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静斌
-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足母趾近节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母趾末端缺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躅趾近节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躅趾末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应用躅趾近节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罡母趾末端缺损21例。结果21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I期愈合,皮瓣远端无坏死,2例皮瓣发生静脉危象,应用罂粟碱、尿激酶等药物并对创面换药后成活。随访12~18个月,17例患者皮瓣感觉恢复。结论躅趾近节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躅趾末端缺损的效果良好。
- 李卫郭振贵朱静斌杨棋李宝林费剑峰孟庆刚
- 关键词:穿支皮瓣显微外科技术
- 第一足趾近节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踇趾末端缺损的临床应用
- 目的 探讨第一足趾近节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踇趾末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应用第一足趾近节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踇趾末端缺损21例。结果 21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I期愈合,皮瓣远端无坏死,2例皮瓣发生静...
- 李卫郭振贵朱静斌李宝林费剑峰孟庆刚
- 重睑成形术同期行内眦赘皮矫正术的临床手术技巧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 探讨重睑成形术、内眦赘皮矫正Ⅰ期整形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在重睑成形术及内眦赘皮矫治Ⅰ期整形时,根据单睑伴有不同类型内眦赘皮的患者,分别采用改良"Z"成形术、"V-Y"成形术联合内眦韧带折叠的方法进行矫治.自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共治疗560例(1120只眼)患者,其中采用改良"Z"成形术者398例,"V-Y"成形术者162例.结果 本组中296例患者随访1~6个月,内眦完全敞开,无明显回缩,切口无明显瘢痕,重睑线流畅,效果满意.结论 根据不同形态的内眦赘皮选择不同的术式并联合内眦韧带折叠术,可以使内眦充分开大,恢复正常的美学比例及形态,操作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朱静斌于冬梅徐海倩尚勇郝立君
- 关键词:单睑重睑成形术内眦赘皮内眦韧带
- 趾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趾趾端缺损疗效观察
- 2014年
- 目的总结趾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趾趾端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6月,应用趾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趾趾端缺损13例(13趾)。男12例,女1例;年龄19~53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绞伤8例,砸伤3例,切割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3 h,平均2.5 h。创面均伴骨外露,软组织缺损范围为2.0 cm×1.8 cm^4.0 cm×3.0 cm。合并甲床缺损3例,趾骨撕脱骨折1例。皮瓣切取范围为2.5 cm×2.3 cm^4.5 cm×3.5 cm。供区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1例皮瓣发生静脉危象,经皮瓣蒂部部分拆线及创面换药后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植皮均顺利成活。1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平均11个月。2例趾端皮瓣发生瘢痕增生,行二次整形手术;皮瓣质地、弹性均良好。末次随访时,皮瓣两点辨别觉为4~10 mm,平均5.5 mm。足部行走、负重均正常。结论 趾动脉皮支皮瓣不损伤知名血管、术后感觉恢复良好,是修复趾趾端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 郭振贵朱静斌李卫李宝林孟庆刚
- 一种便携的腿部支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的腿部支架,属于康复用具技术领域。U型板左右端部侧壁设有一排数个的矩形孔,矩形孔上设有束带,U型板通过束带将腿部石膏缠绕后固定,在U型板左右矩形孔下方均设有螺纹旋入其内部的旋钮,旋钮端部设有压住腿...
- 朱静斌夏影孙海迪张福海曲志伟孙振宇
- 文献传递
- 无头加压空心螺钉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疗效观察
- 2016年
- 探讨在第 5 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治疗中,采取无头加压空心螺钉治疗方法后,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对 2015年 7 月到 2016 年 7 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 70 例第 5 跖骨撕脱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 35例,对周遭 35 例。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方法,然后用克氏针固定。观察组采用无头加压空心螺钉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感染例数、并发症例数。结果:观察组的愈合时间为(8.1±1.2) ,对照组的愈合时间为(12.5±3.7) 。观察组的感染率为 2.9%,对照组的感染率为 20%,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 0,对照组的并发症率为 14.3%。观察组的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更短,感染、并发症例数更少。对比明显,差异显著。结论:在第 5 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治疗中,采取无头加压孔心螺钉治疗方法后,缩短了愈合之间,减少了并发症与感染例数,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朱静斌孙海迪梁红亮许造时郭振贵
- 不同术式治疗 Ruedi- - Allgower Ⅲ型Pilon 骨折疗效分析
- 2016年
- 探讨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 Ruedi-Allgower Ⅲ型 Pilon 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014 年 5 月~2016 年 5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 54 例 Ruedi-Allgower Ⅲ型 Pilon 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法(观察组,27 例)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方法(对照组,27 例)的临床治疗效果,在结束为期 8 个月的治疗过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予以分析。 结果 观察组 27 例患者在接受了上述治疗措施后, 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 81.48%;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 51.85%,其组间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 3.7%;对照组为 22.22%,组间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治疗 Ruedi-Allgower Ⅲ型 Pilon 骨折时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法,临床疗效显著,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 朱静斌夏影郑岩许造时郭振贵
- 关键词: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