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脑瘫
  • 7篇康复
  • 4篇小儿
  • 4篇脑瘫患儿
  • 4篇脑性
  • 4篇脑性瘫
  • 4篇脑性瘫痪
  • 4篇患儿
  • 3篇小儿脑瘫
  • 3篇疗效
  • 2篇平衡疗法
  • 2篇疗法
  • 2篇脑瘫康复
  • 2篇痉挛
  • 2篇痉挛型
  • 2篇护理
  • 1篇电刺激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期
  • 1篇性病

机构

  • 10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10篇柳淑芬
  • 2篇林小苗
  • 2篇陈海燕
  • 1篇黄嫚
  • 1篇周江
  • 1篇宋雄
  • 1篇冯艳华
  • 1篇邹林霞
  • 1篇黄芳
  • 1篇刘金明
  • 1篇廖婵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国临床护理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衡疗法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平衡疗法在小儿脑性瘫痪运动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78例脑瘫患儿,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9例,根据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依据神经发育学的规律按抬头、翻身、坐、爬、跪、立、行的大运动项目进行训练,治疗组采用平衡疗法,对照组采用的Bobath和Vojta法,所有病例在训练前及训练3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对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并对二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评分均值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GMF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治疗组的康复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平衡疗法对小儿脑性瘫痪运动康复的治疗效果较Bobath和Vojta法更好,且操作简单、实用、患儿易于接受,值得广泛推广.
柳淑芬
关键词:平衡疗法脑性瘫痪
强化肌力训练对脑瘫康复膝反张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康复中强化肌力训练对膝反张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4例脑瘫患儿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予强化肌力训练,即主要加强胫前肌、髂腰肌、腘绳肌肌力及股四头肌肌力训练。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膝反张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行走能力也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儿童脑瘫康复中强化肌力训练可促进膝关节伸、曲肌肌力的平衡,提高膝关节的控制能力,从而纠正膝反张,同时巩固骨盆控制能力,从而提高了患儿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并纠正或改善异常步态。
柳淑芬林小苗
关键词:脑瘫患儿膝反张肌力训练
家庭姿势管理在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对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家庭姿势管理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某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痉挛型脑瘫住院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庭姿势管理。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88)评价2组粗大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MFM-88评分总百分比高于对照组(t=-5.284,P=0.016)。结论痉挛型脑瘫应用家庭姿势管理可显著提高患儿运动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黄芳廖婵刘金明柳淑芬陈海燕
关键词:痉挛型脑瘫家庭护理
小脑电刺激与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小脑电刺激与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将81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电刺激小脑顶核、运动训练及家庭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运动训练及家庭康复治疗;所有病例在训练前及训练3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GMFM)量表对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并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电刺激治疗组患儿GMFM评分明显高于康复对照组(P<0.05),治疗组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小儿脑性瘫痪实施小脑电刺激可促进其粗大运动功能的发育,值得临床推广。
柳淑芬周江
关键词:小脑电刺激脑性瘫痪
平衡疗法在偏瘫型脑瘫康复改善步态的应用及体会
2012年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28天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而痉挛型偏瘫是指一侧上、下肢痉挛型瘫痪另一侧上、下肢正常。异常发育的主要特点是:有明显的姿势与运动的非对称性。偏瘫型脑性瘫痪儿童在站立与步行时,常由于一侧肢体肌张力异常、肌肉力量不协调和肌肉控制能力差而出现患侧髋关节后伸、内旋、膝关节过伸,踝、足趾跖屈;在步行周期摆动期时,
柳淑芬
关键词:痉挛型偏瘫平衡疗法脑瘫步态康复
小儿脑瘫早期康复治疗现状
2010年
1861年英国矫形外科医生威廉.约翰.利特尔(Willian Jahn Little, 1810-1894)发表第一篇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论文后,各国相关学科的专家相继对此作了研究[1].脑瘫是指在妊娠到新生儿期之间各种原因而致的脑的非进行性病变为基础,形成永存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其症状在2岁以前出现.脑瘫是引起儿童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世界范围内大约有1500万脑瘫患儿,其中50%以上并智力低下,30%并有癫痫[2].
柳淑芬黄嫚
关键词:小儿脑瘫早期康复治疗进行性病变外科医生新生儿期
不同年龄组的脑瘫患儿综合康复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104例患儿按不同年龄分为0~6个月、7~12个月、13~54个月三组,各组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并对三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差值均值进行对比。结果三组间患儿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减轻患儿功能障碍程度,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确诊和开始治疗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柳淑芬陈海燕
关键词:不同年龄脑瘫患儿综合康复疗效比较
平衡发育疗法在脑性瘫痪康复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平衡发育疗法在脑瘫训练中的应用及其对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运动疗法,观察组采用平衡发育疗法。每天治疗1次,30天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采用粗大运动量表(GMFM-88)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但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发育疗法效果优于传统的运动疗法,能更有效地提高脑瘫患儿运动功能。
宋雄邹林霞柳淑芬林小苗
关键词:脑瘫康复
106例小儿脑瘫超早期异常临床表现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脑瘫患儿超早期(<3个月)异常表观,以进行早期干预。[方法]对2007年3月—2008年3月来我院儿童康复中心治疗的脑瘫患儿进行临床回顾性调查。[结果]91.50%的患儿在出生后1个月~3个月有异常临床表现,前三位异常临床表现为:抱在怀中感觉较硬;拇指内收,手握拳不易分开;易惊,不明原因哭闹,所占比例分别为65.09%、61.32%、55.66%,同时有≥3个异常临床表现的患儿占63.20%,≥2个异常临床表现的患儿占75.47%,有1个异常临床表现患儿占91.50%,无异常临床表现的患儿占8.49%。[结论]对出生后有上述异常表现的患儿要高度警惕,不管是否有高危因素都要进行随访,及时进行早期干预。
冯艳华柳淑芬
关键词:脑瘫
踝足矫形器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及护理被引量:5
2011年
观察配戴踝足矫形器(AFO)的脑瘫患儿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和护理效果,根据患儿异常姿势和运动障碍选择适宜的运动训练方法。指导家长正确配戴AFO方法和步骤,并定期检查和运动评估,以了解使用效果及病情变化,为更换适宜的矫形器提供依据。本组患儿经过综合康复训练和护理后,83例患者中58%现已完全脱掉支具,畸形肢体已逐渐改善;42%的患者仍在继续穿戴。
柳淑芬
关键词:踝足矫形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