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
- 作品数:41 被引量:141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柳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吉西他滨/多西他赛联合铂类一线治疗转移性鼻咽癌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铂类与多西他赛联合铂类方案在转移性鼻咽癌一线治疗中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诊疗的转移性鼻咽癌120例。随机分两组接受一线化疗:吉西他滨联合铂类组60例,多西他赛联合铂类组60例。观察疾病缓解率(RR)、疾病控制率(DCR)及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分析中位无进展生存(mPFS)、中位总生存(mOS)。结果:113例可评价病例,吉西他滨联合组56例,多西他赛联合组57例。吉西他滨联合组RR显著高于多西他赛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 4%vs 52. 6%,P=0. 04)。中位随访15. 8个月,与多西他赛联合组比较,吉西他滨联合组mPFS、mOS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PFS:9. 7个月vs 7. 8个月,P=0. 014;mOS:20. 6个月vs 16. 8个月,P=0. 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均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多西他赛联合组1级末梢神经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吉西他滨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 3%vs 1. 8%,P=0. 030),但两组均无2~4级末梢神经损害发生。结论:与多西他赛联合铂类方案比较,吉西他滨联合铂类一线治疗转移性鼻咽癌患者有更高的RR,可显著延长患者的PFS及OS时间,耐受性良好,末梢神经毒性更轻,可作为转移性鼻咽癌一线治疗的良好选择。
- 杨慧陆颖黄海欣陈达桂江舟吴思蓓
- 关键词:转移性鼻咽癌一线化疗吉西他滨多西他赛铂类
- 颈胸膜体位固定在乳腺癌术后放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颈胸膜体位固定装置在乳腺癌术后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配使用新(颈胸膜)/旧(体膜)体位固定装置。比较3个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配准结果:胸壁野(CTVc)、锁骨上区(CTVs)、整体靶区(CTVc+s)。结果新装置组CTVc+s各方向[水平(lateral,LAT)、垂直(vertical,VRT)和头脚(longitudinal,LNG)]整体摆位误差更小[LAT(4.24±0.23)mm vs(5.15±0.41)mm],VRT[(3.23±0.22)mm vs(3.49±0.30)mm],LNG[(3.11±0.25)mm vs(3.51±0.31)mm];新装置组CTVc各方向的局部摆位误差也更小[LAT(3.55±0.14)mm vs(4.21±0.24)mm],VRT[(2.55±0.17)mm vs(2.85±0.27)mm],LNG[(2.55±0.14)mm vs(2.64±0.16)mm];CTVs在水平方向上,新装置组的局部摆位误差也更小[LAT(2.55±0.13)mm vs(2.63±0.1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胸膜体位固定装置显著减少乳腺癌术后放疗摆位误差。
- 江舟黄海欣王占宇杨慧梁卫学陆颖
- 关键词:乳腺肿瘤体位固定摆位误差
- 替吉奥维持干预在转移性鼻咽癌治疗中的时机优势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通过与转移性鼻咽癌进展后二线治疗模式的生存预后比较,明确转移性鼻咽癌一线治疗后替吉奥(S-1)维持干预治疗的时机优势。方法:一线化疗临床获益的转移性鼻咽癌患者,1∶2分层随机为研究组(维持干预组,S-1维持至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和对照组(延迟干预组),评价S-1及时维持干预在改善转移性鼻咽癌整体预后中的时机优势。结果:至2019年5月入组157例患者,中位随访20.2月(8.0~53.1月)。可评价病例143例:维持干预组51例,延迟干预组92例。与延迟干预组比较,S-1维持干预提高转移性鼻咽癌一线化疗后的中位首次无疾病进展生存期(mfPFS)(8.4月vs 16.0月,P<0.001)及全程无疾病进展生存期(mtPFS)(14.8月vs 16.0月,P=0.006);并显著改善患者中位总生存(mOS)(21.1月vs 27.5月,P=0.003);亚组分析,转移性鼻咽癌一线化疗后及时的S-1维持干预与延迟干预比较,S-1维持干预显著延长mtPFS(16.0月vs 14.8月、13.3月,P=0.004)及mOS(27.5月vs 23.4月、19.6月,P<0.001)。维持干预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1级的皮肤色素沉着、口腔黏膜炎、手足综合征、恶心等,经过方案调整或短期治疗延迟(<2周),患者均可耐受。结论:转移性鼻咽癌一线化疗后及时进行替吉奥维持干预比延迟干预明显改善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生存预后,患者耐受性良好。
- 杨慧黄海欣吴思蓓陈锡山陆颖
- 关键词:转移性鼻咽癌预后
- 局部晚期鼻咽癌EGFR单抗诱导治疗疗效与EGFR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通过对照研究,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EGFR表达水平与联合EGFR单抗诱导治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118例来自“尼妥珠单抗、顺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后顺铂同期调强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病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EGFR表达水平。其中,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诱导治疗组(NPF组)58例,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诱导化疗组(TPF组)60例。比较两组EGFR表达情况与诱导治疗疗效相关性。结果:全组EGFR表达率为94.9%;EGFR表达与性别、临床分期等临床特征无显著相关(P>0.05)。EGFR表达水平与TPF诱导化疗的疗效无显著相关(P=0.090),但显著影响联合尼妥珠单抗的诱导治疗疗效(P=0.015);与TPF化疗比较,EGFR高表达水平患者接受联合EGFR单抗的诱导治疗有更好的治疗反应(P=0.033)。结论: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EGFR的表达水平与联合EGFR单抗诱导治疗的疗效密切相关;对于EGFR高水平表达的患者,增加EGFR单抗可能提高诱导治疗的临床获益。
- 陆颖黄海欣陈达桂岳海英杨慧
- 关键词:局部晚期鼻咽癌EGFR表达疗效
-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或顺铂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0
- 2014年
-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联合卡铂(GC)方案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57例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分为GC组(29例)和GP组(28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GC组和GP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2.1%和57.1%(P>0.05);两组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分别为5.4个月和5.6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3个月和9.0个月,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GC组的Ⅲ-Ⅳ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6.9%)明显低于GP组(28.6%)(P<0.05),而GC组Ⅲ-Ⅳ度粒细胞减少率(31.0%)较GP组(14.3%)明显升高(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方案二线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疗效肯定,较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有效率相似,GC方案治疗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高,GP方案治疗组Ⅲ/Ⅳ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在临床使用方面可以根据患者的特点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案。
- 杨慧黄海欣李桂生
-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吉西他滨卡铂顺铂
- 人参皂苷Rg3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体外血管生成拟态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MCF-7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含有终浓度为10、20、50、100、150及300 mg/L的Rg3完全培养基;对照组加入含DMSO完全培养基。CCK-8法分析Rg3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分析实验组各浓度下的抑制率和Rg3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确定实验浓度。体外管道形成抑制实验观察Rg3对MCF-7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Rg3对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 RNA的表达水平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Rg3对细胞低氧诱导因子(HIF)-1α、VEGF-A和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Rg3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A、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人参皂苷Rg3可以有效抑制MCF-7细胞增殖,其平均IC50为(115.34±8.50)mg/L;选取50、100和150 mg/L的Rg3作为实验浓度。50、100和150 mg/L组形成的管状结构数目分别为(19.0±1.0)、(15.0±1.5)、(10.0±1.7)个/视野,呈逐渐降低趋势;且均较对照组(22.0±1.8)减少(均P<0.05)。对照组、50 mg/L组、100 mg/L组及150 mg/L组细胞中的VEGF-A和MMP9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对照组、50 mg/L组、100 mg/L组及150 mg/L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VEGF-A蛋白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后3组的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但50 mg/L组与对照组的MMP9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参皂苷Rg3可以抑制MCF-7细胞体外血管形成拟态的能力,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MCF-7细胞中HIF-1α、VEGF-A和MMP9的蛋白表达有关。
- 黎国栋杨慧陆颖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低氧诱导因子-1ΑMCF-7细胞血管生成拟态人参皂苷RG3
- 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的放射性不良反应观察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对比观察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疗的放射性不良反应,评估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模式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155例女性乳腺癌病例,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理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TNM分期为pT3~4pNl~3cM0或P任意rrpN2~3cM0。采用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FEC)化疗方案后,密闭信封法随机分为同步组(多西他赛化疗时同步放疗)78例、序贯组(多西他赛化疗完成后放疗)77例,观察两组放射性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结果:中位随访39(16~62)个月。同步组和序贯组的放射性不良反应轻微,均无3~4级放射性皮肤反应、症状性心肺放射损伤。1~2级放射性皮肤反应同步组的发生率为89.7%(70/78)、序贯组为88.3%(68,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3年无复发生存率同步组为92.3%(72/78),序贯组为81.8%(63/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的放射性不良反应轻微,与序贯治疗比较提高了患者的3年无复发生存率,安全可行,可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
- 陆颖黄海欣杨慧陈达桂
- 关键词:乳房切除术改良根治性
- 鼻咽癌疗效评价模式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鼻咽癌疗效评价常采用常规磁共振评价模式,单一常规磁共振只能评估肿瘤大小变化,无法对其疗效进行精准预测。功能影像技术能进一步补充疗效预测的信息,然而,单一影像学评价在肿瘤疗效评价中有一定局限性,功能影像与生物标志物联合进行疗效评价及预测,可能为鼻咽癌疗效评价模式提供新选择。文章通过对鼻咽癌疗效评价模式的现状、功能影像技术与生物标志物的单一评价模式或者联合评价模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探讨精确并易于推广应用的鼻咽癌疗效评价模式提供思路。
- 杨慧陆颖黄海欣
- 关键词:鼻咽肿瘤综合疗法生物标志物高危人群
- 一种预防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水肿的训练器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防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水肿的训练器,包括一底座、两个边立柱、一提示布及两个锻炼弹性件,两个所述边立柱均装设于所述底座背离地面的一侧且相对设置,每一所述边立柱与所述底座竖直连接;所述提示布的相对两个侧边分...
- 杨慧陆颖黄海欣杨双利许卓华陈锡山韦明景林欢吴思蓓冼柳燕江舟
- 肿瘤患者化疗药物所致脱发的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0年
- 化疗药物所致脱发(chemotherapy induced alopecia,CIA)是肿瘤综合治疗中较常见的毒副反应,会对肿瘤患者产生一定的心理困扰,从而影响肿瘤患者治疗依从性。但CIA发生的机制尚不明确,缺乏明确的防治规范与共识。本文通过对CIA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物理干预、药物治疗、基因治疗等防治手段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肿瘤患者化疗药物所致脱发的防治提供新选择及今后研究思路。
- 杨慧陆颖黄海欣
- 关键词:药物治疗基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