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高举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大学生
  • 1篇哲学
  • 1篇认识论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进步
  • 1篇实效
  • 1篇释学
  • 1篇思想品德
  • 1篇思想品德课
  • 1篇品德
  • 1篇品德课
  • 1篇主义
  • 1篇唯物
  • 1篇唯物主义
  • 1篇解释学
  • 1篇教学
  • 1篇教学方式
  • 1篇教学实践
  • 1篇感性直观
  • 1篇辩证

机构

  • 5篇湖北汽车工业...

作者

  • 5篇杨高举
  • 1篇薛芳锦
  • 1篇单世明
  • 1篇孙绪兵

传媒

  • 4篇湖北汽车工业...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从认识论角度看感性直观与实践的区别
2002年
感性直观与实践之间有联系,但更有本质区别。忽视这些区别,一味强调实践的感性性质和形式,就有把实践降低为感性直观、把实践论降低为感觉论的可能。
杨高举
关键词:认识论感性直观哲学
思想品德课应从“理实近小”上求实效被引量:1
2006年
笔者总结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做到以人为本的“理实近小”,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有与人的幸福、自由、终极价值和回归生活等联系起来,思想品德课才能深入人心并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所助益。
单世明薛芳锦孙绪兵杨高举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教学方式大学生
传统解释学的贡献与局限
2003年
传统解释学使解释学由单纯的解释技巧转变为人文科学的理解艺术,明确了解释学的任务,并为完成这 一任务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但它仍没有跳出主体一客体的二元论模式,无法回答解释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问题,解 释学的转向成为必然。
杨高举
关键词:解释学
论社会进步的代价问题
2001年
本文针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得与失、进与退大量并存的矛盾现象 ,着重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而又辩证的社会进步观 ,明确指出社会进步的实质在于社会主体本质力量的完善 ,它通过社会主体的能动活动来体现和实现。这种能动活动是主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过程 ,因而也是一个付出代价的过程。社会进步要付出代价作为一个普通现象 ,存在于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方面。对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代价问题 ,我们既要作道德评价 ,更要作历史评价。
杨高举
关键词:社会进步辩证唯物主义
人的工具性与人的全面发展被引量:1
2002年
本文针对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工具化倾向,阐述了工具性的几个基本规定,重点分析了人的工具性的产生及其后果,并且明确指出,人的工具性是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但又是一个必须被扬弃的阶段,扬弃的唯一途径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杨高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