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
- 作品数:87 被引量:31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四苯基乙酸对1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凋亡基因谱的表达
- 2010年
-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检测四苯基乙酸(4-PBA)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T1DM)大鼠胰腺组织凋亡基因谱的变化,寻找关键基因并分析可能机制。方法 STZ(60 mg.kg-1)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T1DM大鼠模型(n=22),并将成功制备的T1DM大鼠(血糖持续1周≥16.7 mmol.L-1,n=14)随机分为2组:T1DM组7只,4-PBA组7只。另选取正常对照组10只。自造模成功第7天开始以40 g.L-14-PBA(500 mg.kg-1.d-1)给4-PBA组大鼠灌胃20 d,而对照组和T1DM组大鼠予等量9 g.L-1盐水,处死后留取其胰腺组织标本,提取其总RNA,采用定制基因芯片对89条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基因芯片数据进行处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89条基因中,T1DM组可改变大部分凋亡基因表达。差异表达基因中,上调基因51条,下调基因37条,无变化1条。主要涉及Caspase家族、Bcl-2家族、Caspase募集结构域(CARD)家族、TNF受体家族、TNF配体家族和p53家族等,而4-PBA可逆转部分基因影响。结论 4-PBA对T1DM大鼠胰腺组织凋亡相关基因有调控作用。
- 朱敏石星倪世宁顾威郭梅费莉潘晓勤刘倩琦
- 关键词:1型糖尿病基因芯片胰腺
- 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39例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提高对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Ⅰ型)的认识和早期诊断、干预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39例SMA-Ⅰ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SMA-Ⅰ型患儿的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特征、基因型、诊断、治疗、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 39例SMA-Ⅰ型患儿中,37例(94.9%)患儿在出生6个月之内发病,四肢呈对称性、迟缓性瘫痪,下肢重于上肢,近端重于远端,肌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32例(82.1%)患儿血清肌酸激酶(CK)正常,7例(17.9%) CK轻度升高.神经电生理检查显示受检的176块肌肉中,169块(96.0%)有自发电位;160块四肢肌肉有35块(21.8%)运动单位电位(MUP)发放极少,117块(73.1%) MUP时限增宽,104块(65.0%)MUP波幅增高;167条周围运动神经有160条(95.8%)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降低,162条(97.0%)运动传导速度(MCV)正常;93条(100.0%)感觉神经传导在正常范围.基因检测示38例第7、8外显子纯合缺失,1例第7外显子纯合缺失、第8外显子杂合缺失.有效随访30例,6例在出生2-3个月、4例在出生10个月、12例在出生12-18个月死亡.6例存活至2岁,2例存活至3岁,均死于肺部感染.结论 SMA-Ⅰ型患儿具有较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神经电生理特征,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作为SMA-Ⅰ型重要的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基因检测可作为胎儿产前诊断及患儿确诊依据,通过综合性干预治疗可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 刘芳牛丰南宋建敏朱敏陆海英
- 综合性康复治疗对脑瘫儿童脑瘫粗大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深入分析综合性康复治疗在脑瘫儿童脑瘫粗大运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探讨综合性康复治疗对脑瘫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诊治80例脑瘫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有40例患者,对照组有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中患者普通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综合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证实:经治疗后,观察组中患者的大运动、适应能力、精细动作、社交行为以及语言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中患者的Wee-FIM评分和GMF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中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瘫儿童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可促其脑功能的恢复,有效地提高患者语言能力、运动能力、社交行为能力,并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张美芳朱敏
- 关键词:脑瘫儿童综合性康复治疗生活质量粗大运动功能
- Sjogren-Larsson综合征1例遗传学与临床特征被引量:5
- 2017年
- Sjogren-Larsson综合征(SL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神经皮肤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先天性鱼鳞病、精神发育落后、双侧或四肢痉挛性瘫痪三联征。我国迄今报道10余例,其中相关基因报道较少,现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例SLS患儿家系进行ALDH3A2基因突变研究,探讨此病临床表现与基因的关系。
- 傅大林朱子阳顾威刘倩琦倪世宁李红英朱敏杜森杰赵晓科张跃汤健韩蓓
- 关键词:遗传学常染色体隐性先天性鱼鳞病
- 高压氧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疗效的meta分析
- 目的:研究对高压氧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进行评价。
方法:采用相关的检索词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获取发表的系统评价(syste...
- 朱敏张跃汤健付大林李红英赵晓科
- 关键词:高压氧小儿病毒性脑炎META分析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远近配穴针刺治疗小儿脑瘫流涎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观察远近配穴针刺治疗脑瘫流涎患儿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瘫流涎患儿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儿均给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远近配穴针刺疗法。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对2组患儿流涎改善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患儿10min唾液量及流涎程度、频度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10min唾液量未见明显降低(P〉0.05),但流涎频度及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常规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瘫流涎患儿基础上辅以远近配穴针刺治疗,能进一步改善脑瘫患儿流涎症状,提高康复疗效。
- 汤健张跃朱敏傅大林赵晓科李红英杜森杰张玲
- 关键词:流涎脑瘫针刺言语康复训练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社交康复训练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社交康复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2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治疗的ADHD儿童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1次/d,持续治疗12周。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rTMS联合社交技能教育和提升项目(PEERS)社交康复训练,其中rTMS治疗15 min/次,2次/周,持续治疗12周;PEERS社交康复训练课程包含沟通、信息交互、游戏启动、自我倡议、分歧解决、社会语用学6个部分,共12次课,50 min/次,1次/周,持续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量表(SNAP-Ⅳ)评分评价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及多动/冲动情况;采用Weiss功能性缺陷程度评定量表(父母版)(WFIRS-P)评价患儿社会功能领域功能缺陷情况;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评价患儿焦虑情绪;采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价患儿抑郁情绪;并分析WFIRS-P家庭评分、社会活动评分与SNAP-Ⅳ评分、SASC评分和DSRSC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 SNAP-Ⅳ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NAP-Ⅳ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对立违抗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NAP-Ⅳ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对立违抗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2) WFIRS-P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WFIRS-P家庭、学习/学校、生活技能、自我观念、社会活动和冒险活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WFIRS-P家庭和社会活动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3) SASC、DSRS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ASC、DSRSC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ASC、DSRSC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4)相关性分析:WFIRS-P家庭评分与SNAP-Ⅳ多动/冲动及对立违抗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357,P=0.005;r=0.284,P=0.028),与SASC评分(r=0.352,P=0.006)和DSR
- 靖新丽朱敏牛雨佳
-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
- 一种不随意运动型座椅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随意运动型座椅,包括坐板,所述坐板上端后侧固定连接有背板,所述坐板上端前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端活动连接有面板,所述面板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块上端开设有插槽,所述连接块前端开设有...
- 陆芬徐欣朱敏张丽汤健李红英
- 文献传递
- 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在儿童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无创神经调控技术是利用非植入性技术(无创)对神经纤维进行物理或药物刺激以调控神经元活动,进而起到一定治疗效果的生物工程技术。近年来,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快速发展,以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等技术为代表的神经调控技术在康复医学领域广泛应用,成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有效“利器”。本文对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在儿童康复中的应用、安全性及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 王培朱敏
- 关键词:无创性儿童康复经颅磁刺激
- Hammersmith婴儿神经学检查在高危儿粗大运动发育随访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Hammersmith婴儿神经学检查(HINE)对高危儿粗大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方法选取在矫正3、6、9、12月龄均完成HINE和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S)评估的高危儿207例,根据矫正12月龄时其粗大运动发育结局将其分为发育正常组和发育迟缓组,以2组患儿各随访月龄HINE总分差异确定区分效度;计算各随访月龄HINE总分与GDS粗大运动发育商的Spearman系数(rs),并分析二者的同时效度;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各随访月龄HINE预测矫正12月龄时粗大运动发育迟缓的总分临界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以评价其预测效度。结果各随访月龄粗大运动发育迟缓组HINE总分均低于发育正常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HINE总分与GDS粗大运动发育商的同时效度在矫正6月龄时最高,9、12月龄时次之,3月龄时相对最低(rs值分别为0.751、0.681、0.680、0.549,P<0.001)。HINE预测矫正12月龄时粗大运动发育迟缓的总分临界值分别为60、67、71、71分;AUC分别为0.884、0.924、0.897、0.905;敏感度分别为0.932、0.886、0.773、0.659;特异度分别为0.712、0.841、0.822、0.920(P<0.001)。结论HINE对高危儿出生后第1年粗大运动发育迟缓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其总分临界值可作为高危儿神经运动发育结局的辅助诊断参考。
- 田巍巍朱敏张跃汤健赵晓科李红英
- 关键词:高危儿粗大运动预测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