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
>
李传锋
李传锋
作品数:
3
被引量:3
H指数:2
供职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禽病防治研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张娜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禽病防...
汪铭书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禽病防...
程安春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禽病防...
陈孝跃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禽病防治...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题名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3篇
农业科学
主题
2篇
病毒
1篇
凋亡
1篇
毒株
1篇
鸭胚
1篇
鸭胚成纤维细...
1篇
强毒
1篇
强毒株
1篇
细胞
1篇
细胞凋亡
1篇
呼肠孤病毒
1篇
病毒性肿头出...
1篇
出血症
机构
3篇
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3篇
李传锋
3篇
程安春
3篇
汪铭书
3篇
张娜
2篇
陈孝跃
传媒
1篇
病毒学报
1篇
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2篇
2008
1篇
2007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相关度排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鸭肿头出血症病毒在鸭胚原代成纤维细胞中增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2007年
将鸭肿头出血症病毒(DSHDV)强毒株经尿囊腔接种10日龄鸭胚,传3代,取第3代尿囊液接种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传代培养至有细胞病变出现,并对接毒细胞进行TCID50动态检测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第1代接毒细胞培养至120h出现变圆、脱落,并形成少量蚀斑,第2代培养至96~120h,DEF形成大量圆形或椭圆形的典型蚀斑,第3代培养至72~96h,DEF出现典型蚀斑;此后可稳定适应于DEF,典型细胞病变出现于72~96h。DSHDV在DEF上的TCID50值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增高,由第1代的10^2.72增加到第10代的10^6.82,最高毒价出现于96h,该点是收获病毒的最佳时间。经透射电镜观察,可见DSHDV粒子呈球形或椭圆形,大小为60~75nm,无囊膜,具有双层衣壳。结果证实,DSHDV强毒株已经适应了DEF,传代后可获得较高的病毒效价。
张娜
程安春
汪铭书
李传锋
陈孝跃
关键词:
鸭胚成纤维细胞
鸭肿头出血症病毒在鸭胚原代成纤维细胞增殖特性的研究
为了获得适宜鸭肿头出血症病毒(DSHDV)体外培养的细胞,开展了 DSHDV 强毒株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适应性和增殖特性的研究.实验表明,DSHDV 强毒株经尿囊腔接种10日龄鸭胚传3代,取第3代尿囊液接种 DEF...
张娜
程安春
汪铭书
李传锋
文献传递
鸭呼肠孤病毒强毒株致鸭胚原代成纤维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光镜、电镜、DNA Ladder法、流式细胞术、荧光染色对鸭呼肠孤病毒(DRV)诱导鸭胚原代成纤维细胞(DEF)凋亡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光镜可见细胞形态学上出现细胞皱缩,染色质浓染边移;电镜观察到细胞胞浆浓缩,细胞核染色质凝聚、部分形成凋亡小体;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在感染后24h有激发绿色荧光的凋亡细胞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激发红色荧光的死亡细胞数量增多;DNA Ladder检测到感染后24~144h的DNA样品呈梯形条带;流式细胞术于感染后24h检测到凋亡细胞,其数量在72~96h达到高峰,144h开始下降。研究结果表明,DRV在DEF增殖的过程中具有诱导宿主细胞凋亡的作用。
张娜
程安春
汪铭书
李传锋
陈孝跃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