床应用(附30例报道)
目的:探讨床边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肝胆外科危急症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至2012年12月间30例临床病例诊治资料,其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1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5例,...
徐权斌叶永强王戈王磊孙文德郭祥峰刘继鹏
关键词:肝胆疾病急腹症引流
区域淋巴结转移对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切除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区域淋巴结转移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肝切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菏泽市立医院322例HCC肝切除术患者临床和随访资料。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判定依据为术前影像学资料和术中所见。结果区域淋巴结转移者16例(5.0%),无淋巴转移者306例(95.0%)。区域淋巴结转移组1、2、5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43.8%、31.3%、7.5%;无区域转移组分别为83.7%、70.9%、46.1%(10g—rank检验P〈0.05)。区域淋巴结转移组1、2、5年无瘤生存率(DFS)分别为30.O%、22.5%、6.3%;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69.8%、52.8%、34.5%(P〈0.05)。随访期间,区域淋巴结转移组中短期复发(≤6个月)者10例(71.4%);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组142例(31.6%,x。=9.754,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无肝硬化、肝切除范围〉1段、最大瘤径〉5cm、组织学呈低分化和肿瘤包膜缺如是影响区域淋巴结转移组患者DFS的重要因素(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包膜缺如为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区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HCC患者肝切除术预后的重要因素。切除转移淋巴结以及术后综合治疗对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减少复发、提高长期生存率有积极意义。
孔杰赵海旺李辉王琛徐权斌孙智勇叶永强
关键词:肝细胞癌区域淋巴结转移复发肝切除预后
床边B超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在肝胆胰外科危急症中的临床应用(附30例报告)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床边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肝胆胰外科危急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12年12月30例临床病例诊治资料,其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1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5例,术后胰漏、胆漏等并发症处理6例。结果30例全部成功置管,其中经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13例,经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7例,置中心静脉双腔管10例。无死亡,2例PTBD管因导管滑脱行二次置管成功。结论床边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具有安全、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在肝胆胰外科危急症临床处理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徐权斌叶永强王戈王磊孙文德郭祥峰刘继鹏
关键词:肝胆疾病急腹症引流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引起阻塞性黄疸二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外科阻塞性黄疸常见原因主要有结石、炎症、肿瘤、蛔虫和胆道医源性损伤所致的肝外胆道狭窄等.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等资料,对阻塞性黄疸患者的定性及定位诊断绝大多数相对较易.但近一年来笔者遇见的2例患者,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却是曲曲折折,现报告如下.
徐权斌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临床诊治影像技术
腹腔镜下难治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32例体会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自2005年4月至2009年7月3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9例,萎缩性胆囊炎3例。结果 27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例中转开腹,全组无死亡病例,无胆道损伤或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随着腹腔镜手术经验的丰富,有些相对的手术禁忌证已扩展为手术适应证,对难治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是安全可行的。
徐权斌叶永强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选择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期胆囊炎手术的治疗时机。方法 2008年2月~2011年8月103例急性胆囊炎,以发病时间分为3组:发病3 d内为A组42例,3~7 d为B组37例,7~13 d为C组24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A、B、C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5.3±7.0)、(46.5±19.4)、(93.1±21.5)min,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0);A、B、C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5±12.0)、(72.2±17.0)、(102.4±22.3)ml,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0);住院时间A、B、C组分别为(3.2±1.3)、(4.5±1.5)、(6.4±2.7)d,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0);A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中转开腹率均为0,B组和C组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率无统计学差异[2.7%(1/37)vs.12.5%(3/24),P=0.290;2.7%(1/37)vs.16.7%(4/24),P=0.073]。结论对发病7 d内的病人,严格适应证的选择,积极实施LC是安全的。
叶永强郭祥峰徐权斌王戈王磊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脾脏切除术23例被引量:5
2010年
我院2005年3月—2010年2月在无切割闭合器的条件下施行腹腔镜脾切除术(1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23例,总结报道如下。
王戈张洪军叶永强张帆徐权斌郭祥峰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脾切除术
隐匿型破裂的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隐匿型破裂的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连续在菏泽市立医院行肝切除的31例隐匿型破裂的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7例,女性4例,年龄29~73岁。术后均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31例患者中死亡27例(87.1%),术后复发转移25例(80.6%)。31例患者中位总体生存时间8个月,中位无瘤生存时间4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非R0切除是隐匿型破裂的肝细胞癌患者无瘤生存(RR=3.295,95%CI:1.215~8.940)、总体生存(RR=2.816,95%CI:1.006~7.887)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癌低分化(RR=3.120,95%CI:1.193~8.160)也是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R0切除的隐匿型破裂的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较差,肝癌组织低分化的隐匿型破裂的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总体生存较差。
孔杰孙智勇时文馨叶永强李辉赵海旺徐权斌
关键词:肝切除术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