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增
- 作品数:15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中文系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审美主义的幻灭——托马斯·曼早期艺术家三部曲解读被引量:4
- 2010年
- 针对现代性的种种症结,审美主义作为救治之方案被抬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然而,审美主义自身却隐含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如审美独立性与社会功利性的矛盾、审美多元性与审美一元性的矛盾、审美主义的人本特色与虚无主义的矛盾等。托马斯.曼早期的艺术家小说正是通过对审美主义自身矛盾性的揭示,宣告了其失败。
- 李茂增
- 关键词:审美主义
- 成长的世界图景——论巴赫金的小说“时空体”理论被引量:8
- 2007年
- 受卢卡奇影响,巴赫金认为,现代人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是孤独的个人的成长问题,这不仅构成了现代小说最核心的主题,同时也直接影响了现代小说的时空体形式。通过对传统小说时空体形式的考察,巴赫金认为,歌德小说的时空体形式代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方向。
- 李茂增
- 关键词:巴赫金小说时空体
- “言意之辩”与“维特根斯坦难题”——兼论“言意之辩”的美学意义被引量:4
- 1999年
- 维特根斯坦揭示了当代西方语言哲学的一个难题:能否用以及如何用有限的语言去言说无限的、神秘的世界。中国古典哲学(美学)在讨论“言”与“意”的关系问题时,构建了一个独特的“言—象—意”体系。该体系对解决维特根斯坦难题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同时也昭示了中西美学的不同。
- 李茂增蔡幼鹏
-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言意之辩语言意象
- 作为美学原理的攀缘美学——《攀缘集》阅读札记被引量:1
- 2016年
- 之所以说'‘作为’美学原理的攀缘美学',是因为阎国忠先生并没有一部以'美学原理'命名的著作。但阎先生显然具有强烈的构建美学原理的自觉意识。在《攀缘——我的生命历程》一文中,阎先生曾经写到上世纪90年代初杨恩寰教授的一个劝告:美学研究'要真正产生影响,必须要在美学原理上下大功夫。'
- 李茂增
- 关键词:美学札记生命
- 以文艺解放民族的生命力——朱光潜“文化抗战”论及《诗论》之体例论略被引量:1
- 2010年
- 抗战期间,向来不问政治的朱光潜一变而以拯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以文艺解放民族的生命力"的"文艺抗战"论遂成为这一时期其所有著作的潜在主题。《诗论》之所以不顾体例,收入《陶渊明》一章,正显示了朱光潜在国族危亡之时赋予艺术和诗学的崇高使命。
- 李茂增
- 关键词:诗论陶渊明
- 战争叙事与民族国家想象被引量:7
- 2009年
- 20世纪中国战争文学始终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处于双向互动关系之中。一方面,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20世纪中国战争文学的主题模式、人物塑造和叙事策略,另一方面,20世纪中国战争文学又反过来影响了民族国家的想象与建构。
- 李茂增温华
- 关键词:民族国家叙事策略
- 军事文学创作的集结号——首届全军中青年作家评论家高研班军事题材作品散点透视
- 2013年
- 首届"全军中青年作家评论家高研班"的举办可以视为军事文学创作的一次重新集结。高研班的写作在青春叙事、军旅写实、历史重述三个维度上折射出了新生代军事文学创作的总体风貌,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军事文学创作的走向。
- 李茂增
- 关键词:青春叙事
- 他者之魅与现代小说形式——勒内·基拉尔小说理论述评被引量:3
- 2012年
- 小说是一种具有高度现代性的文学形式。一般以为,主体性的建构是包括小说在内的现代性话语的最大成就,但勒内·基拉尔对现代小说的考察表明,在现代小说主人公(主体)和其欲望目标(客体)之间,无往不在地隐藏着一个介体(他者);现代小说的演变规律表明,现代主体的欲望对象其实是介体,现代主体其实是一个摹仿者。正是对他者的欲望导致了现代本体病,而这又是现代平等欲求的必然结果。只有从"偏斜超验"回归"垂直超验",现代人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我。
- 李茂增
- 关键词:小说形式现代民主
- 重建伟大的历史总体--卢卡奇论现实主义小说的使命与特质
- 卢卡奇认为,总体性的失落是'现代性危机中的危机',现代文学的核心主题乃是重建历史总体。与此相应,现代文学应该以历史叙事取代自然主义的描写,应该以现实主义取代表现主义。
- 李茂增
- 关键词:卢卡奇现代文学现实主义小说核心主题现代性危机
- 文献传递
- 论大屠杀与个体罪责被引量:10
- 2009年
- 二战期间发生的大屠杀至今仍是历史记忆的重要主题。从雅斯贝尔斯在战后初期提出的"四重罪责"及阿伦特对耶路撒冷审判的质疑,到鲍曼对现代性与大屠杀内在关联的思考,再到格拉斯对少年时代纳粹经历的自我批判,无不表明惟有每一个个体都将自己作为独立之主体,并勇于承担自己之于历史总体的责任,大屠杀的悲剧才有可能被避免。
- 李茂增
- 关键词:二战大屠杀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