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江
- 作品数:23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大学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研究
- 宗教是当今世界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处理好的重要关系。我们党在解决不同历史时期宗教问题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实际相结合,从而把它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成为指导我国解决宗教问题实践的理...
- 方立江
-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
- 文献传递
-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新指南——关于习近平思想宣传工作讲话精神的思考被引量:8
- 2014年
- 习总书记关于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出了做好思想宣传工作的完整纲领,包含有丰富的思想内容,体现着科学的工作方法。其中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论述,对于提高高校对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明确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把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原则,创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和方向,做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 方立江
- 关键词:意识形态教育高校
- 公正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原则被引量:1
- 2006年
- 公正是协调个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关系的指导原则与行为规范。公正原则是人类历史上优秀的道德遗产,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公正原则是社会成员正确处理与自我、他人、社会关系的主观条件,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最起码的原则。
- 方立江
- 关键词:公正社会主义道德
- 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9
- 2005年
- 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提高高校德育质量,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值得高校德育工作者进行认真地思考。影响高校德育质量和效果的原因很多,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这些困难,并通过积极的德育实践探索,才能不断提高高校德育的质量,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 方立江
- 关键词:高校德育目标德育体系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重向度被引量:4
- 2024年
-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具有严整性、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架构的理论体系。可以从三重向度来解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架构:在目标向度上,系统诠释了文化自信的本质和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基础性地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依托坚定的文化自信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在实践向度上,以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人民武装全党,担负起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新使命,在守正创新包容开放中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全体社会成员投身文化建设的热情;在世界向度上,通过全方位推动中外文明深度交流互鉴,着力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际话语权,通过塑造良好中国形象增强中华文明的塑造力,多维度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 刘德铭刘德铭
- 关键词:实践向度
- 关于高校《法律与道德》课程价值目标的思考
- 2006年
- 当前,需要进一步明确高校大学生《法律与道德》课的价值目标,这是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改革的基本前提和依据。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不仅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柱理念,而且也应该是《法律与道德》课教学改革的直接依据。
- 方立江
- 关键词:课程
- 青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回顾及其思考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通过对青海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回顾,肯定了青海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取得的成绩,分析了依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改革开放以来青海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有益经验进行了概括。
- 方立江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青海高校教育
- 浅论邓小平理论学习过程中需把握的几个问题
- 2001年
- 邓小平同志对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它同毛泽东思想一样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 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不是邓小平同志一个人的理论;它是有丰富内容的科学理论;它是有内在逻辑结构的理论体 系;同时它又是不断丰富发展,指引中国实现现代化胜利迈向21世纪的理论旗帜。
- 方立江
-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开放性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视阈下共同富裕的理论演进、基本内涵与现实路径
- 2023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科学把握共同富裕的理论演进,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是惠及全民、内容全面、共同奋斗、逐步推进的富裕。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落实三次分配,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实现。
- 李佳玉方立江
- 关键词: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
- 近三十年来李达研究述评被引量:4
- 2010年
- 陈答才方立江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