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涛
- 作品数:24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郑州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艾滋病患者心电图改变与CD_4^+T淋巴细胞分级的关系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心电图改变与CD4+T淋巴细胞分级的关系。方法按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高低将479例艾滋病患者分为Ⅰ、Ⅱ、Ⅲ级,对各级艾滋病患者的心电图做出诊断。结果三个级别艾滋病患者心电图异常率、左房室肥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Ⅱ级与Ⅲ级艾滋病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级别艾滋病患者快心率失常率、慢心律失常率、右房室肥大率、ST-T及T波改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级艾滋病患者心电图异常率及快心律失常率高于Ⅰ级与Ⅱ级艾滋病患者,患者心电图改变与CD4+T淋巴细胞分级有关。
- 李中健郭森李世锋井艳朱涛潘运萍吕聪敏杨丽红苑帅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心电图淋巴细胞
- 正常人Cabrera与Wilson导联心电图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李世锋井艳郭森于阿信朱涛李中健
-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
- 血清神经突起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预测作用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清神经突起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84例单节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将术后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较治疗前提高者归入恢复良好组(n=50),无变化或降低者归入恢复较差组(n=34),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基线资料与实验室指标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入院时血清神经突起因子、TGF-β1水平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关系。结果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骨折节段、脊髓损伤节段、受伤原因、骨折AO分型、脊髓损伤时间、Ogawa创伤指数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较差组患者术前血清神经突起因子水平、TGF-β1水平低于恢复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神经突起因子、TGF-β1水平低可能是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的危险因素(比值比=1.253,95%置信区间为1.130~1.389,P<0.05;比值比=1.167,95%置信区间为1.088~1.252,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入院时血清神经突起因子、TGF-β1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4、0.809、0.908,两者联合应用时预测效果最佳。结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入院时血清神经突起因子、TGF-β1水平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有关,入院时血清神经突起因子、TGF-β1水平低可能预示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
- 王玉波田文龙朱涛葛波涌
- 关键词:脊柱骨折脊髓损伤神经肽转化生长因子Β
- 探讨初级创伤救治培训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培训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05—2016-04间郑大二附院急诊科尚未接受初级创伤救治培训模式时收治的206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05—2018-04间已接受初级创伤救治培训模式时收治的22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救治资料,比较2组患者有效开放气道情况、血气胸诊断情况、完成初级评估所需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评估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在急诊科救治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结果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培训后患者的有效气道开放率、血气胸阳性诊断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培训前;完成初级评估所用时间均低于培训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初级创伤救治培训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有利于提高创伤的救治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
- 葛波涌王玉波朱涛杨颖周鹿安刘郑和王明太
- 关键词:急诊急救严重创伤
- 艾滋病患者心电图改变与转氨酶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心电图改变与转氨酶的关系。方法:将416例艾滋病患者按生化检查转氨酶定量测定结果分为转氨酶正常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时升高组,对各组患者的心电图做出诊断,分析艾滋病患者心电图改变与转氨酶的关系。结果:①4组艾滋病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艾滋病患者心电图快速心律失常:转氨酶正常组54例,占26.4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组6例,占19.35%;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组21例,占46.6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时升高组32例,占23.53%。③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组心电图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高于转氨酶正常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时升高组(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时,心电图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高,提示心肌有炎性改变。
- 李中健郭森李世锋吕聪敏潘运萍杨丽红苑帅朱涛井艳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心电图转氨酶
- 艾滋病患者235例心电图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心电图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35例艾滋病患者及151例非艾滋病患者常规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艾滋病患者心电图正常者71例;左房室肥大占82例;右房室肥大12例,其中右房肥大10例;快心律失常56例;慢心律失常35例;QRS波低电压伴T波改变11例;ST-T改变67例。②非艾滋病患者心电图正常者61例;左房室肥大44例;右房室肥大3例,其中右房肥大1例;快心律失常22例;慢心律失常20例;QRS波低电压伴T波改变1例;ST-T改变31例。两组患者正常者、快心律失常者、右房肥大者、QRS波低电压伴T波改变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艾滋病可使心脏受累,患者应定期行心电图检查。
- 潘运萍井艳董同庆艾同建李世锋朱涛李中健
- 关键词:艾滋病心电图
- 骨髓腔穿刺输液在创伤性休克院前抢救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分析骨髓腔穿刺输液在创伤性休克院前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05—2019-05间由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院前抢救的9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依据不同输液方法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输液,观察组行骨髓腔穿刺输液。比较2组的输液抢救效果。结果(1)观察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置管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滴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输液前2组患者的心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后4 h内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和抢救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抢救中,应用骨髓腔穿刺输液,具有快速、安全、易操作等优势,可有效提高抢救总有效率,是一种理想的输液方法。
- 杨颖赵占江葛波涌王玉波周鹿安刘郑和朱涛王明太
-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院前抢救
- 骨髓腔穿刺输液在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骨髓腔穿刺输液在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10—2017-09间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34例严重创伤患者。将2011-10—2014-09间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开展骨髓腔穿刺输液治疗;将2014-10—2017-09间收治的6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均在急诊救治中采用骨髓腔穿刺输液治疗。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建立静脉通路平均用时及抢救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骨髓腔穿刺输液应用于急诊科救治,能够明显缩短建立静脉通路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 杨颖葛波涌高帆王玉波朱涛周鹿安王明太
- 关键词:急诊急救
- 心电图QRS波在计算机身份识别中的意义
- 2009年
- 目的研究12导联心电图QRS波在计算机身份识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8岁以上健康成年人12导联心电图2 500份,每份心电图每个导联选择一次波形清晰、可辨的心动周期,观察记录P波、QRS波、T波的形态特征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 500份心电图中:①P波、T波分别有30 000个,2种波形均为单波形态,波形较QRS波低小,甚至平坦不能明视,且影响因素多,波形变化大,变异度大。②有30 000个QRS波,QRS波为综合波形,其中简单波29 347个(97.8%);复杂波653个(2.2%),QRS波波形高大,影响因素少,波形变化小、变异度小。结论心电图P波、T波波形小、变化大,变异度大,不适合作为身份识别的指征;而QRS波波形大、变化小、变异度小,适合作为计算机快速身份识别的指征。
- 李世锋井艳朱涛李中健
- 关键词:心电图QRS波计算机身份识别
- 心电向量图对可疑下壁侧壁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心电向量图对可疑下壁、侧壁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经临床及体表心电图检查不能明确诊断下壁、侧壁心肌梗死患者再行心电向量图检查。结果42例心电图可疑下壁、侧壁心肌梗死患者中,经心电向量图检查29例符合心肌梗死,其中10例(23.8%)符合下壁心肌梗死,5例(11.9%)符合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9例(21.4%)符合侧壁心肌梗死,5例(11.9%)符合下壁合并侧壁心肌梗死;其余13例除外心肌梗死。结论心电向量图能明确诊断可疑下壁、侧壁心肌梗死,可提高诊断率。
- 潘运萍邢适颖井艳张巧玲朱涛
- 关键词:心电图心电向量图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