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振坤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自动变速
  • 5篇自动变速器
  • 5篇变速
  • 5篇变速器
  • 4篇液力
  • 3篇液力自动变速...
  • 2篇摇杆
  • 2篇摇杆机构
  • 2篇曲柄
  • 2篇曲柄长度
  • 2篇曲柄销
  • 2篇曲柄摇杆
  • 2篇曲柄摇杆机构
  • 2篇自由轮
  • 2篇离合
  • 2篇离合器
  • 2篇杆机构
  • 1篇挡位
  • 1篇动态特性
  • 1篇动态特性仿真

机构

  • 8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8篇徐向阳
  • 8篇戴振坤
  • 5篇王书翰
  • 3篇刘艳芳
  • 3篇姬芬竹
  • 1篇鲁曦
  • 1篇李卫强
  • 1篇郭伟
  • 1篇郭伟
  • 1篇程火平
  • 1篇郑磊

传媒

  • 2篇汽车工程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液力自动变速器离合器的闭环滑差控制被引量:5
2012年
对液力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中充油阶段、转矩交换阶段和速度同步阶段的离合器滑差控制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在3个控制阶段内,采用带前馈的PID控制算法,通过对离合器转矩容量和油压的闭环控制,获得了准确的离合器目标滑差。在速度同步阶段采取了EMS辅助转矩控制的方法,获得了平滑的速度同步过程,进而降低了车辆在换挡过程中的冲击。为便于离合器滑差的计算,本文中还提出了一种离合器的位置等效迁移方法,并给出了等效转换系数计算公式。实车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离合器滑差控制后,车辆在有动力升挡的过程中发动机转矩传递平顺、离合器速度同步过程平滑,减弱了换挡冲击,冲击度低于20m/s3。另外,离合器的油压传感器也可取消以降低成本。
戴振坤徐向阳刘艳芳王书翰
关键词: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控制
钳位式卫星齿自由轮机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钳位式卫星齿自由轮机构,本机构由钳位体、卫星齿、自由轮毂、支撑环、自由轮外夹紧面、支撑块六部分组成。卫星齿为轴向平均分布,并且其末端依次嵌入在自由轮毂相应的狭槽内。支撑环上冲有与支撑块断面相吻合的冲孔,且支...
戴振坤徐向阳姬芬竹
文献传递
基于可变曲柄长度曲柄摇杆机构的卫星齿无级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可变曲柄长度曲柄摇杆机构的卫星齿无级变速器,它是由连续可变曲柄长度的曲柄摇杆机构、钳位式卫星齿自由轮机构及转子连杆机构三部分组成;该连续可变曲柄长度的曲柄摇杆机构,是由曲轴和偏心的曲柄销组成双偏心机...
徐向阳姬芬竹戴振坤
文献传递
液力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建模与换挡特性仿真被引量:6
2012年
根据液力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中操纵件的动态特性,建立换挡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建立以转速、节气门开度和驱动模式为参数的发动机模型.依据整车参数,设计换挡规律,提出换挡过程中操纵件的油压控制方法.基于MathCAD数学软件,建立包含驾驶员、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完整的动力传动系统虚拟样机.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仿真原型与平台可预测传动系统在多种工况下相应动态特性,为换挡规律与换挡品质的仿真提供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戴振坤刘艳芳徐向阳王书翰
关键词:液力自动变速器虚拟样机换挡特性
前置前驱8挡自动变速器(8AT)研发及产业化
徐向阳周立亭王书翰苏成云程火平于新涛李卫强鲁曦戴振坤郭伟郑磊郭明忠李文冠单丰武尹伟
自动变速器是集机、电、液、控于一体的汽车核心部件,是汽车行业公认的技术含量最高、产业化难度最大的部件。2014年,中国自动变速器需求量为900万台,超1500亿元,但自主的自动变速器市场份额几乎为零。多挡位、宽速比、高效...
关键词:
关键词:自动变速器汽车
连续可变曲柄长度的曲柄摇杆机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曲柄长度连续可调的曲柄摇杆机构,其是由曲轴和偏心的曲柄销组成双偏心机构,控制电机固定在曲轴的轴孔内;行星齿轮组中的齿圈与曲柄销固连,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与控制电机输出轴固连,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轮架于曲轴相应的支...
徐向阳戴振坤姬芬竹
文献传递
液力变矩器液压系统设计与动态特性仿真被引量:10
2009年
设计了液力变矩器液压系统。通过理论算法设计出各个阀体的结构尺寸。采用ITI-SimulationX仿真软件建立了某液力变矩器液压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对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把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仿真模型能够较好地与试验测试结果吻合。分析了液力变矩器液压系统压力和流量的仿真结果,以及液压系统不同结构参数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王书翰徐向阳Peter Tenberge刘艳芳曲巍戴振坤
关键词: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液压系统仿真
液力自动变速器协同控制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液力自动变速器控制目标复杂的特点,根据液力自动变速器控制软件的功能需求,提出了变速器控制软件的模块化框架。为了优化与协调离合器和发动机转矩控制过程,采用了协同控制方法。对有动力换挡过程中离合器和发动机的状态及其转矩变化进行了控制与分析,实现了离合器摩擦片快速同步,使整个控制过程平稳有序。试验验证的结果表明,换挡时间和换挡稳定性等指标满足要求。
郭伟王书翰徐向阳董鹏戴振坤
关键词:自动变速器协同控制离合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