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冰冰

作品数:27 被引量:425H指数:9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水利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电气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土壤
  • 4篇干热
  • 4篇干热河谷
  • 3篇植被
  • 3篇水土
  • 3篇水土保持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土壤侵蚀
  • 3篇丘陵区
  • 3篇黄土高原
  • 3篇黄土丘陵
  • 3篇黄土丘陵区
  • 2篇典型气象年
  • 2篇有限元
  • 2篇有限元强度
  • 2篇有限元强度折...
  • 2篇有限元强度折...
  • 2篇植被恢复
  • 2篇植物
  • 2篇植物种

机构

  • 20篇西安理工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陕西省气象局
  • 1篇长江科学院
  • 1篇南通大学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 1篇陕西学前师范...

作者

  • 26篇朱冰冰
  • 18篇李占斌
  • 15篇李鹏
  • 7篇鲁克新
  • 6篇邹兵华
  • 3篇杜中
  • 3篇沈中原
  • 2篇卢金伟
  • 2篇于国强
  • 2篇胡琳
  • 2篇李铁绳
  • 2篇何晓嫒
  • 2篇王钰
  • 2篇郝高建
  • 2篇李强
  • 1篇史长莹
  • 1篇赵振斌
  • 1篇刘海波
  • 1篇张平仓
  • 1篇游珍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土壤学报
  • 2篇长江科学院院...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西安理工大学...
  • 2篇第七届全国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电力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地理教育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湿地科学与管...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青年与社会(...
  • 1篇中国农业工程...
  • 1篇2007年中...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0
  • 5篇2009
  • 10篇2008
  • 2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中上游地区土壤入渗规律研究被引量:26
2008年
利用双环法对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区的37个县(市)进行原位测试,对其典型土壤的入渗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利用蒋定生公式和Horton公式对土壤入渗过程拟合的精度高于Philip方程和Kostiakov经验公式;土壤稳渗速率与容重呈负相关,与孔隙度、>0.2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有机质含量以及粉/黏呈正相关关系;不同类型土壤特性不同,而使土壤稳渗速率随土类发生有规律变化,黄壤系列土类最大,然后是石灰土、紫色土,红壤系列土类稳渗速率最小;土壤稳渗速率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呈现规律性的地域分异。四川盆地以及毕节地区是稳渗速率极高值区,陕南和陇南地区、三峡库区以及丹江口库区是稳渗速率高值区。金沙江下游地区以及湘东赣南红壤丘陵区是稳渗速率一般区,土壤稳渗速率的空间分异与长江流域目前的重点产沙区相对应。
朱冰冰张平仓丁文峰任红玉
关键词:土壤入渗
土地退化/恢复中土壤可蚀性动态变化被引量:38
2009年
利用EPIC公式计算了不同开垦和退耕年限的土壤可蚀性K值,对黄土高原典型自然恢复区子午岭林区土地退化/恢复过程中土壤可蚀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开垦后,土壤颗粒向粗骨化方向发展,有机碳含量降低,土壤可蚀性逐渐增强;土地退耕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渐增加,肥力水平提高,可蚀性逐渐减小;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以及团聚度与土壤可蚀性K值相关最为密切;土壤可蚀性的强弱本质上取决于土壤有机碳含量,恢复植被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增强土壤团聚度,是降低土壤可蚀性能的重要途径。
朱冰冰李占斌李鹏沈中原卢金伟
关键词:可蚀性
新形势下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构建教学循环系统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陕西师范大学十分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强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本文结合当前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对新形势下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总结,提出加强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循环的六大系统,即多元合理的师资群体与导师制子系统、创新型的专业课程体系子系统、先进的教学内容和学术研究子系统、多层次的实习实验实践教学系统、合理有序的综合素质训练子系统、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子系统。
郝高建李铁绳王钰朱冰冰严艳赵振斌
陕北黄土高原县域水土保持治理的适宜性评价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价陕北黄土高原县域水土保持治理的适宜性。【方法】选取陕北延安地区的安塞、子长、延川3县和榆林地区的米脂、绥德、神木3县共6县的多年观测资料,建立了黄土高原县城水土保持治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县域水土保持治理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在陕北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过程中,坝地面积、治理度和单位面积投资是该地区水土保持评价体系的主要影响因子,在实际运用中要给予一定关注;所选6个县的水土保持治理适宜性综合评价分值表明,各县域的水土保持治理与当地社会经济的适宜性逐渐向良性发展,且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结论】建立的县域水土保持治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较好地反映了当地的实际情况,是科学、可行的。
陈梓玄李占斌李鹏于国强朱冰冰
关键词: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层次分析法
空冷系统设计中典型年选取方法比较被引量:3
2010年
针对空冷系统设计中典型气象年(TMY)的选择问题,以韩城电厂二期项目为例,采用Sandia国家实验室法和Danish方法,选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平均风速以及最大风速5个因子计算出12个典型气象月(TMM),组成"虚拟"气象年(TMY),并与传统的典型代表年(TRY)进行设计气温、满发气温以及空冷平台布局等几方面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andia国家实验室法和Danish方法选择的TMYS和TMYD较常规的典型代表年法更能反映建设项目所在地气温变化的长期规律,为设计提供更为合理的气象参数;Sandia国家实验室法和Danish方法所选的设计气温和满发气温更符合我国电力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机组经济运行;Sandia国家实验室法相对于Danish方法数据量更小,算法更为简单,Sandia国家实验室法可以更广泛地用作空冷系统设计中典型气象年的选取。
胡琳李占斌何晓嫒朱冰冰曹红利
关键词:典型气象年
典型气象年方法在不同气候环境空冷设计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典型气象年是电厂空冷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子,本文针对典型气象年的选择,将Sandia National实验室法、Danish方法典型年计算方法应用于陕西3个不同气候带燃煤空冷电厂系统设计中,并与传统的典型代表年(TRY)结果进行了设计气温、设计背压、满发气温以及运行经济性等几方面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andia National实验室法和Danish方法选择的典型气象年较常规的典型代表年法更能反映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气温变化的长期规律,符合我国电力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机组经济运行,可为设计提供更为合理的气象参数,并且纬度越大,计算结果越优于常规的典型代表年法;Sandia National实验室法相对于Danish方法数据量更小,算法更为简单,Sandia National实验室法可以更广泛地用作空冷系统设计中典型气象年的选取.
胡琳李占斌何晓嫒朱冰冰曹红利
关键词:典型气象年
黄土丘陵区水平梯田保水保土效益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水平梯田是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有效方式。在韭园沟流域的支沟——王茂沟流域分别选取梯田和坡耕地进行土壤采样,测定土壤含水量,结合137Cs示踪,对比分析了梯田长期的保水保土效益。结果表明:梯田土壤水分变化分为土壤水分剧变层(0—20cm)、土壤水分活跃层(20—30cm)和土壤水分调节层(30cm以下);梯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均表现为内侧(第一级)>中部>外侧(第五级);坡向对梯田土壤水分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显著;梯田0—20cm土壤蓄水量高于坡耕地7.2%;0—40cm平均土壤蓄水量高出坡耕地1.8mm;研究流域坡耕地与梯田侵蚀程度分别属于极强度侵蚀和强度侵蚀,梯田平均水土保持效益为53%。建议在该地区修建梯田时,提高梯田的设计标准,对梯田田面、田埂认真维护,实现梯田长期的水土保持效益。
霍云霈朱冰冰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水平梯田
干热河谷地区土壤物理特性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对干热河谷地区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主要物理性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质是影响土壤侵蚀和土壤抗蚀性能的内在因素。干热河谷地区土壤表现出明显的贫瘠化土壤特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物理性质具有明...
李强李占斌鲁克新李鹏朱冰冰
关键词:干热河谷土地利用土壤侵蚀土壤物理特性
文献传递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植物种类与立地类型的配置被引量:2
2008年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是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以金沙江流域重要的干热河谷地段——云南省巧家县为例,在野外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巧家县干热河谷区划分为1个立地类型小区、2个立地类型组、8个立地类型。通过对植被资源的调查分析,筛选出适合本区生长的25种植物,并将其与不同立地类型进行合理配置,以期为巧家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朱冰冰李鹏李占斌夏绪银
关键词:干热河谷植物
黄丘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粒分形特征及抗蚀性演变被引量:22
2009年
为了探讨植被恢复过程中生态环境变化对土壤团粒结构及土壤抗蚀性能产生的影响,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变化规律,分析了其与土壤养分状况、土壤结构稳定性以及土壤抗蚀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与土壤容重、结构体破坏率和MWD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可蚀性K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孔隙度、有机碳、有效氮呈显著负相关,与全氮、全钾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与全磷和速效磷相关性较小。说明随着植被恢复,土壤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抵抗侵蚀的能力显著增强。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土壤抗蚀性评价的指标之一。
朱冰冰李占斌李鹏薛萐
关键词:团粒结构抗蚀性植被恢复黄土丘陵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