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悦
- 作品数:49 被引量:139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在超重/肥胖POP患者中的短期疗效对比
- 2024年
- 目的:通过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RASC)与传统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LSC)在超重/肥胖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中的短期疗效,探讨机器人手术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23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实施骶骨阴道固定术的50岁以上超重/肥胖(体质量指数≥24 kg/m^(2))POP患者17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将其分为机器人组(68例)和腹腔镜组(110例)。比较两组的术中、术后及短期随访情况,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ID-20)、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盆腔器官脱垂术后患者全身状况改善问卷(PGI-I)评估手术效果。结果:①两组均无术中中转开腹病例。与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机器人组未发生术中并发症,腹腔镜组术中有1例发生膀胱损伤。③两组组内比较,术后3月与术后12月的PFDI-20、PFIQ-7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I-I评分均为“明显改善”,主、客观治愈率为100%。④两组术后3月与术后12月的POP-Q指示点(Aa、Ba、C、Ap、Bp、gh、pb、TVL)均优于术前(P<0.05),获得满意的解剖学复位。结论:RASC治疗超重/肥胖POP患者安全可行,与LSC相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更快、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且短期疗效肯定,可成为超重/肥胖POP患者的新选择。
- 曾浩然纪妹赵曌许鹏琳何南南李悦张佳慧
-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骶骨阴道固定术机器人手术超重肥胖
-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手术中的相关并发症及防治
- 2023年
- 机器人手术系统应用于妇科手术以来,因其三维立体的高清手术视野、可腕转的手术器械、滤过人手颤抖、术者手术舒适度增加等优势[1]广受妇科手术医生的青睐,目前已被应用于妇科各类手术中。随着机器人手术量的增加,临床应用过程中观察到了各种近远期并发症。笔者团队结合自身经验对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手术中的相关并发症及防治讨论如下。
- 刘亚芬李悦纪妹
- 关键词:妇科手术机器人手术系统手术视野手术器械并发症及防治
- 术前心脏康复训练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干预效果观察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6分钟步行试验(6MWT)评估下术前心脏康复(CR)干预对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患者内皮细胞功能、运动能力及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09-01-2020-11-30收治的103例拟行经TAV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入院后按护理常规干预,观察组52例给予6MWT评估下的术前CR干预。对比2组患者心肌功能、运动耐力、实验室指标和预后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9.95±4.82)%,对照组为(52.40±4.59)%,较术前均升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593,P<0.001;左房容积指数(LAVI)为(27.03±4.10)mL/m^(2),对照组为(29.67±4.24)mL/m^(2),较术前均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04,P=0.001;舒张前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前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E/e′)为9.44±2.10,对照组为11.31±2.26,较术前均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043,P<0.001。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量表得分为(76.26±6.98)分,对照组为(66.95±6.93)分,较术前均升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418,P<0.001;6MWT为(262.52±17.69)m,对照组为(230.36±15.74)m,较术前均升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034,P<0.001。观察组术后的查尔森基础疾病权重指数(WIC)为0.96±0.11,对照组为1.45±0.23,较术前均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50,P<0.001;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54%,低于对照组的27.45%,χ^(2)=4.167,P=0.04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内皮祖细胞(EPCs)占有核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0.046±0.014)%和(0.049±0.0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41,P=0.207。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分别为(26.73±4.85)和(28.18±5.01)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19,P=0.139。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脑钠肽(BNP)分别为(234.89±34.03)和(224.85±41.52)ng/L,差异无统计学意
- 李悦章媛媛高珂
- 关键词:心肌功能心脏康复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在巨大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 2023年
-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子宫切除术(RH)与传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TLH)在巨大子宫切除中的临床疗效,以探讨相关临床经验和机器人手术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1月至2021年11月完成的因良性疾病导致的巨大子宫并接受RH或TLH共8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H组374例、TLH组439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近远期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及其在大子宫人群(子宫体积为孕12~16周)和超大子宫人群(子宫体积大于孕16周)中相关指标的比较。结果:①与TLH组相比,虽然RH组子宫体积较大、腹部手术史发生率较高、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减少、术中输血率降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术中转变手术方式的病例。近期术后并发症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最高(3.20%,26/813),远期术后并发症中,淋巴潴留囊肿发生率最高(1.11%,9/813)。②在大子宫人群中,与TLH组相比,虽然RH组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输血率降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超大子宫人群,与TLH组相比,RH组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余各项围手术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巨大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腹腔镜相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有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更快等优势。此外,子宫体积的增大并未对手术并发症造成显著影响。
- 张婷纪妹赵曌何南南李悦赵施旖
-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腹腔镜巨大子宫子宫切除
- HBc-IgM阳性与重症肝炎进展关系的分析
- 2003年
- 目的 探索重症肝炎发生的早期预测和诊断指标。方法 对 2 5例患者检测HBc IgM两次 ,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死亡例数、死亡天数 ,作为预后评价的指标。结果 对照组与HBc IgM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死亡率为 71 .4 2 % ,HBc IgM组为 72 .72 % ,但两组患者的死亡天数分别为 5 0 .8± 1 0 .4d ,4 2 .2± 8.7d ,两者有极显著的差异 (P <0 .0 1 )。结论 早期检测HBc IgM有着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意义。
- 余祖江阚全程李悦李晓菲江河清
- 关键词:阳性重症肝炎
- 妊娠合并宫颈癌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总结分析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结合文献探讨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的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32例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共入组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32例中,孕早期10例(31.25%)、孕中期7例(21.88%)、孕晚期6例(18.75%)、产后9例(28.12%)。妊娠期患者确诊时,平均孕周为18+5周。患者确诊年龄为(33.9±5.5)岁。早期宫颈癌患者28例(87.50%)。主要临床表现为接触性出血14例(43.75%)、妊娠期阴道异常出血13例(40.62%)。主要病理类型为鳞癌27例(84.38%)。23例妊娠期患者中,20例妊娠期患者确诊后选择立即终止妊娠并开始宫颈癌治疗,2例患者因有强烈的生育要求而延迟治疗至胎儿成熟后行剖宫产术的同时行宫颈癌根治术,1例患者剖宫产终止妊娠后强烈拒绝后续治疗;9例产后患者确诊后均立即行宫颈癌治疗。32例患者无瘤生存25例,5例疾病进展死亡,2例治疗中途放弃治疗并失访,1 a累积生存率为86.67%。结论妊娠合并宫颈癌临床表现多为接触性出血及妊娠期阴道出血,多误诊为先兆流产等,妊娠期应注意宫颈癌的筛查;妊娠合并宫颈癌临床分期相对较早,多于早孕期诊断,妊娠合并宫颈癌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
- 王凯歌纪妹何南南赵曌李悦许鹏琳刘惠娜
- 关键词:妊娠宫颈癌预后
-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在超重及肥胖的高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通过比较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应用于超重及肥胖的高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疗效,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优势。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初治并通过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或传统腹腔镜行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的60岁以上超重和肥胖(体质量指数≥24 kg/m^(2))患者244例,根据手术入路将其分为机器人组(66例)和腹腔镜组(178例),比较两组的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与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少(50ml vs.60ml),术后住院时间短(7.0±3.0天vs.8.3±3.0天),而总淋巴结切除数多(23.0±7.3枚vs.20.0±8.7枚),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数较多(6.5枚vs.3.0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盆腔淋巴结切除数、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233例患者获得术后随访资料,中位随访时间为43月,两组的3年无复发生存率和3年总体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超重及肥胖的高龄子宫内膜癌患者安全可行,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野暴露更清晰使得淋巴结切除数更多,在手术过程中具有优势,且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是超重和肥胖的高龄子宫内膜癌患者全面分期手术更好的选择。
- 赵施旖纪妹赵曌何南南李悦张婷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达芬奇机器人高龄超重肥胖
- 机器人辅助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ⅠB_(1)~ⅡA_(2)期宫颈癌的比较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与传统腹腔镜在ⅠB_(1)期~ⅡA_(2)期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微创中心行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ⅠB_(1)期~ⅡA_(2)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机器人组和传统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并对影响宫颈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74例患者,其中机器人组172例,传统腹腔镜组20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与传统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手术平均手术时间及平均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机器人组Clavien-DindoⅢ级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腹腔镜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BMI、合并内科疾病、手术方式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BMI、合并内科疾病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ⅠB_(1)期~ⅡA_(2)期宫颈癌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年龄、BMI、合并内科疾病是影响宫颈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刘亚芬纪妹赵曌何南南李悦许鹏琳
- 关键词:宫颈癌机器人手术系统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
- 1000例机器人系统妇科手术的手术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9
- 2021年
- 目的探讨机器人系统妇科手术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的1000例机器人系统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影响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临床资料:1000例机器人系统妇科手术患者的年龄为(50.2±10.4)岁,体质指数(BMI)为(24.4±3.6)kg/m2。其中,恶性肿瘤811例,包括子宫颈癌405例、子宫内膜癌279例、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112例、外阴癌15例;良性疾病189例,包括子宫脱垂43例、子宫≥孕12周的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57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84例、要求复通的输卵管结扎患者5例。手术方式:恶性肿瘤患者中,子宫颈癌Ⅰa1期患者行筋膜外子宫全切除+双侧输卵管(或附件)切除术,Ⅰa2~Ⅱb期患者行子宫广泛性切除+双侧输卵管(或附件)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卵巢癌早期患者行全面分期手术,晚期患者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外阴癌行外阴广泛性切除+腹股沟淋巴清扫术。良性疾病患者中,子宫脱垂患者行子宫全切除+双侧输卵管(或附件)切除+阴道骶骨固定术;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子宫≥孕12周患者行子宫全切除+双侧输卵管(或附件)切除术;子宫肌瘤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输卵管结扎要求复通的患者行输卵管复通术。(2)手术并发症:1000例机器人系统妇科手术患者中,25例(2.5%,25/1000)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其中血管损伤11例、输尿管损伤11例、膀胱损伤2例、肠管损伤1例;130例(13.0%,130/1000)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下肢静脉血栓66例、淋巴潴留囊肿20例、感染16例、肠梗阻9例、肾积水8例、生殖道瘘6例、腹壁切口疝4例、皮下气肿1例。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恶性肿瘤患者为3.1%(25/811),显著高于良性�
- 黄晓天纪妹赵曌何南南李悦许鹏琳张警方
- 关键词:妇科外科手术机器人手术手术并发症
- 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POP(子宫及残端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组(65例)和机器人组(33例)。腹腔镜组患者接受传统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机器人组患者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天数、腹腔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盆腔器官脱垂量化系统(POP-Q)分度、盆底障碍影响问卷(PFIQ-7)及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分。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术中并发症及中转开腹。机器人组手术时间短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镜组(均P<0.05)。两组术后留置尿管天数、腹腔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机器人组短期并发症发生率、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与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机器人组术后PFIQ-7评分、PISQ-12评分分别与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PFIQ-7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前,两组术后PISQ-12评分均高于同组术前(均P<0.05)。两组术后3个月PO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机器人组Aa、Ba、C、pb、Ap、Bp较术前改善(均P<0.05)。机器人组术后3个月gh、Tvl分别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腹腔镜组Aa、Ba、C、Ap、Bp较术前改善(均P<0.05)。腹腔镜组术后3个月gh、pb、Tvl分别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POP的效果确切,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
- 张警方纪妹苑中甫赵曌李悦许鹏琳
-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