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国
- 作品数:38 被引量:178H指数:8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我国东海区海洋鱼类平均营养级研究
- 利用2004-2009年"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四个季度所获得的11 19个站位的鱼类调查资料,结合对东海海域166种重要鱼类营养级历史数据的修正,探讨我国东海区海洋鱼类的营养级特征。结果表明,该...
- 鞠培龙杜建国陈明茹陈彬杨圣云
- 关键词:海洋鱼类营养级
- 文献传递
- 基于氮稳定同位素的九龙江口鱼类营养级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采用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2013年6—8月九龙江口采集到的隶属于13目42科61属共71种鱼类的营养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九龙江口鱼类的δ15 N值跨度较大,介于7.23‰~14.66‰之间。以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基准生物估算出鱼类的营养级介于1.70~3.89之间,营养级最低与最高的鱼类分别为少牙斑鲆(Pseudorhombus oligodon)与多鳞鱚(Sillago sihama)。与Fishbase同种鱼类的营养级数据进行比较,83.1%的鱼类的营养级均值处于Fishbase同种鱼类的营养级范围内,但81.7%的鱼类的营养级均值比Fishbase同种鱼类的营养级均值略低;与传统的胃含物分析结果比较,58.3%的鱼类的营养级在0.5个营养级的误差范围内。基于氮稳定同位素估算的鱼类营养级较低的原因可能与本研究样品中低龄鱼及幼鱼比例较大有关。与其他方法相比,稳定同位素法在研究体型较小的幼鱼和低龄鱼营养级更具优势。鱼类营养级随其个体大小的变化明显,但存在种的差异性:不同体长的髭缟鰕虎鱼(Tridentiger barbatus)和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kumu)的营养级跨度较大,分别为1.54和1.43;而鳓(Ilisha elongata)等的营养级则跨度较小,这可能与不同鱼类的食性变化有关。
- 廖建基郑新庆杜建国陈彬
-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鱼类营养级
- 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及展望
- 海洋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重要的组成部分,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逐渐成为落实《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焦点议题,研究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于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讨论了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目标物种...
- 杜建国William W.L.Cheung陈彬周秋麟杨圣云
- 关键词:气候变化生物区系
-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多鳞鱚生长、死亡参数及种群动态被引量:9
- 2008年
- 以2001-2003年在闽南一台湾浅滩渔场底拖网渔获物采集的多鳞鳝样品,进行渔获群体结构和生长与死亡的研究,并从生态学参数的变化探讨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多鳞鳝渔获群体叉长范围65-237mm,优势组131~150mm,平均134.5mm,体重范围5~110g,优势组11~30g,平均26.1g。年龄范围0~3龄,优势组1龄,平均0.91龄。生长参数L∞为260.89mm、W∞为153.81g、k为0.6614、t0为-0.6158、tr为0.8474龄。Z为2.7728,M为1.3004,F为1.4724,开发比率为0.5310。与1992~1993年比较,种群趋向个体小型化、低龄化,开发程度由未充分向过度开发变化。1994年以来该渔场不断加大捕捞的投入和产出,连续13年超过了估算的渔业资源最大可持续渔获量和最大可持续捕捞力量。大量捕杀幼鱼,致使包括多鳞嬉在内的多数底层、近底层鱼类过度开发。因此必须强化对渔业和渔业资源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渔业的投入和产出量及开捕规格。在当前渔获量和捕捞力量超过最大可持续渔获量和最大可持续捕捞力量的情况下,应采取“负增长”的策略,渔业资源方能得以有效恢复,才能持久为人们所利用和实现海洋捕捞业的可持续发展。
- 卢振彬陈骁杜建国
- 关键词:种群结构台湾海峡南部
- 我国东海区海洋鱼类平均营养级研究
- 利用2004-2009年“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四个季度所获得的1119个站位的鱼类调查资料,结合对东海海域166种重要鱼类营养级历史数据的修正,探讨我国东海区海洋鱼类的营养级特征。结果表明,该1...
- 鞠培龙杜建国陈明茹陈彬杨圣云
- 关键词:海洋鱼类资源调查营养价值
- 文献传递
- 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域刺鲳种群生态学参数及其变动趋势被引量:3
- 2010年
- 以2001~2002年周年逐月采集台湾海峡中北部单拖渔船渔获的刺鲳样品578尾,进行群体结构和生长与死亡关系的研究,与1982~1984年渔获群体结构进行了比较,并结合1995~2008年渔业投入量和产出量的变化,探讨其种群变化趋势及管理策略.结果表明:2001~2002年刺鲳群体的L∞值为238.17 mm,W∞值为506.31 g,k值为0.338 3,t0值为-0.953 4a,tr值为2.146 2a.总死亡系数为2.364 1,自然死亡系数为0.841 5,捕捞死亡系数为1.523 0.与1982~1984年相比,渔获群体发生了个体小型化、结构低龄化、性成熟提早等生态学变化.这些变化与该渔场自1993年以来不断加大捕捞的投入和渔获量的产出且大量捕杀幼鱼,开发比率高达0.644 1,处于过度开发有关.因此必须强化对渔业资源的管理,同时实施最小可捕叉长为126.19 mm和最小可捕体重为58.81 g的管理制度,使该海域渔业资源得以恢复,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 杜建国卢振彬陈明茹杨圣云陈骁
-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刺鲳种群动态台湾海峡
- 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及在泉州湾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1年
- 在总结国内外生物多样性评价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与思路,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的评价框架,分别从生境物理破坏、海洋污染、外来种入侵和过度捕捞4个方面选取压力指标,从生态系统完整性、生境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物种4个方面选取状态指标,从环境响应、社会响应和经济响应3个方面选取响应指标,构建了适合于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泉州湾海洋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1984~2008和2001~2008年2个时期里,多数压力指标呈退化趋势,表明生物多样性的压力持续增加;多数状态指标呈退化趋势,表明生物多样性不断下降;多数响应指标呈现改善趋势,表明保护和提高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力度不断增加.
- 俞炜炜陈彬周娟黄浩杜建国
-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生物多样性指标体系
- 气候变化与海洋生物多样性关系研究进展
- 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已经成为落实《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焦点议题,海洋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气候变化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对于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分析讨论了气候变化与太平洋鲱鱼等...
- 杜建国William W.L.Cheung陈彬周秋麟杨圣云Guanqiong Ye
- 关键词:气候变化生物区系GIS种群历史
- 文献传递
- 筼筜湖绿潮期间颗粒有机物及沉积有机物的来源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以原子碳氮比Cat/Nat、TOC/Chl a、δ13C和δ15 N等为指标,分析了筼筜湖绿潮爆发期间悬浮颗粒有机物(POM)和沉积有机物(SOM)的来源。结果显示,筼筜湖的POM主要以外源输入为主。在靠近海水入口的引水渠,POM主要来自厦门西海域的陆源有机碎屑;位于筼筜湖上游的干渠,生活污水及餐饮业废水的有机质是其POM的主要贡献者;内、外湖POM的Cat/Nat(6.94~7.08)与浮游植物接近,但它们并不以浮游植物为主,而主要来自引水渠和干渠有机质的输入。以内湖为例,它们对内湖POM的联合贡献高达54%~97%。筼筜湖SOM的潜在来源多样,但不同湖区差异显著:在大型海藻覆盖区,主要以大型海藻和POM为主,而在无海藻覆盖的区域,则主要来自POM的自然沉降或与底栖微藻的联合贡献。结果表明,在来源复杂的潟湖系统,有机物的化学组成并不能很好的指示有机物的来源和成因,它在有机质的示踪方面并不如稳定同位素来得有效可靠。不过,基于多种指标的分析结果可能更准确。
- 郑新庆黄凌风杜建国林荣澄
- 关键词:POMNATTOCCHL
- 泉州湾红树林区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对鱼类生态的支撑作用被引量:2
- 2016年
- 2013—2014年在泉州湾洛阳江口天然红树林区进行4个季节每季连续15d的鱼类采样,以研究该区域内鱼类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优势种/类群及多样性指数等的季节变化,并讨论红树林区对鱼类的生态支撑作用.共采集鱼类72种(其中2种鉴定到目,1种鉴定到科,1种鉴定到属,其余均鉴定到种),隶属于9目34科,其中91.3%为暖水性种类,8.7%为暖温性种类;优势种/类群存在季节变化,春、夏季优势种以定居种(如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虎鱼科(Gobiidae)的鱼类等)为主,秋、冬季优势种则以鲻科(Mugilidae)的鱼类、花(Clupanodon thrissa)、七丝鲚(Coilia grayii)等非定居中上层鱼类为主;物种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季节变化均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与其他相似的红树林区域比较,泉州湾红树林区的鱼类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较高.在此基础上从鱼类体长生长的季节变化角度,讨论了泉州湾红树林区作为鱼类育幼场、索饵场和躲避敌害场所的生态功能,说明红树林生态系统存在完整的海洋食物网,对区内鱼类具有生态支撑作用,强调了保护红树林这一典型生态系统的重要科学意义.
- 郭治明陈杰鞠培龙方聪杜建国杨圣云陈明茹肖佳媚
- 关键词:鱼类物种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