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帅帅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结肠
  • 2篇直肠
  • 2篇临床病理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化
  • 2篇癌组织
  • 2篇病理
  • 2篇病理分析
  • 2篇肠癌
  • 1篇蛋白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增殖
  • 1篇增殖指数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肿瘤
  • 1篇乳腺
  • 1篇乳腺外
  • 1篇乳腺外PAG...

机构

  • 7篇杭州市第三人...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方帅帅
  • 2篇高佩嘉
  • 2篇王树同
  • 2篇黄应华
  • 2篇王俊
  • 1篇林阿丽
  • 1篇芦思佳

传媒

  • 2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医学信息(下...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肠镜活检标本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肠镜活检标本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91例肠镜活检并经手术切除标本证实为结直肠癌的病例,观察分析组织形态学结构。结果癌性腺体浸润至黏膜下层42例(46.2%),癌性腺体在黏膜固有层内浸润31例(34.1%)。结论肠镜活检标本诊断结直肠癌要紧密结合癌性腺体的形态特征、浸润性生长方式和浸润深度、纤维结缔组织间质反应、肿瘤性坏死及肠镜所见。
王树同方帅帅黄应华高佩嘉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黏膜
结肠腺癌组织中ARMCX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0年
目的探讨结肠腺癌组织中ARM重复X连锁蛋白1(ARMCX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5例结肠腺癌患者癌组织(研究组)及其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组ARMCX1蛋白的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ARMCX1 mRNA的表达。分析结肠腺癌组织ARMCX1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随访5年,观察结肠癌患者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ARMCX1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53.8%vs.9.2%)(P<0.05)。研究组ARMCX1蛋白和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1.15±0.21 vs.0.69±0.19和0.85±0.12 vs.0.72±0.14)(P<0.05)。发生脉管和神经累犯以及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腺癌患者癌组织ARMCX1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发生者(P<0.05)。增殖指数≥25%的结肠腺癌患者癌组织ARMCX1阳性表达率高于增殖指数<25%者(P<0.05)。随访期间,存活20例,死亡42例,失访3例;死亡患者术后的生存时间为8~60(35.3±8.9)个月。与结肠腺癌组织ARMCX1阴性表达患者相比,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低(P<0.05)。结论ARMCX1在结肠腺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可能对病变形成和进展有促进作用。
方帅帅王俊
关键词:结肠腺癌
皮脂腺痣17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皮脂腺痣与表皮及皮肤附属器错构瘤样结构的关系。方法 收集 17例皮脂腺痣 ,分析、总结其临床病史 ,病理学改变特点。结果  14例 (82 %)初生时发病 ,男女之比为 1.3 0∶1(9∶8) ,本病主要表现为毛囊发育不良和皮脂腺增生 ,4例伴有表皮痣 ,1例伴有基底细胞癌 ,1例伴表皮样囊肿 ,6例伴有大汗腺异位。结论 皮脂腺痣是一种错构瘤样增生 ,常伴有其他表皮或皮肤附属器错构瘤样结构存在。
王树同方帅帅黄应华高佩嘉
关键词:皮脂腺痣病理学错构瘤
结肠癌组织Nrf2和Keap1表达及其与增殖指数的关系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检测结肠癌(CRC)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Kelch样环氧氯丙胺相关蛋白1(Keap1)表达,分析二者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方法 96例CRC术后肿瘤组织作为观察组,选择距肿物边缘>3cm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组织标本Nrf2、Keap1蛋白表达,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两组组织标本Nrf2、Keap1 mRNA表达。应用相关分析探讨Nrf2、Keap1与PCNA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方法显示,两组组织标本Nrf2和Keap1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rf2:52.08%比16.67%;41.67%比89.58%,P均<0.05];观察组Nrf2和Keap1表达阳性率在不同肿物最大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rf2:34.88%比66.03%,35.71%比75.00%,44.73%比80.00%,22.22%比70.00%,36.84%比74.35%;Keap1:62.79%比24.53%,53.57%比25.00%,47.37%比20.00%,75.00%比21.67%,54.38%比23.08%,P均<0.05],Nrf2和Keap1表达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年龄和分化程度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rf2和Keap1表达与预后相关(P<0.05)。观察组Nrf2表达和PCNA呈正相关性(r=0.52,P<0.05),Keap1表达和PCNA呈负相关性(r=-0.51,P<0.05)。Western Blot法显示,两组组织标本Nrf2 mRNA和Keap1 mRNA半定量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rf2:(1.01±0.13)比(0.49±0.11);Keap1:(0.59±0.15)比(1.08±0.10),P均<0.05]。荧光PCR法显示,两组组织标本Nrf2和Keap1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rf2:(1.01±0.21)比(0.82±0.19);Keap1:(0.83±0.15)比(1.20±0.25),P均<0.05]。结论 Nrf2高表达、Keap1低表达在CRC的形成和进展有重要作用。Nrf2/Keap1可能通过对细胞增殖的调节起协同作用,术后检测肿瘤组织Nrf2和Keap1表达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方帅帅王俊
关键词:结肠癌NRF2KEAP1PCNA
病理技术在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2011年
先天性巨结肠,是儿童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病理表现为结肠远端的神经节细胞的完全缺乏,病变肠断持续的痉挛狭窄,造成了病变段以上的肠管出现了代偿性的扩张,肠壁增厚,进而形成巨结肠。患者多出现有部分性或者完全性的结肠肠梗阻。采用病理技术对先天性巨结肠进行诊断。主要是为了准确地将神经节细胞分辨出来,进而协助医生对巨结肠进行判断。本文从常规的病理染色、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综述病理技术在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帅帅
关键词:病理技术先天性巨结肠
HER2、PD-L1及CK7在乳腺外Paget病中的表达
2022年
目的探讨HER2、PD-L1及CK7等多种免疫组化标记物在乳腺外Paget病中表达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22年8月确诊的乳腺外Paget病进行CK7、EMA、CEA、CDX2、HER2及PD-L1等免疫组化标记物的检测,分析其表达特点。结果CK7、EMA和CEA在原发性EMPD中的阳性率在90%以上,HER2在乳腺外Paget病中阳性表达率高达62%,而30例EMPD中仅有5例呈PD-L1的阳性低度表达。结论CK7、EMA和CEA可以很好地帮助诊断原发性EMPD,CK20和CDX2阳性提示EMPD继发于胃肠道腺癌的可能性很大,PD-L1在EMPD中的阳性表达很少,而HER2在EMPD中的阳性表达率高,可以为后续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林阿丽芦思佳方帅帅潘能文吕欣莹
关键词:乳腺外PAGET病免疫组化PD-L1
P4HA3基因与结直肠癌进展及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22年
目的探究脯氨酰4-羟化酶α-3(P4HA3)基因在结直肠癌(CRC)的表达及与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从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获取CRC基因数据,包含647例CRC患者肿瘤组织和51例癌旁组织。利用R软件对P4HA3表达及配对数据可视化分析。卡方检验分析P4HA3表达与CRC患者临床特征关系。利用R软件survival包对P4HA3进行生存分析。利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数据库验证TCGA数据库CRC中P4HA3的表达。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对P4HA3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科(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30例CRC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和癌旁组织蜡块样本中的P4HA3蛋白表达。结果R软件分析显示,与癌旁组织比较,P4HA3在CRC组织高表达(P<0.01)。卡方检验显示,P4HA3表达与CRC患者Stage、T和N分期密切相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与低表达P4HA3患者比较,P4HA3高表达CRC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5)。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验证了P4HA3基因与CRC不良预后相关(P<0.05)。进一步GSEA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P4HA3基因富集到的信号通路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FDR<0.05)。最后,免疫组化检测验证了P4HA3蛋白在CRC组织中高表达。结论基因P4HA3与CRC的进展及不良预后相关,P4HA3有望成为CRC患者新的治疗靶点。
方帅帅袁马驰
关键词:结直肠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后分析免疫组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