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淑健

作品数:32 被引量:109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成像
  • 18篇磁共振
  • 16篇肿瘤
  • 16篇磁共振成像
  • 7篇扩散
  • 7篇宫颈
  • 6篇宫颈肿瘤
  • 6篇病理
  • 4篇腮腺
  • 4篇良恶性
  • 4篇恶性
  • 3篇血管
  • 3篇腮腺肿瘤
  • 3篇腺肿瘤
  • 3篇扩散加权
  • 3篇扩散加权成像
  • 3篇加权成像
  • 3篇宫颈癌
  • 3篇MAPPIN...
  • 3篇病变

机构

  • 26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滑县人民医院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安阳市人民医...

作者

  • 26篇李淑健
  • 21篇程敬亮
  • 17篇张勇
  • 10篇刘洁
  • 6篇文宝红
  • 5篇高雪梅
  • 3篇张会霞
  • 2篇冉云彩
  • 2篇孙梦恬
  • 2篇刘静静
  • 2篇王潇
  • 1篇杨璐
  • 1篇闫晨宇
  • 1篇王斐斐
  • 1篇宋承汝
  • 1篇付坤
  • 1篇朱明
  • 1篇白洁
  • 1篇何巍
  • 1篇严志汉

传媒

  • 6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CT和M...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脂肪萎缩病二例并文献复习
2015年
目的探讨脂肪萎缩病的临床和MRI表现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2例脂肪萎缩病的MRI和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2例脂肪萎缩病患者均表现为全身皮下脂肪层菲薄,T1WI、T2WI脂肪信号减少或消失,1例肝、脾体积增大,肝脏和腹腔脂肪沉积,1例双侧骶骨、髂骨、坐骨脂肪沉积。临床均出现胰岛素抵抗、血糖代谢异常和高脂血症。结论脂肪萎缩病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李淑健程敬亮张勇张赞霞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T_(2)定量成像技术在宫颈癌临床分期与病理分化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T_(2)定量成像(T_(2)mapping)技术在宫颈癌临床分期与病理分化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7例经手术病理或宫颈活检证实的宫颈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I、DWI和T_(2)mapping检查,分别测量肿瘤与正常子宫肌层的T_(2)值和ADC值。绘制ROC曲线,评价两者对宫颈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化的诊断效能。结果:宫颈癌组织T_(2)值高于肌层非肿瘤组织,而ADC值则低于肌层非肿瘤组织(P<0.05);低分期宫颈癌组织T_(2)值和ADC值均高于高分期组织(P<0.05);低分化宫颈鳞癌组织T_(2)值和ADC值均低于中高分化组织(P<0.05)。T_(2)值和ADC值鉴别高、低分期宫颈癌的ROC曲线的AUC(95%CI)分别为0.840(0.756~0.904)、0.687(0.590~0.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T_(2)值和ADC值鉴别低、中高分化宫颈鳞癌的ROC曲线的AUC(95%CI)分别为0.770(0.632~0.875)、0.773(0.636~0.8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0)。结论:T_(2)mapping技术对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化评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且T_(2)值对宫颈癌临床分期的诊断效能优于ADC值。
刘洁李淑健刘静静曹勤琛程敬亮
关键词:宫颈癌磁共振成像肿瘤分期分化
MR扩散加权成像在舌部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在诊断及鉴别诊断舌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对75例舌部病变患者于治疗前行常规MRI平扫、增强和DWI检查,其中舌良性病变32例,恶性肿瘤43例.b值为0、1...
李淑健程敬亮张勇孙梦恬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在评估宫颈癌病理学特征及临床分期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参数在宫颈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04例患者均行常规MRI、DWI及DKI检查,测量定量参数平均扩散系数(MD)、平均扩散峰度(MK)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比测量DKI参数在不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之间的差别,绘制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宫颈鳞癌与腺癌间的MK、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宫颈鳞癌低分化组MD、ADC值显著低于中高分化组(P均<0.05),而MK值显著高于中高分化组(P均<0.05);宫颈癌高分期组MD、ADC值显著低于低分期组,而MK值显著高于低分期组(P均<0.05)。MK、ADC值鉴别宫颈鳞癌和腺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9、0.753;MK、MD值和ADC值在鉴别低分化与中高分化宫颈鳞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9、0.869、0.705;MK、MD值和ADC值在鉴别低分期组与高分期组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8、0.717、0.696。结论:DKI在评估宫颈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分化程度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且诊断效能优于DWI。
刘洁李淑健刘静静曹勤琛高雪梅
关键词:宫颈肿瘤磁共振成像
T_(1)mapping成像与扩散峰度成像在宫颈癌组织学特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对比T_(1)mapping成像与扩散峰度成像(DKI)的定量参数在宫颈癌组织学特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0年6月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证实的58例宫颈癌患者和30例宫颈正常的其他疾病患者的资料,将宫颈癌患者按照病理分型分为鳞癌(46例)组和腺癌组(12例),按照病理分化程度分为中高分化组(42例)和低分化组(16例)。患者术前接受常规盆腔磁共振成像(MRI)平扫、DKI序列扫描检查,采用B1修正变量翻转角序列分别于增强前及增强后5 min采集T_(1)mapping图像,测定肿瘤实质区和正常宫颈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平均扩散峰度(MK)值、平均扩散系数(MD)值以及增强前弛豫时间(T_(1pre))和增强后弛豫时间(T_(1post))。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ADC值、MK值、MD值、T_(1pre)和T_(1po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表示参数的诊断性能,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各定量参数值与宫颈癌分型、分化的相关性。结果(1)肿瘤实质区和正常宫颈的ADC值、MK值、MD值、T_(1pre)和T_(1post)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和腺癌的MK值、T_(1pre)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分化组和低分化组的ADC值、MK值、MD值、T_(1pre)和T_(1post)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鳞癌和腺癌的鉴别中,T_(1pre)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能力(AUC=0.764,P<0.001),其次为MK值(AUC=0.685,P=0.037);在低分化和中高分化宫颈癌的鉴别中,MK值具有最高鉴别诊断能力(AUC=0.812,P<0.001),其次是T_(1post)(AUC=0.797,P<0.001),但T_(1post)的敏感度最高(88.10%)。(3)T_(1pre)与宫颈癌分型呈正相关(r=0.338,P<0.05);在分化程度方面,T_(1post)(r=-0.460,P<0.001)和MK值(r=-0.483,P<0.001)与宫颈癌分化呈负相关,ADC值(r=0.455,P<0.001)、MD值(r=0.377,P=0.004)和T_(1pre)(r=0.273,P=0.038)与宫颈癌分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在宫颈癌组织学特征评估�
杨梦李淑健刘洁张斐斐张勇程敬亮
关键词:宫颈肿瘤磁共振成像
基于症状管理策略下的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基于症状管理策略下的健康教育模式对于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自尊水平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滑县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0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组在其基础上采用基于症状管理策略下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康复训练依从性、自尊水平及运动功能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康复训练依从性、自尊水平及沃尔夫运动功能测试(WMF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自尊水平及WMFT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基于症状管理策略下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促进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康复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训练依从性及自尊水平,对于促进其运动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齐利华李淑健祝素敏
关键词:健康教育脑梗死恢复期自尊水平
多回波Dixon技术和T_(2) mapping成像评估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早期腮腺损伤的价值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多回波Dixon技术和T_(2) mapping评价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早期腮腺损伤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确诊为早期pSS的患者26例(pSS组),以及与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0名(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于治疗前行颌面部MRI平扫、DWI、多回波Dixon序列以及T_(2) mapping序列。分别测量pSS组和对照组双侧腮腺实质的ADC、脂肪分数(FF)和T_(2)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pSS组和对照组左侧与右侧腮腺各参数值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pSS组与对照组间腮腺各参数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值对早期pSS的诊断效能,并采用DeLong检验对比各参数诊断效能的差异。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评价3个参数联合对早期pSS的诊断效能。结果pSS组和对照组左侧与右侧腮腺的ADC、FF、T_(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SS组腮腺的ADC值小于对照组(t=4.641,P=0.006),FF和T_(2)值均大于对照组(t=-2.910、P<0.001,t=-6.411、P<0.001)。采用ADC、FF、T_(2)值诊断早期pS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6、0.750和0.862,三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1%和97.5%。T_(2)值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ADC值(Z=2.626,P=0.009)和FF值(Z=2.112,P=0.035),三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应用ADC、FF和T_(2)值(Z=4.869,P<0.001;Z=3.628,P<0.001;Z=2.162,P=0.031)。结论多回波Dixon序列和T_(2) mapping序列能够定量评价pSS早期腮腺脂肪沉积和炎性反应的特点,T_(2)值对pSS早期腮腺损伤的评价具有较大潜能,与FF和ADC值联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张赞霞李淑健文宝红张勇汪卫建张会霞程敬亮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腮腺
T2 mapping成像评估宫颈癌病理学特征被引量:23
2019年
探讨T2 mapping成像鉴别宫颈癌类型、分化程度及预测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的价值。方法对57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于治疗前行常规MR、DWI和T2 mapping检查,测量肿瘤和正常子宫肌层的T2值和ADC值。对比测量参数在肿瘤与正常子宫肌层、鳞癌与腺癌、中高分化与低分化、LVSI阳性与LVSI阴性之间的差别,绘制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宫颈癌肿瘤与正常子宫肌层之间T2值、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鳞癌与腺癌之间T2值、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分化组T2值和ADC值均低于中高分化组(P均<0.05),LVSI阳性组T2值明显低于LVSI阴性组(P=0.002)。LVSI阳性组和LVSI阴性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5)。T2值、ADC值鉴别高中分化与低分化宫颈癌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709、0.747,T2值预测宫颈癌LVSI的AUC为0.856。结论T2 mapping成像可用于诊断宫颈癌和病理分级,预测宫颈癌LVSI状态优于ADC值。
李淑健程敬亮张勇刘洁杨梦张斐斐
关键词:宫颈肿瘤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成果导向教育结合模拟多学科诊疗和基于案例学习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以肿瘤影像学为例
2024年
目的 探讨成果导向教育(OBE)结合模拟多学科诊疗(MDT)和基于案例学习(CBL)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轮转的住院医师共8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名。以肿瘤影像学教学为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采取OBE结合模拟MDT和CBL教学模式。比较2组考核成绩、综合能力、教学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研究组常见肿瘤影像学特征描述、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常见肿瘤解剖熟悉程度成绩均高于对照组(t=12.186,P<0.001;t=25.434,P<0.001;t=15.417,P<0.001;t=20.133,P<0.001)。研究组和对照组培训后Mini-CEX、CTDI-CV评分均高于同组培训前(研究组:t=19.565,P<0.001;t=8.181,P<0.001;对照组:t=11.864,P<0.001;t=5.392,P<0.001)。培训后,研究组Mini-CEX、CTDI-CV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7.002,P<0.001;t=2.736,P=0.008)。培训后,研究组教学总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85.00%;χ^(2)=3.914,P=0.048)。结论 OBE结合模拟MDT和CBL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可提高学生考核成绩、综合能力和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汪卫建杨璐卜春晓李淑健张赞霞张勇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径向采集逐点编码缩短时间MR血管成像(PETRA-MRA)用于支架成形术治疗大脑中动脉斑块狭窄术后随访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评价径向采集逐点编码缩短时间MR血管成像(PETRA-MRA)用于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大脑中动脉(MCA)斑块狭窄后随访的价值。方法纳入28例经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的大脑MCA斑块狭窄患者,行PETRA-MRA及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TOF-MRA),并于其后1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MRA图像质量,测量MCA狭窄程度及病变长度。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测量结果的观察者间一致性;以Bland-Altman Plots散点图评估观察者间及MRA测量结果与DSA的一致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MRA测量结果与DSA的相关性。结果PETRA-MRA图像所示支架内血流信号及磁敏感伪影评分明显高于TOF-MRA(P均<0.05)。测量狭窄程度及病变长度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均较高(ICC均>0.75,P均<0.05)。Bland-Altman Plots散点图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ETRA-MRA与DSA测量MCA狭窄程度及病变长度的一致性及相关性均高于TOF-MRA。结论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MCA斑块狭窄术后,PETRA-MRA可准确评估MCA狭窄程度及支架区异常血管长度,图像质量佳。
张斐斐冉云彩朱明王潇李淑健程敬亮高雪梅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斑块磁共振血管成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