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钟梁

作品数:16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肝炎
  • 4篇脆弱类杆菌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2篇单胞菌
  • 2篇厌氧菌
  • 2篇乙肝
  • 2篇铜绿
  • 2篇铜绿假单胞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假单胞菌
  • 2篇分子
  • 2篇杆菌
  • 2篇肝癌
  • 2篇肝病
  • 2篇大肠杆菌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情操

机构

  • 8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华西医大
  • 2篇佳木斯医学院
  • 2篇四川医学院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作者

  • 16篇曹钟梁
  • 7篇黄安华
  • 4篇雷秉钧
  • 3篇王锦蓉
  • 3篇赵连三
  • 3篇汪冰
  • 3篇范昕建
  • 2篇邱守义
  • 2篇冯萍
  • 2篇彭海荣
  • 2篇熊汇慈
  • 2篇郭丽曼
  • 2篇周思亮
  • 2篇高庆伟
  • 2篇曾维华
  • 2篇孙维纲
  • 2篇朱淑媛
  • 1篇李宁
  • 1篇唐红
  • 1篇吴俊辉

传媒

  • 4篇中国微生态学...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佳木斯医学院...
  • 1篇肝脏病杂志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3篇1997
  • 3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5
  • 1篇198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乙肝患者肝微循环的超微结构病变及其与肝功能障碍的关系被引量:3
1989年
作者对41例病理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微循环超微结构病变及肝功能进行了观察,发现不同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微循环病变,而且无论其病变程度如何,均有SGPT、ZnT或TT的不同程度升高。由此表明,一旦出现肝功能轻度损害就意味着有肝微循环障碍;A/G比值与γ-球蛋白升高的频率在肝微循环重度损害的病例中更高,这对于判断病情轻重有一定意义。作者强调,在慢乙肝的治疗中应重视早期改善肝脏的微循环。
邱德贵王远萍孙维纲熊汇慈汪良吉曹钟梁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微循环肝功能
破伤风683例的临床经验被引量:6
1985年
1954年1月~1979年12月26年中我科共收治12岁以上的破伤风患者683例.本文分析各种因素与病死率的关系、病情分型标准和治疗中的经验,以供参考.
何罗隐黄安华陈鸣敬永林穆仁懋张乃昌曹钟梁
关键词:破伤风分型标准病死率
非同位素标记脆弱类杆菌DNA探针的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为探索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厌氧菌的方法,选择脆弱类杆菌抽提其染色体DNA,用生物素和地高辛配基标记制备DNA探针,检测厌氧和需氧菌94株,临床标本45份,并和32P标记探针及培养生化鉴定比较。该探针可检出临床上常见的类杆菌属细菌,与其它细菌无交叉反应。结果:地高辛配基标记探针的灵敏度(10pgDNA和103CFU/ml)接近32P标记探针的灵敏度(1pgDNA和103CFU/ml)。地高辛配基和生物素化的敏感性为89.5%和53.6%,特异性分别为92.3%和84.6%。结果表明脆弱类杆菌染色体DNA探针可检测临床上常见的类杆菌属厌氧菌,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汪冰黄安华冯萍范昕建朱淑媛曾维华曹钟梁
关键词:非同位素标记脆弱类杆菌DNA探针
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1990年
用国人肝癌细胞免疫BALB/c鼠,经三次细胞融合、反复筛选及克隆化,得到了15株杂交瘤;又经正常肝组织及肝癌细胞吸收试验,进一步选出两株杂交瘤。它们分别能持续稳定地分泌特异性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A-QGY_1和A-QGY_2。此两株单克隆抗体只与体外培养或患者组织中的肝癌细胞产生反应,而不与正常成人和胎儿肝组织及其他多种正常或肿瘤组织发生反应,与乙肝病毒抗原及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也无免疫交叉反应。
彭海荣曹钟梁周思亮王锦蓉雷秉钧赵连三
关键词:肝细胞癌单克隆抗体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模型的制作及感染机制的初步研究
1997年
通过小鼠 PA 下呼吸道感染模型的制作及光镜、电镜技术对 PA 呼吸道感染机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初步建立了 BALB/C 小白鼠呼吸道 PA 感染动物模型.提出了模型的参考指标并动态观察了 PA 呼吸道感染过程中不同时间在呼吸道、肺内的粘附、定值又侵袭部位.在粘液型PA 及非粘液型 PA 呼吸道感染机制的研究中明确了粘液型 PA 的肺内向肝、脾、血中的侵袭力要比非粘液型强。
高庆伟邱守义李洪录郭丽曼曹钟梁雷秉钧雷学忠黄安华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疾病模型粘液型
四川省钩端螺旋体病肺弥漫性出血抢救及其主要病原体赖型钩端螺旋体的独特性
1992年
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是四川省常见病之一,发病时间集中在秋收季节,农民因下田劳动受染,1980~1989年呈现暴发流行达94县次。肺弥漫性出血(以下简称PDH)是导致四川省钩体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占该病死因的98%。经过多年现场观察发现PDH的发生发展有严格规律性,独特的临床征象和病理变化,是一种国内外文献未系统报道过的一种临床病理实体(Special clinico-pathological entity)。通过乐山市几个县长期现场研究,及实验室研究,发现PDH是由数量多、毒力强、致病力大的钩体引起的,在四川、贵州、湖南。
戴保民曹钟梁穆国尧鲍朗肖建国赵蜀岷谢磊卿格非程书秋雷秉钧
关键词:赖型钩端螺旋体钩体病弥漫性出血致病力
铜绿假单胞菌超微结构观察
1997年
铜绿假单胞菌超微结构观察佳木斯医学院附一院感染科154002高庆伟郭丽曼齐淑芳邱守义佳木斯医学院微生态学教研室杨景云华西医科大学传染科黄安华曹钟梁雷秉钧PA做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亦常存在于上呼吸道、肠道、皮肤等处。可以通过...
高庆伟郭丽曼齐淑芳邱守义杨景云黄安华曹钟梁雷秉钧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病原菌超微结构
肝内HBcAg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及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理的探讨
1989年
作者用ABC法和D-PAP法检测了5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内HBcAg及血清HBV-DNA、抗-HBe。结果,肝内HBcAg的检出和含量与肝损伤呈负相关趋势,提示CAH肝损伤程度不直接与HBV复制有关,且表明血清HBV-DNA能很好地反映肝内HBcAg存在情况,在血清中已出现抗-HBe的病人中可检出肝内HBcAg(39%)及血清HBV-DNA(45%),所以不能认为抗-HBe是HBV复制停止及传染性减弱的指标。
杨爱伶曹钟梁王锦蓉雷秉钧邱德贵熊汇慈刘丽孙维纲曾习明
关键词:乙型肝炎抗-HBE血清学乙型肝炎
甲硝哒唑与庆大霉素联合治疗厌氧菌与兼性菌混合感染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厌氧菌与兼性菌的混合感染及其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感染性疾病和抗生素治疗研究领域内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小鼠混合感染的动物模型甲硝哒唑与庆大霉素治疗结果显示:当脆弱类杆菌10~9CFU/ml大肠杆菌10~8CFU/ml混合感染小鼠6h后,单用甲硝哒唑治疗死亡率为9/10,脓肿率为1/10;单用庆大霉素组死亡率2/10,脓肿率为10/10;两药联用死亡率为2/10,无脓肿发生。两药联用的治疗比较:即时组基本同6h组,而12h开始治疗组死亡率达6/10。脓肿率4/6。提示应及早联合用药以阻断细菌的协同致病作用,控制感染。
范昕建汪冰冯萍朱淑媛曾维华黄安华曹钟梁
关键词:脆弱类杆菌大肠杆菌
思想方法、道德情操和临床实践
1983年
《医学与哲学》杂志要我们谈淡青年医生的的培养和成长的有关问题,谈谈正确的思维方法对于临床工作的意义,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前医学院校的教学和青年医生的培养,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智能的缺点。老师教得机械,学生学得也死板。
曹钟梁吴和光
关键词:临床医生病人道德情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