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华
- 作品数:34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民委科研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社会学更多>>
- 提升民族地区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的路径设想——以建立“政府—媒体—公众”联动制度为中心被引量:5
- 2011年
- 本文通过对"7.5"事件等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信息流向分析,提出突发事件信息系统的核心是建立"政府—媒体—公众"联动制度为中心的信息控制体系,即政府为主导,媒体为辅助,公众为服务主体,以达到将无序信息转化为可控信息的目的。
- 林晓华
- 关键词:突发事件
-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繁荣之因新论被引量:2
- 2004年
-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繁荣,固然因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催化,但还有更深层次原因:其一是中国女 性写作自身的悠久传统,其二是近现代的中国文化转型。
- 林晓华
- 关键词:女性文学文化转型
- “粗放扩张时代”的云南报业市场被引量:2
- 2004年
- 林晓华
- 关键词:报业市场都市类报纸日报经济进步
- 文学传媒的“媒化”运行机制研究——以《大公报·文艺副刊》为例
- 2016年
- 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生产、传播、接受过程中,以报纸文艺副刊为主体的文学传媒起着重要作用。现代文学作品在进入报刊发表阶段之后,必然要经历"媒化"进程。文章以《大公报·文艺副刊》为研究对象,考察《大公报》的媒介定位与受众策略对于《大公报·文艺副刊》的潜在规制,进而分析《大公报·文艺副刊》的编辑在保持较高文学水准的同时,如何运用媒介营销策略来调节和配置文学资源,并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 林晓华邱艳萍
- 关键词:文学传媒
- 少数民族农民媒介素养现状调查被引量:9
- 2008年
- 本文在对我国少数民族农民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行初步的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所得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由于少数民族农民媒介素养的相对低下,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信息鸿沟"与"经济鸿沟"呈现扩大的趋势。应该以提高少数民族农民的媒介素养为突破口来提高少数民族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 林晓华
- 关键词:少数民族媒介素养
- 2003年媒体“造美”热现象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林晓华
- 关键词:媒体新闻传播女性形象选美比赛受众注意力
- 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
- 媒介素养是指受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种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随着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并在社会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英国学者就开始倡导媒介...
- 林晓华
- 关键词:媒介素养受众研究少数民族
- 文献传递
- 1+1教学:新闻评论教学理念与模式的更新被引量:2
- 2013年
- 目前高校《新闻评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陈述性知识占用较多,实战写作训练/节目制作的机会较为缺乏。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多年评论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1+1"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闻评论》课程研讨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内涵:一是指新闻评论的教学体系设计为两大部分:教师案例教学+学生实战演练;二、学生的实战环节设计为两大部分:围绕新闻热点,分成正反方辩论;评论写作,两个小组交互批改;三、构建课堂之外的媒体实践平台:课堂教学+评论实践平台。
- 林晓华邱艳萍
- 关键词:新闻评论媒介素养教育
- 手机出版:突破少数民族农村信息传播瓶颈的最优选择被引量:4
- 2013年
- 根据2011—2012年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我们看到,手机已成为少数民族农(牧)民的日用品,对于区位偏僻、居住分散的少数民族农村来说,手机出版有望成为突破少数民族农村信息传播瓶颈的最优选择。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手机出版如何真正"嵌入"少数民族农(牧)民的生活,并对少数民族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提振"作用,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索。
- 林晓华邱艳萍
- 关键词:手机出版少数民族农村
- 关于少数民族农村信息传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 在2006年与2008年,笔者两次组织团队,开展了以少数民族农村信息传播现状为主题的调研。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的统计分析,主要发现为二:其一,大众传媒对少数民族农民的思想观念有重大影响;其二,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存在较严重的信...
- 林晓华
- 关键词:大众传媒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