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增
- 作品数:22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特比萘芬治愈儿童鼻翼孢子丝菌病1例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报道1例发生在4岁儿童鼻翼的孢子丝菌病。方法刮取病变组织接种到沙堡弱培养基培养,并对培养出的病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和ITS区序列分析。结果病变组织在沙堡弱培养基25℃培养长出黑褐色菌落,25℃小培养后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见菌丝细长,分枝分隔,合轴式产孢形成的成簇和沿菌丝两侧排列,分生孢子卵圆形。提取真菌总DNA用PCR方法扩增ITS序列,测序后登录GeneBank进行比对,该菌与申克孢子丝菌菌株KMU3360ITS区碱基序列一致性达99%,鉴定为申克孢子丝菌。内服联合局部应用特比萘芬治疗6个月后皮损完全消退。结论确诊1例儿童鼻翼的孢子丝菌病,内服联合局部应用特比萘芬治疗儿童孢子丝菌病疗效良好。
- 李发增冉玉平代亚玲彭雪梅
- 关键词:孢子丝菌病申克孢子丝菌特比萘芬
- 表现特殊的面部真菌感染1例
- 2009年
- 李发增余江云
- 关键词:真菌感染面部皮肤颜色无外伤史色素减退正常皮肤
- 阴茎疣状癌1例
- 2009年
- 李发增余江云
- 关键词:阴茎疣状癌医院诊断乳头状皮损处尖锐湿疣用药治疗
- 土曲霉致双外耳道曲霉病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报道1例发生在双外耳道的曲霉病。方法取双耳耵聍行真菌直接镜检,将耵聍接种到沙堡培养基培养,并对培养出的病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和rDNA序列分析。结果耵聍真菌直接镜检阳性,耵聍在沙堡培养基25℃培养长出沙褐色菌落,28℃小培养后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见分生孢子头呈柱状,顶囊半球形,直径约10μm,小梗双层,两层小梗的长度无明显差别,平行紧密生长在顶囊的上2/3处。分生孢子呈球形,小而光滑。分生孢子梗壁光滑、透明。提取真菌总DNA用PCR方法扩增rDNA序列,测序后登录Gene Bank进行比对,该菌与土曲霉菌株ATCC1012 rDNA序列一致性达100%,鉴定为土曲霉。患者外用4%氟康唑注射液直接滴耳,2次/d,治疗1个月后痊愈。结论确诊1例双外耳道土曲霉病,局部应用氟康唑注射液治疗外耳道曲霉病有效。
- 李发增冉玉平代亚玲彭雪梅
- 关键词:土曲霉氟康唑注射液
- 组织样麻风瘤一例
- 2009年
- 患者女,19岁。因四肢多发性红色斑片、斑块及结节4个月余。于2007年10月2日来诊。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右胫前出现一蚕豆大小的红色斑片,开始有轻微疼痛,红斑逐渐增大,隆起形成斑块,皮损未见好转且进一步扩大、增多,随后在四肢出现红斑、斑块和结节,无自觉症状,无麻木感,未曾治疗。患者自发病以来一般情况好,无发热、乏力及关节疼痛。无明显体重变化。
- 余江云李发增孙建方
- 关键词:组织样麻风瘤关节疼痛自觉症状体重变化麻木感色斑
-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马拉色菌等真菌自发荧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目的:①研究临床常见致病真菌马拉色菌、念珠菌、丝状菌等在紫外光照射下的自发荧光特性;②探讨真菌在酸碱性环境中、存活和死亡状态下自发荧光质和量的变化规律;③建立真菌自发荧光检测、记录的最佳条件;④探讨通过检测真菌的自发荧光...
- 李发增
- 关键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真菌马拉色菌自发荧光
- 文献传递
- 窄谱紫外光联合壳聚糖护创生物敷料治疗严重型汗疱疹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寻找治疗重型汗疱疹值得推广的方法。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配为2组,治疗组(n=36)采用窄谱紫外光局部照射治疗联合壳聚糖护创生物敷料外用;对照组给予壳聚糖护创生物敷料外用;两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及地氯雷他定片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65.63%。结论窄谱紫外光治疗仪联合壳聚糖护创生物敷料治疗重型汗疱疹,具有肯定的临床效果。
- 李发增王媛赵秀玲张丽黄莓屏余江云
- 关键词:汗疱疹
- 须癣毛癣菌致儿童脓癣1例被引量:6
- 2006年
- 报道由须癣毛癣菌引起的儿童头部脓癣1例。患儿为4岁幼女,因头皮部丘疹1个月,脓肿4d就诊。内服青霉素V钾无效。取断发镜检查见发外真菌孢子,培养鉴定为须癣毛癣菌,细菌培养为棒状杆菌。经内服和外用特比萘芬抗真菌,静脉输入头孢噻肟钠联合克林霉素及万古霉素抗细菌治疗,12d后脓肿减轻,细菌培养阴转,但真菌培养仍阳性,继续抗真菌治疗2个月后皮损消退,真菌检查阴性。
- 石钰熊琳冉玉平李发增代亚玲
- 关键词:脓癣须癣毛癣菌儿童
- 皮肤科门诊3061例浅部真菌病病种及病原学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 了解皮肤科门诊浅部真菌病发病种类和病原学特点。方法 对2019年1月~2021年1月甘美医院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病例的临床资料、真菌镜检及培养进行分析。结果 6 904例拟诊为浅部真菌病的病例,确诊为浅部真菌病3061例,确诊率为44.34%,其中足癣703例,甲真菌病608例,体癣496例,花斑糠疹481例,股癣378例,手癣169例,头癣129例,马拉色菌毛囊炎97例;真菌培养鉴定,皮肤癣菌582例(其中红色毛癣菌372例,占比33.88%,其他皮肤癣菌210例,占比19.13%),念珠菌90例,占比8.19%,酵母菌17例,占比1.55%,马拉色菌399例,占比36.34%,其他10例,占比0.91%。结论 足癣、甲真菌病、体癣、花斑糠疹、股癣是浅部真菌病的主要病种,皮肤癣菌(红色毛癣菌为主)、马拉色菌是主要致病菌。
- 张丽李发增欧正发黎奇黄莓屏余江云
- 关键词:浅部真菌病真菌镜检真菌培养
- 自制中药湿敷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5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湿敷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给予本院自制中药湿敷面部,2次/d,共1周;对照组给予蒸馏水湿敷面部,2次/d,共1周。两组治疗期间均给予同样的口服药:复方甘草酸苷片,每次2片,3次/d;盐酸氯环利嗪片,每次25mg,2次/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对照组有效率为5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中药湿敷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张丽李发增付兰黎奇欧正发余江云黄莓屏
- 关键词:中药湿敷颜面再发性皮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