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清
- 作品数:20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内蒙古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论人对自然的改造与适应的关系
- 1999年
- 李瑞清
- 关键词: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
-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被引量:2
- 1999年
- 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仍然对人类社会生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发挥指导作用,并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使之有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走一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道路,这是当代中国哲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
- 李瑞清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辩证法思想毛泽东哲学唯物主义者中国社会
- 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内涵、特征及地位被引量:1
- 2011年
- 马克思主义方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实践性、合规律性、多样性和创新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根本的和基本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是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构建和发展其理论体系的关键所在;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是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实际上主要是通过人们对其方法的运用实现的。
- 李瑞清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方法的类型及其特征研究
- 2011年
- 方法有着不同的类型,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而且由诸多方法相互联系构成的方法论体系。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可划分为多种类型。马克思主义方法具有实践性、合规律性、多样性和创新性的特征。
- 李瑞清
-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不平衡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状态,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是不可避免和经常发生的。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社会有机体发展的不平衡和社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上。无论是哪一种不平衡都是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它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防止和克服社会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必须切实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发展普遍受益的原则,强化社会控制,以经济的和非经济的手段对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加以经常性的调整。
- 李瑞清
- 关键词:不平衡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并通过该门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其根本目标就是要使大学生达到对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科学认同和价值认同,最终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把握一个主题,即讲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要贯穿一条主线,即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要突出一个重点,即着重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避免"两张皮"、面面俱到和教条化的倾向。
- 李瑞清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解读
- 2011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完整严谨的科学体系。构成这个理论体系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贯穿着共同的主题,即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统一的价值取向,即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着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主题、价值取向、世界观、方法论等方面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
- 李瑞清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世界观方法论
- 论高校“两课”教学模式的转换与重构
- 2003年
- 李瑞清娜芹李建斌李雁舒
- 关键词:教学模式主观条件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被引量:2
- 2008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它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也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实践性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根本的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于实践,是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及其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又服务于实践,是实践的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实践中获得理论上的突破的,是在实践中得以丰富和发展的。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本质,是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维度。
- 李瑞清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论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3
- 2001年
-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是与世界发展潮流相适应 ,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的新发展观。其基本内容是 :社会发展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以社会稳定为前提 ,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 ,以体制改革为动力 ,以对外开放为条件。同时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是一种整体的、全面的、综合的发展观。系统研究和把握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 ,对致力于社会发展的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 李瑞清
-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发展观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