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竞妍

作品数:6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花岗岩
  • 2篇地壳
  • 2篇早侏罗世
  • 2篇同位素
  • 2篇侏罗世
  • 2篇俯冲
  • 2篇ND同位素
  • 1篇闪石
  • 1篇深部
  • 1篇深部地壳
  • 1篇同位素制约
  • 1篇透闪石
  • 1篇俯冲带
  • 1篇俯冲作用
  • 1篇宝石学
  • 1篇宝石学特征
  • 1篇ND
  • 1篇A型花岗岩
  • 1篇I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6篇李竞妍
  • 5篇郭锋
  • 5篇赵亮
  • 3篇李红霞
  • 3篇范蔚茗
  • 1篇陈美华
  • 1篇张攀
  • 1篇刘喜锋
  • 1篇李超文

传媒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宝石和宝石学...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I型和A型花岗岩Nd同位素变化趋势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34
2014年
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巨型增生陆缘的东段,分布着巨量的具有新生特征的显生宙花岗岩和火山岩。本文对东北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I和A型花岗岩年代学和Nd同位素组成开展了综合分析和研究。东北地区的I型花岗岩有两种Nd同位素变化趋势:一是以额尔古纳和兴安地块为代表,其εNd(t)随着年龄变新而增大,与造山带垮塌、软流圈上涌的幔源熔体或蒙古-鄂霍茨克洋的俯冲交代地幔楔熔体加入引起的地壳增生作用相关。二是以松嫩地块西南区和张广才岭为代表,εNd(t)随着年龄变新而下降,反映花岗岩的熔融源区有从早期的新生岛弧中、下地壳向晚期含更多再循环物质的中、上地壳迁移的趋势。A型花岗岩侵位时代主要有三期,总体上具有正的εNd(t)值,绝大部分tDM2<1.0Ga,反映了东北地区强烈的地壳增生作用。晚古生代A型花岗岩主要沿着贺根山-黑河断裂分布,可能与兴安和松嫩地块碰撞后伸展作用相关;早中生代A型花岗岩主体分布于张广才岭,与松嫩、佳木斯和兴凯地块的碰撞后伸展作用相关;早白垩世A型花岗岩遍布整个东北地区,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导致的区域性伸展作用相关。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的Nd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与侵位年龄(t)的对比展示了东北各构造单元地壳增生作用的差异。与华北北缘中生代花岗岩的特征相似,额尔古纳和佳木斯地块的花岗岩表现出tDM2>t+1000Ma的特征,表明这两个地块具有古老的结晶基底。兴安地块、松嫩地块西南区和张广才岭花岗岩的tDM2和侵位年龄差值集中在300~1000Ma,反映不同属性(年轻vs.古老)的地壳物质对熔融源区的贡献。东北地区tDM2和侵位年龄差值小于300Ma的花岗岩岩体极少,仅有乌兰浩特的查干岩体一例,可能由新近增生的新生地壳熔融形成。由Nd同位素特征显示,晚古生代-中生代东北地区显著�
李竞妍郭锋李超文李红霞赵亮
关键词:ND同位素花岗岩
东北早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岩石学记录
<正>东北地区经历了从古生代与古亚洲洋俯冲增生、到中生代南北分别受到了来自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构造叠加等复杂的动力学演化过程。目前对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及其对东亚大陆边缘构造演化的影响受到了众多国内外地...
郭锋范蔚茗李红霞赵亮黄秘伟李竞妍
文献传递
俯冲带地壳置换作用:以延边地区为例
俯冲带是地球壳-幔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之一,全球大约每年有1.0 km3的沉积物被俯冲到地幔中.部分俯冲沉积物通过脱水熔融交代上覆地幔楔,被改造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作用形成岛弧岩浆,返回到地表,形成增生地壳;另一部分则随着俯...
郭锋黄秘伟范蔚茗赵亮李竞妍章清文
关键词:俯冲带花岗岩
文献传递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对延边地区深部地壳的置换作用:显生宙花岗岩的Nd同位素制约被引量:3
2015年
延边地区晚古生代–早白垩世花岗岩的Nd同位素研究显示,该区可以富尔河–古洞河断裂为界划分为南北两个岩区。北区显示亏损、年轻的源区特征(εNd(t)=?0.7^+3.8,tDM2=691~976 Ma),南区可能继承了古老富集端元组分(εNd(t)=–13.6~–0.6,tDM2=1004~2166 Ma)。从二叠纪到白垩纪,北区花岗岩的εNd(t)值随着年龄变新递减,南区的εNd(t)值则随着年龄变新递增,并在早白垩世时两区花岗岩的εNd(t)值达到基本相同。这种Nd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趋势,说明南北两区深部地壳物质组成随时间变新而趋于均一化,反映了北区和南区先前存在的古亚洲洋型增生地壳和华北克拉通古老再循环地壳,在中生代期间遭受了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形成的新增生弧地壳的强烈改造和置换,使得两区深部地壳组成在白垩纪时基本一致。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中生代古太平洋俯冲作用对东北地区深部地壳的改造过程提供了可靠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
黄秘伟郭锋赵亮李竞妍
关键词:ND同位素花岗岩
东北早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岩石学记录
东北地区经历了从古生代与古亚洲洋俯冲增生、到中生代南北分别受到了来自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构造叠加等复杂的动力学演化过程.目前对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及其对东亚大陆边缘构造演化的影响受到了众多国内外地质学者...
郭锋范蔚茗李红霞赵亮黄秘伟李竞妍
关键词:俯冲作用早侏罗世
文献传递
新疆、青海、俄罗斯糖白玉的宝石学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查明新疆、青海、俄罗斯三地所产糖白玉的结构、成分和成因差异,在观察原料外观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常规宝石学方法、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电子探针研究新疆、青海、俄罗斯糖白玉样品,从结构类型、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和成因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上三地糖白玉的主要矿物组成均为透闪石,次要矿物组成则各有不同。新疆、俄罗斯糖白玉以毛毡状变晶结构为主,青海糖白玉以纤维状变晶结构和纤维-隐晶质变晶结构为主;初步认定以上三地糖白玉的糖色为次生色,主要由褐铁矿导致。结合相关地质背景和风化作用特征,推测以上三地糖白玉不同的外观特征主要受玉体成矿后期和成矿期结束后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
张攀刘喜锋李竞妍陈美华
关键词:透闪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