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娟

作品数:10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水处理
  • 4篇水处理系统
  • 4篇污水
  • 4篇污水处理
  • 4篇污水处理系统
  • 4篇处理系统
  • 2篇噬菌体
  • 2篇污泥
  • 2篇菌体
  • 2篇病原
  • 2篇病原菌
  • 1篇地下水
  • 1篇碘值
  • 1篇烟煤
  • 1篇厌氧
  • 1篇厌氧氨氧化
  • 1篇厌氧氨氧化菌
  • 1篇厌氧氨氧化细...
  • 1篇氧化沟
  • 1篇氧化菌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天津化工研究...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北京城市排水...
  • 1篇珠海市水质监...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0篇李娟
  • 8篇刘新春
  • 4篇易鑫
  • 3篇余志晟
  • 3篇琚宜文
  • 3篇黄京
  • 2篇徐亚慧
  • 2篇刘研萍
  • 2篇张震南
  • 2篇钱智
  • 2篇王斌
  • 2篇张洪勋
  • 2篇石美
  • 2篇郑建中
  • 2篇张良
  • 1篇林雨新
  • 1篇刘苗苗
  • 1篇张树军
  • 1篇邵嘉慧
  • 1篇刘红辉

传媒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净水技术
  • 1篇化工矿物与加...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化学还原固定化土壤地下水中六价铬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15年
化学还原法在受铬污染土壤地下水系统修复过程中应用广泛。化学还原固定化方法通过将溶解度大、迁移性强的六价铬(Cr(VI))还原转化为稳定的三价铬(Cr(III))氢氧化物,从而实现铬污染控制与修复的目的。常用的还原剂包括:含铁类还原剂(零价铁、纳米零价铁和亚铁类还原剂)、还原性硫化物(H2S、Fe Sx、硫代硫酸盐和多硫化合物等)及一些具有还原活性的有机物。本文系统地综述了不同还原剂对六价铬还原固定化的机理、影响因素、修复效果及适用范围;重点对常用还原剂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郑建中石美李娟郭彩阳张良
关键词:六价铬土壤地下水还原剂
反应器形式及污泥形态对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构建克隆文库,对反应器类型和污泥形态对厌氧氨氧化(anammox)细菌的群落结构的影响进行探索.研究发现,反应器类型对anammox细菌群落结构影响不大,但其种泥来源对功能细菌的群落结构有一定影响.污泥形态对anammox细菌群落结构有着重要影响,絮体污泥中的anammox细菌以Candidatus Kuenenia为主;聚集态污泥中的anammox细菌则以Candidatus Brocadia为优势菌;在同时存在絮体污泥和生物膜的复合式反应器中,不同污泥形态中anammox细菌在接触时会发生迁移,但其优势菌种不发生变化.
徐亚慧刘苗苗张树军张震南李娟刘新春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细菌颗粒污泥
高矿化度煤层水用作生活饮用水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在煤层气田开采过程中将排出大量伴生水,这种伴生水矿化度高、有机污染轻,需进行处理后才能够回用。在分析伴生水用作饮用水可行性的基础上,采用超滤—反渗透(UF—RO)工艺进行规模化处理,结果表明:膜系统运行稳定,UF作为RO进水预处理工艺,对CODMn去除率为29.94%、矿化度去除率9.55%、Cl-去除率8.33%。RO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CODMn去除率为66.10%、矿化度去除率97.61%、Cl-去除率94.78%、NH3-N去除率72.94%。经GC-MS分析,系统出水基本不含有机物,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吨水成本为4.03元。
刘新春王斌刘研萍李娟余志晟钱智陶莹琚宜文张洪勋
关键词:饮用水超滤反渗透
污水处理系统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噬菌体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双层平板法从污水处理厂曝气池中分离出一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强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PO157-Z。通过透射电镜、基因组酶切以及最佳感染复数、裂解曲线和酸碱耐受性等生物学特性测定分析发现:噬菌体PO157-Z头部呈正六面体的立体对称结构,直径约70 nm,尾部较短,长和宽均约10 nm.EcoR I酶切表明,其核酸类型为ds DNA.该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为0.01,其对酸碱耐受性较好,且耐受范围较宽.此外,对宿主菌的裂解曲线进一步表明,其对大肠杆菌O157具有高效快速的裂解作用.因此,PO157-Z作为一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强裂解性噬菌体,属ds DNA短尾科噬菌体,其对宿主菌的高效裂解性以及强酸碱耐受性等特点,为污水处理系统中大肠杆菌O157的生物防控,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支持.
易鑫刘新春黄京刘红辉李娟
关键词:噬菌体污水处理系统生物防治
氧化沟污水处理系统中病原菌的检测与归趋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定量PCR技术,检测氧化沟污水处理系统中各处理单元的病原菌及其指示菌的数量变化状况.检测对象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军团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uidA基因的进水浓度在108拷贝数/mL左右,从进水到出水减少了2个数量级;沙门氏菌invA基因的进水浓度在102~103拷贝数/mL左右,数量较少,并在后续污水处理过程中减少到检出限以下;军团菌16S rDNA基因在氧化沟内检出量较小,大约是10~102,但在出水样品中的数量与进水差别不大,在104~105拷贝数/mL左右.
林雨新张震南徐亚慧李娟刘新春
关键词:氧化沟病原菌实时荧光定量PCR
北京市4种不同污水处理系统中病原菌变化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定量PCR技术,对北京市4种不同污水处理系统中大肠杆菌、军团菌和沙门氏菌随工艺及四季的数量变化进行了追踪研究,以评估病原菌的去除效果及污水回用的健康风险.结果发现,大肠杆菌在夏季进水和出水中的浓度分别在107~108copies·m L-1和105copies·m L-1左右;G-A/O系统对大肠杆菌的去除率最高,平均去除率达99.88%.军团菌在4个污水处理系统中进水浓度为104~105copies·m L-1,出水浓度约为104copies·m L-1,其在剩余污泥样品中浓度较高,达到105~106copies·m L-1.沙门氏菌进水浓度较低,为102~103copies·m L-1,且其在多个工艺段样品中未检出.季节变化对于病原菌的去除具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大肠杆菌在各污水处理系统中均可检出,且其分布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夏季的进出水中浓度相对较高;而军团菌和沙门氏菌浓度在各工艺中则并未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G-A/O系统对3种细菌的整体去除效果最为稳定,去除率较高.大肠杆菌在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及剩余污泥中浓度仍然较高,此外,冬季出水中也能检测到沙门氏菌的存在,因此,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和污泥排放仍存在一定的生态和健康风险.
易鑫李娟黄京刘新春
关键词:污水处理病原菌
污泥-烟煤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苯酚的吸附性能被引量:13
2016年
以石化企业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干化剩余污泥为原料,大同烟煤作辅助添加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污泥-烟煤基活性炭,探讨了活化剂(ZnCl_2)用量、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条件对所制备的活性炭性能的影响。以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衡量指标,当污泥∶烟煤(质量比)=1∶1时获得制备污泥-烟煤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渍液为ZnCl_2∶原料(质量比)=2∶1,活化温度550℃,活化时间30 min,在该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990 mg·g^(-1),比表面积为836m^2·g^(-1),产率为46.6%。同时,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所制备的污泥-烟煤基活性炭对苯酚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污泥-烟煤基活性炭投加量为2.0 g·L^(-1)时,4 h后达到吸附平衡,离子强度对吸附容量没有显著的影响,溶液pH在4~10范围内对苯酚有较好吸附,pH=6时苯酚吸附容量为138.9 mg·g^(-1)。与同类吸附剂相比,制备的污泥-烟煤基活性炭可高效吸附水溶液中的苯酚。
黄冬艳李娟江萍黄朝晖邵嘉慧石美张良郭彩阳郑建中
关键词:生化污泥烟煤化学活化活性炭碘值
氢氧化铝沉淀法从煤层气田产出水中吸附锂的方法探索被引量:1
2012年
煤层气在开采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伴生水,经过反渗透处理后的浓水中含有Li+等多种离子,本文以山西某煤层气田产出水经反渗透处理后的浓水为样本,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水进行Li+吸附试验,结果显示:在50℃,不断搅拌,m(Al)/m(Li)为3.3,m(Na)/m(Al)为2.6,2mol/L的NaOH溶液的滴加速率为10mL/min的条件下,反应1.5h后,有明显吸附效果的最低Li+质量浓度为0.5g/L,Li+沉淀率为86.57%。将煤层气田产出水经反渗透处理的浓水浓缩600倍,使其中Li+质量浓度达0.5g/L,按照配水试验条件进行Li+吸附试验,Li+沉淀率为86.17%。
刘新春王斌刘研萍李娟余志晟钱智陶莹琚宜文张洪勋
关键词:
噬菌体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近年来,伴随复杂多样的水媒型传染病的不断爆发以及多重耐药性超级细菌的全球蔓延,噬菌体以其在消灭病原菌上具有高度特异性、指数增殖性等特点,受到科研工作者们的广泛重视。该文综述了噬菌体的基本特征、研究应用中存在的技术优势与局限以及噬菌体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述了利用噬菌体技术防治污水中病原菌的现状及前景。
易鑫李娟黄京程正刘新春
关键词:噬菌体致病菌污水处理
煤渣吸附水中氟和砷的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采用煤渣静态吸附水中氟和砷.考察煤渣投加量、震荡时间、进水浓度和pH值对煤渣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每100 mL污水较为合适的煤渣用量为6 g;煤渣对氟和砷的最佳吸附时间为3 h;对高氟水的吸附效果较好,对低氟水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差;对高浓度及低浓度的砷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pH值对氟和砷的吸附影响不大.
李娟刘新春余志晟易鑫琚宜文
关键词:煤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