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禹

作品数:26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专利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电池
  • 7篇热电
  • 7篇联供
  • 6篇热电联供
  • 6篇热电联供系统
  • 6篇非共沸
  • 5篇制冷
  • 5篇制冷剂
  • 5篇燃料电池
  • 5篇冷剂
  • 5篇发电
  • 5篇传热
  • 4篇电池堆
  • 4篇电器
  • 4篇热管理
  • 4篇温差发电
  • 4篇温差发电器
  • 4篇供热
  • 4篇供热量
  • 4篇发电器

机构

  • 26篇天津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26篇朱禹
  • 19篇王世学
  • 6篇赵力
  • 4篇高攀
  • 2篇安青松
  • 2篇王晓东
  • 1篇王强
  • 1篇王洁
  • 1篇杨玉荣
  • 1篇张了

传媒

  • 3篇化工学报
  • 2篇2006年中...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低温工程
  • 1篇制冷学报

年份

  • 4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07
  • 2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温半导体温差发电器发电效率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温半导体温差发电器发电效率测试装置,包括半导体热电发电器、液态工质容器、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工质管道、阀门、流量计、第一温度压力传感器,第二温度压力传感器和功率计;所述半导体热电发电器的冷端设置有所述...
王世学朱禹邢治云
文献传递
空调工况下非共沸制冷剂在蒸发器内的传热窄点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为了揭示15种常用非共沸制冷剂在空调工况下蒸发器中的传热窄点特征,探明它们和换热流体间温差的沿程变化规律,以及如何防止传热窄点的产生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制冷剂的蒸发换热模型,明确了蒸发过程中传热窄点产生的条件,并根据标准的空调工况确定了15种制冷剂的蒸发物性参数;然后,利用制冷剂状态方程得到蒸发过程中温度与焓值的对应关系,并分段计算了焓随温度的变化率进而得到15种制冷剂蒸发过程中发生传热窄点现象的机率;以R409A和R407D为例,计算了制冷剂和换热流体在蒸发过程中的温度分布;最后针对2种可能发生传热窄点现象的制冷剂给出了换热流体温差控制范围。
赵力朱禹王晓东
关键词:非共沸制冷剂蒸发传热窄点空调工况
基于SOFC-GT联合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OFC‑GT联合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方法及系统,旨在提供一种能实现系统稳定启动,动态平衡系统发电量和供热量的运行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启动阶段控制、预热阶段控制、低功率运行阶段控制及正常运行阶段控制。...
安青松孙博阳王世学朱禹
冷却表面温差对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2024年
通过建立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数学模型,模拟了冷却表面存在不同温差时燃料电池内热-电-质的传输特性,分析了温差对电池内温度分布、氧浓度分布、极化曲线、膜质子电导率和电流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膜内温度和质子电导率随着冷却表面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催化层内的局部氧浓度随着冷却表面温差(即温度梯度)的增大而增大,但电流密度受温度及反应物浓度双重因素影响,电流密度及功率密度随着温度梯度的增大而下降。当冷却表面温度梯度从0增加至0.82 K/cm时,峰值功率密度从0.578 W/cm2下降到0.523 W/cm2,下降了9.52%。控制工作电压大于0.5 V、温度梯度小于0.20 K/cm时可获得较好的电流密度均匀性。当工作电压为0.5 V,冷却表面温度梯度为0.20 K/cm时,电流密度均匀性为92.71%。
王金山王世学朱禹
关键词:燃料电池传热传质数值模拟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板热管的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热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平板热管、燃烧式换热器、储油箱、循环泵、储气箱、换热器、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以及管道控制装置。所述平板热管的蒸发段与冷凝段可根据冷热源温度变化...
王金山王世学朱禹
文献传递
车用高温PEMFC启动及运行时的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高温PEMFC启动及运行时的热管理系统,包括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复合均温板、加热片和由管路连接的设置在复合均温板两端的预热器和散热器。复合均温板放置电池中间,利用其高导热系数既对电池均温又可实现电...
王金山王世学朱禹岳利可钱志广梅书雪
低温半导体温差发电器发电效率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低温半导体温差发电器发电效率测试装置,包括半导体热电发电器、液态工质容器、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工质管道、阀门、流量计、第一温度压力传感器,第二温度压力传感器和功率计;所述半导体热电发电器的冷端设置有...
王世学朱禹邢治云
文献传递
低温半导体温差发电器发电效率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温半导体温差发电器发电效率测试装置,包括半导体热电发电器、液态工质容器、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工质管道、阀门、流量计、第一温度压力传感器,第二温度压力传感器和功率计;所述半导体热电发电器的冷端设置有所述...
王世学朱禹邢治云
空调工况下非共沸制冷剂在冷凝器内的传热窄点被引量:3
2007年
为了揭示15种常用非共沸制冷剂在空调工况下冷凝器中的传热窄点特征,探明它们和换热流体间温差的沿程变化规律,以及如何防止传热窄点的产生,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首先,建立了制冷剂的冷凝换热模型,明确了冷凝过程中传热窄点产生的条件,并根据标准的空调工况确定了15种制冷剂的冷凝物性参数。然后,利用制冷剂状态方程得到冷凝过程中温度与焓值的对应关系,并分段计算了焓随温度的变化率,进而得到15种制冷剂冷凝过程中发生传热窄点现象的概率。最后,针对10种可能发生传热窄点现象的制冷剂给出了换热流体温差控制范围,为合理选择制冷剂和设计运行工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赵力朱禹王晓东韩建盛
关键词:非共沸制冷剂冷凝传热窄点空调工况
热泵系统中非共沸制冷剂非完全冷凝现象的实验研究
在水-水热泵实验台上对非共沸制冷剂R22/R142b(84冷凝器入水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得出了改变冷凝器水流量对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结果,观察到了采用非共沸制冷剂热泵系统运行时特有的非完全冷凝现象,并分析其发生的主要原因...
高攀赵力朱禹
关键词:非共沸制冷剂热泵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