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演清
- 作品数:12 被引量:108H指数:7
- 供职机构:常山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冲吸钝性解剖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11年
- 随着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的出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不但为大家所接受,且已成为公认的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一种经典手术方式[1-3]。
- 杨演清钱浩然林木青余强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胆囊切除术急性胆囊炎
- 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手术的临床应用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10年3月19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术后并发症。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比较,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相近。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手术能安全、有效、经济地处理多种腹部疾病,充分体现微创外科手术的优越性,值得推广。
- 杨演清林木青余强江四平毛小英胡芝仙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联合手术
-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312例被引量:27
- 2010年
-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经验。方法 2001年1月至2009年3月,对急性胆囊炎312例采用常规四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 306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例中转开腹,其中1例胆囊三角粘连致密,2例术中大出血,1例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1例胆囊十二指肠瘘,1例Mirizzi综合征。术中无胆管损伤,术后未发生腹腔出血、胆漏及膈下脓肿等并发症。312例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2个月,无腹痛、黄疸等不适。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关键是术者必须充分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要点和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并把握好中转开腹手术的指征。
- 杨演清周伟林木青余强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
- 尿液Survivin和Cox-2蛋白检测对膀胱癌早期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
- 2010年
- 江四平林木青杨演清
- 关键词:SURVIVINCOX-2蛋白蛋白检测尿液膀胱移行细胞细胞学检测
- 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的特点,若不及时手术治疗,可发生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传统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开腹穿孔修补术、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和胃大部切除术。
- 杨演清林木青余强江四平
- 关键词:腹腔镜修补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 左氧氟沙星联合方案治疗睾丸附睾结核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睾丸结核多与附睾结核合并存在。睾丸结核多为附睾结核的直接蔓延,也可血行感染引起[1]。临床上多用手术切除后联合抗结核治疗。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或(和)吡嗪酰胺治疗了18例患者,治愈率为94.4%,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例患者,年龄21~65岁,平均41.6岁。
- 林木青江四平杨演清
- 关键词:联合方案治疗左氧氟沙星附睾结核睾丸结核抗结核治疗血行感染
- 大黄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大黄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观察大黄治疗后AOSC患者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的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IL-6、TNF-α和内毒素含量基本一致(P>0.05);术后治疗组IL-6、TNF-α和内毒素下降速度均不同程度的快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13.8±3.9)d,明显多于治疗组的(9.6±3.7)d(P<0.05)。结论大黄对AOSC患者术后IL-6、TNF-α、内毒素的水平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治疗AOSC疗效确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江四平林木青杨演清
- 关键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内毒素
- 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被引量:8
- 2011年
- 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2006年6月~2009年6月,我科对150例施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进行了不同方法的处理,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0例,年龄(67.4±13.5)岁,直肠指诊:前列腺Ⅱ°增生102例。
- 汪瑛杨演清
- 关键词:前列腺切除术膀胱痉挛护理
- 早期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在全胃切除术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早期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将86例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外营养组与肠内营养组,每组43例。观察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状况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肠内营养组TLC、TRF、CD4、CD8营养后均较肠外营养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Alb、IgG、IgM、C3营养后均较营养前有所提高,但营养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内营养组腹泻、腹涨、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3.3%,较肠外营养组的37.2%低(P<0.05)。肠内营养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肠外营养组(P均<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可迅速恢复患者的免疫状态,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 林木青江四平余强杨演清胡正华毛金水
- 关键词:全胃切除术肠外营养肠内营养胃癌
- 不同手术方法对胆结石患者免疫状态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对胆结石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胆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腹腔镜组,每组40例。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3d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IgGI、gAI、gM、CD3+、CD4+、CD8+、C3、C4、CD4+/CD8+。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一例中转开腹。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P<0.01);腹腔镜组术后3d的IgGI、gAI、gM、CD3+、CD4+、CD8+、C3、C4,CD4+/CD8+均高于传统组(P<0.01)。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等特点,体现了腹腔镜胆道手术的微创性。
- 林木青江四平胡正华杨演清毛金水余强
- 关键词:胆结石腹腔镜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