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丽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政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诉讼
  • 2篇权利
  • 2篇权力
  • 1篇当事
  • 1篇当事人
  • 1篇上诉
  • 1篇私权
  • 1篇私权利
  • 1篇诉讼法
  • 1篇权利保障
  • 1篇缺陷及完善
  • 1篇民事
  • 1篇民事诉讼
  • 1篇回避对象
  • 1篇检察
  • 1篇检察院
  • 1篇公权
  • 1篇公权力
  • 1篇合意
  • 1篇法院

机构

  • 4篇西北政法学院

作者

  • 4篇李丽
  • 2篇易萍
  • 1篇魏东

传媒

  • 1篇广东商学院学...
  • 1篇前沿
  • 1篇山西高等学校...
  • 1篇2007年中...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论上诉合意权
本文介绍了建立上诉合意权的理论基础,分析了上诉合意权具体制度构建,探讨了当事人合意权实现的保障措施。
易萍李丽
关键词:诉讼法权利保障
启动民事再审主体制度的审视与重构——角色定位与职能的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启动民事再审的主体制度是再审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现行启动再审的主体制度有许多弊端,与法院、检察院以及当事人应承担的职能和扮演的角色相悖。应充分考虑程序的安定性、当事人的诉讼参与权等多方面因素,在此基础上,取消法院的启动再审权,严格限制检察院的权力,而赋予当事人启动再审的决定权。
魏东李丽
关键词:法院检察院当事人权力
民事再审启动权与民事审判监督权辨析
2006年
民事再审启动权与审判监督权是两种不同的权利,其根本区别在于依附的权利形式不同。前者是当事人行使私权利,针对的是发生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中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后者针的对象是不当的司法行为,体现了检察院和法院行使国家的法律监督权。由此决定了两种权利的不同实现方式。前者当事人享有决定权,后者检察院和法院应主动实施,二者的实现都需要与之配套的制度来保障。
李丽
关键词:私权利公权力
论民事诉讼回避对象的立法缺陷及完善被引量:4
2006年
民事诉讼程序中回避制度的适用对象因受到当事人知情权和被申请主体资格等限制,在实践中无法得到有效的实现。这与我国回避制度的立法思想、立法技术和回避处理程序的行政化有密切关系。我国立法应当与司法改革的成果相适应,适当扩大回避对象的范围,并从程序性质的重新界定、告知制度的细化、制度之间的衔接等方面来保障当事人申请回避权的实现。
易萍李丽
关键词:民事诉讼回避对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