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席
-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粘素与半胱氨酸蛋白酶3抑制剂检测舌鳞癌细胞CAL-27凋亡中差异性的比较研究
- 2013年
- 目的:比较荧光标记的乳粘素(Lactadherin)和半胱氨酸天冬肽酶3(caspase-3)在检测由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舌鳞癌细胞CAL-27凋亡中的敏感性,以期对两种方法在检测结果方面的不同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方法:将配置好终浓度的As2O3分别作用舌鳞癌细胞CAL-27 0 h、3 h、6 h、12 h,用荧光标记的caspase-3抑制剂(FAM200-1)标记原位激活的caspase-3,荧光标记的Lactadherin647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倒置显微镜分析其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并分析其活性变化。结果:As2O3诱导细胞3 h后,98.5%细胞被FAM200-1标记,只有1.3%细胞被Lactadherin647标记。6 h、12 h后,被Lactadherin647标记的细胞分别增至2.5%、6.1%。结论:As2O3作用细胞3 h后细胞发生凋亡。FAM200-1先于乳粘素检测出早期凋亡的细胞,caspase-3的激活早于PS翻转。
- 刘明朋胡腾龙刘俊李席韩佳佳
- 关键词:舌鳞癌三氧化二砷磷脂酰丝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3
- CD9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 2015年
-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是一类极易发生局部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CD9蛋白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CD9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诊断明确的口腔鳞癌肿瘤患者石蜡标本合计80例,通过免疫组化手段对CD9蛋白表达水平进行评价,并根据CD9蛋白的表达水平分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CD9蛋白的关系。结果:CD9在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正常表达,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率低,其表达水平和口腔鳞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最终分期有相关性(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揭示,CD9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CD9蛋白水平的低表达或不表达可能预测着肿瘤具有更明显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并可能成为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及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 李席刘俊胡腾龙顾玉洲于洋
- 关键词:CD9口腔鳞状细胞癌肿瘤分化
- 聚桂醇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促凝血活性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观察聚桂醇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表面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暴露及其促凝血活性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聚桂醇(0,10,20,30,40,50μg/ml)处理HUVECs 24小时。通过检测凝血时间分析相关促凝血活性。乳黏素(lactadherin)作为检测HUVECs的PS暴露的探针和凝血抑制剂。通过流式细胞仪和荧光倒置显微镜检测和观察HUVECs的PS暴露。结果凝血时间随着聚桂醇浓度的增加而显著缩短,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药物处理组与未处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制实验中,乳黏素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抗组织因子抗体(Anti-TF)没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倒置显微镜的检测和观察下,清晰地呈现出HUVECs的PS暴露。结论 HUVECs的PS暴露增多与其促凝血活性的增强具有聚桂醇浓度依赖性,聚桂醇通过增加HUVECs表面的PS暴露增强其促凝血活性。
- 刘俊胡腾龙刘明朋李席于洋顾玉州
- 关键词:聚桂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磷脂酰丝氨酸
- Mig-7、VEGF及血管生成拟态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OSCC)组织中迁移诱导蛋白7(Mig-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拟态(VM)的表达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OSCC患者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其Mig-7、VEGF的表达情况,VM用CD34/PAS双重染色技术确定,并结合OSCC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VM、Mig-7及VEGF的表达率皆为0%,在80例OSCC组织中三者分别为41.25%、53.75%及7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VM及Mig-7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五年生存率有关(P<0.05),VEGF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五年生存率有关(P<0.05),低分化组VM及Mig-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中分化组及高分化组,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VM、Mig-7及VEGF阳性率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VM、Mig-7及VEGF的表达与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有关,阳性表达组的患者五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VM阳性组Mig-7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VM阴性组。结论 OSCC组织中存在VM、Mig-7及VEGF的表达,Mig-7及VEGF的表达极有可能协同促进VM的形成,三者与OSCC的侵袭、转移及较差预后密切相关。
- 顾玉州胡腾龙静广平于洋李席俞晴
- 关键词:血管生成拟态口腔鳞癌
- CD9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是一类极易发生局部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CD9蛋白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CD9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我院诊断明确的...
- 李席
-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肿瘤分化临床病理学特征基因治疗生物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