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莉

作品数:13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小说
  • 2篇意象
  • 2篇重生
  • 2篇《再生》
  • 1篇道德
  • 1篇狄金森
  • 1篇狄金森诗歌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分析
  • 1篇信条
  • 1篇性别政治
  • 1篇意象建构
  • 1篇英国女作家
  • 1篇战场
  • 1篇战争创伤
  • 1篇人性
  • 1篇生命政治
  • 1篇圣人
  • 1篇史事
  • 1篇女性

机构

  • 10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0篇李莉
  • 1篇廖衡

传媒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写作
  • 1篇社会科学动态
  • 1篇文教资料
  • 1篇学习月刊
  • 1篇天津市经理学...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人文论丛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制性的“男性气概”——英国女作家巴克《再生》三部曲的创作特色
2016年
当代英国女作家巴克的《再生》三部曲——《再生》(1991)、《门里的眼睛》(1993)、《鬼路》(1995)——以大量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原型,通过展现战争的暴力和血腥带给士兵的身心创伤,深刻地探讨了男性气概对士兵的禁锢和迫害。在创作过程中,巴克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及相关的日记、信件、笔记等,书中很多场景都基于真实的历史事件。
李莉
关键词:男性气概历史事件
缄默、监控、记忆与反思——论帕特·巴克《再生》三部曲中的核心意象建构
2019年
巴克的《再生》三部曲以一战中位于爱丁堡和伦敦的战时军事精神医院为背景,详细描述了战争给年青男性带来的打击和创伤。小说建构了“口”“眼睛”和“头盖骨”等一系列与身体部位相关联的意象,展示了身体的残片凝固着暴力记忆,以及个体被权力压抑的真相,并表达着个体的反抗。这些身体意象群的生理功能衍生出丰富的象征意义,更加深了作者表现战争创伤、反思政治体制的精神意图。
李莉
关键词:小说意象战争创伤
在“祭品”与“神圣人”之间——论《再生三部曲》中的生命政治
2019年
帕特·巴克在小说《再生三部曲》中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青年男性遭遇的书写与阿甘本对'神圣人'的谱系学研究,二者皆聚焦于被无可规避的暴力纳入死亡之域的生命,其间本质的联系与契合,迄今为研究者所忽略。本文从阿甘本政治哲学中的'神圣人'这一核心概念出发,解析巴克小说折射出的西方现代生命政治的真实景观:年轻一代被纳入带有父权制基因的'父权-主权'暴力结构中,以维护共同体安全的名义作为'祭品'被送上战争祭坛,然而诸多'祭品'在'主权'开启的例外状态中不断沦为阿甘本意义上的不配献祭而又像'虱子'一样毫无价值地死去的'神圣人'。巴克的文学书写不仅暗合阿甘本理论所标识出的政治图景,且有所突破,即通过展示战争祭坛上生命政治在微观领域的极权形态,以及军事精神病院中从'神圣人'到'祭品'的这一逆向操作及其对生命进行循环征用的深层机制,揭示出生命政治在'价值决断'维度上新的演化,进一步警示了西方现代生命政治空前的贪婪与危险,并试探儒学智慧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性。
李莉
关键词:阿甘本
拉康的“父亲之名”在帕特·巴克小说《重生三部曲》中的体现
2018年
父亲这一经典形象贯穿帕特·巴克《重生三部曲》,但小说中以里弗斯为代表的父亲形象并不是以一种实在的生物意义的父亲出现,而是以代理父亲的形象通过"父亲之名"的形式贯穿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父亲的法律、情感、榜样和规训等作用。本文以拉康的"父亲之名"理论解读帕特·巴克的小说《重生三部曲》中的父亲形象,并着力通过生理父亲、代理父亲和象征父亲这三个层次说明小说中"父亲之名"所体现的父亲的象征作用。
盛艳芳刘斯然聂士聪彭婕李莉
浅谈霍桑的超验主义被引量:13
2002年
霍桑因其在作品中对超验主义的独特实践而卓立于 19世纪以爱默生为首的其它超验主义艺术家中。他本着对人性的深切关注 ,力求从新的角度来探讨人性中的“罪恶” ;他将“罪恶”这一主题与超验主义的三个信条 (即自助、报偿和循环 )相结合 ,不但赋予了超验主义新的内涵 ,而且革命性地重新诠释了有关人性的“罪恶”的问题。他指出人本性中的“罪恶”会使人堕落 ,但这源于人本性的“罪恶”却有可能成为人重返“伊甸园”的阶梯 ,因为富有“自助”精神的强者会在“罪恶”所造成的逆境中挣扎求存 ,从而有机会获得道德上的新生和灵魂的净化、升华 ,来完成一个全新意义上的“循环”。
李莉
关键词:纳撒尼尔·霍桑超验主义信条人性道德
异树同花:女性经历的风景图——李清照与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自然意象被引量:2
2010年
李清照与艾米莉·狄金森分别是中美文坛中两位声名赫赫的女诗人,虽然两位才女生活时代相去甚远,但都凭着独到的感悟和想象力在诗歌中创造了大量的自然意象来表达男权社会下自己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经历。本文旨在比较李清照与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自然意象的相同之处,探讨导致这种相同之处的原因。
廖衡李莉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自然意象
比较结构难点解析
2007年
英语中有许多形式和意义都较复杂的比较结构,对这些比较结构的形式和意义的掌握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该文通过具体实例对英语中比较结构的难点进行了探讨和归纳。
李莉
关键词:比较级
《重生》三部曲中的性别政治
2023年
作为一个从女性主义出发的英国当代作家,帕特·巴克聚焦于一战弹震症患者的《重生》三部曲展现了更为开阔与深刻的性别关注。基于巴克三部曲中尊重史实的性别叙事,小说探索了一战期间,服务于战争的权力机制使用一套基于性别的“激励—羞辱—替罪羊”技术,在征兵时利用异性和同性的“性”吸引诱惑男性入伍,同时通过强化男性性别角色规范,贬抑与羞辱式惩罚罹患弹震症的官兵,逼迫其重返战场。在战事失利、社会矛盾激化时,将男性的愤怒与憎恨导向女性,将民众的注意力导向同性恋,来转嫁社会矛盾。如父权制英国那样的性别角色规范深植于心,得到全面认同,是便利、可操作性最强的要素,因而需要警惕权力在现代语境中对性别角色规范新的利用所带来的新危险。
李莉
关键词:性别政治
用心理分析方法解读爱伦·坡的女性小说被引量:6
2006年
埃德加.爱伦.坡在作品中对女性的奇异刻画巩固了他作为“神秘恐怖的奇异故事的缔造者”的名声,其作品中许多轻妙脱俗的女性常常经历恐怖的死亡,她们或被活埋,或被损毁,或遭受精神吞噬。文章根据自体心理学相关理论证明坡是一位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其自恋型人格由他幼年时的创伤性经历引起,并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他的女性短篇小说如《贝蕾尼斯》、《莉吉娅》、《莫瑞拉》、《厄舍古屋的倒塌》都是他自恋心理的产物。
李莉
关键词:爱伦坡自恋自体女性小说
结茧与破茧——劳伦斯作品中的婚姻观的演变及剖析
2007年
婚姻家庭两性关系一直是劳伦斯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从劳伦斯作品中所体现的婚姻观的演变的分析,指出其结茧和破茧过程。认为劳伦斯所处的时代及其个人经历是导致其演变的根本原因。
李莉
关键词:婚姻结茧破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