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娟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性能评价
  • 1篇疫情
  • 1篇源性
  • 1篇人文
  • 1篇人文价值
  • 1篇世界文学
  • 1篇特质焦虑
  • 1篇染料法
  • 1篇网络
  • 1篇网络技术
  • 1篇文学
  • 1篇相关信息
  • 1篇响应面
  • 1篇焦虑
  • 1篇肺炎
  • 1篇标准物质
  • 1篇标准物质研制

机构

  • 4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大连民族大学

作者

  • 4篇李娟
  • 1篇李娟
  • 1篇施蕊
  • 1篇刘希平
  • 1篇郝岚
  • 1篇李娟

传媒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科技资讯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后疫情时期高特质焦虑者对疫情相关信息的注意偏向被引量:3
2021年
特质焦虑指个体倾向于把外界刺激感知为危险或威胁。本研究发现,在后疫情时期,高特质焦虑者对与疫情相关的消极信息存在注意偏向,具体表现为注意增强。所以,建议采用注意偏向矫正的办法来减少高特质焦虑者对消极信息的注意偏向,这对后疫情时期如何开展对高特质焦虑人群的临床干预具有积极意义。
刘希平李娟
关键词:特质焦虑
骆驼源性标准物质研制工艺优化及性能评价
2023年
为了得出骆驼源性标准物质研制工艺的最佳组合,通过对经真实性鉴定的骆驼肉的切肉形状(片状、条状和块状)、蒸制时间(0、20、30、40 min)与干燥工艺(冷冻干燥、烘干(40、50、60℃))这3个关键标准物质研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成粉率为考核指标,并以《常见畜禽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GB/T 38164-2019)中骆驼源性成分实时荧光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鉴定方法进行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 Nucleic Acid,DNA)测试,检验标准物质的稳定性与均匀性,确定了条状(4 cm×0.5 cm×0.5 cm),隔水蒸制30 min后在50℃下烘干后成粉率最高,达到了93.72%,且研制的骆驼源性标准物质均一性和稳定性均经F检验,均无显著差异。该研究所建立的骆驼源性标准物质研制工艺,成粉率高且均一,为高脂肪类样品成粉的研究提供借鉴,为动物源性标准物质提供了研制工艺和技术参数,且研制的骆驼源性成分定性标准样品达到国家标准样品的技术要求,可用于对食品中骆驼源性成分检测过程的方法验证与质量控制等活动。
汪星宇邢圆莹徐香富伍志强李娟郭俊利马荥施蕊何霞红季超郑文杰
关键词:标准物质响应面性能评价
“新世界文学”实践的认识论价值
2023年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工具论变革,带来对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学多样性的理解和系统化分析。对“世界文学”的理论探讨出现去本体论的倾向,出现了具有多维性、动态性的“新世界文学”概念。对“新世界文学”的教学和阅读是比较文学的两种典范实践,呼应着人文学科所发生的哲学本体论的改变,具有重要的认识论价值。与信息网络技术具有同构性的“新世界文学”在教学和阅读两个层面上异于往常:“新世界文学”教学以反割裂的倾向在教材、著作、课程等方面都凸显出文化多元化、多点交互性、材料多源性、形式多样性等特点,消解了时间序列和文本类别、中心与边缘之隔、经典与非经典之别;“新世界文学”阅读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突破了传统模式的禁锢、主流文化的霸权和维度空间的限制,表现出多样、自由、深刻等特点。“新世界文学”网络化的实践有助于人文精神的重建,弥合一个日渐分裂和隔绝的世界;但同时也凸显出网络技术作为人文学习工具的弊端,如何克服对其的依赖,引导阅读者进行深层次阅读,是今后要面对的问题。
郝岚李娟
关键词:网络技术人文价值
三七染料法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别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采用TB Green染料法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基于叶绿体基因psbA-trnH序列建立鉴别三七的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通过比较三七及其同属的人参、西洋参和竹节参的psbA-trnH序列,设计出一对三七特异性引物,优化退火温度,进行灵敏度实验,并验证方法的特异性、适用性和抗干扰性,最后对市售三七样品进行检测。同时以18SrDNA引物为内参质控,对DNA提取及反应体系进行质控。结果所建立的三七染料法实时荧光PCR方法灵敏度为0.001 ng/μL;特异性较好,与18种近缘及常见中药材均无交叉反应;适用性和抗干扰性也较好;对28份不同加工方式的市售三七样品检测的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三七染料法实时荧光PCR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的特点,可用于三七产品中三七成分的鉴别。
张芹季超汪星宇李娟李娟郭俊利马荥郑文杰曹际娟
关键词:染料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