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鑫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管事件
  • 2篇血压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脑血管事件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人群
  • 2篇发心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增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斑块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血糖
  • 1篇血脂
  • 1篇血脂正常
  • 1篇同型半胱氨酸

机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梁鑫
  • 3篇潘伟琦
  • 3篇芦燕玲
  • 2篇于利群
  • 1篇宋晓华

传媒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老年非高血压人群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升高对老年非高血压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健康体检的60~80岁的老年非高血压人群6124例,均行血浆Hcy检测,其中Hcy≤13μmol/L者4122例,Hcy>13μmol/L者2002例,分别随机选择500例作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6个月收集1次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情况,随访3年。比较2组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2组性别、年龄、吸烟、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及LDL-C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68±12.87)μmol/L vs(8.12±4.36)μmol/L,P=0.001]。3年随访结束时,研究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脑梗死、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8%vs 10.2%,P=0.001;9.0%vs 4.6%,P=0.025;5.8%vs 3.0%,P=0.034)。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Hcy水平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β=0.78,95%CI:1.76~4.12,P=0.003)。结论 Hcy水平升高的老年非高血压人群发生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增加,尤其是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危险。
芦燕玲潘伟琦宋晓华梁鑫
关键词:高半胱氨酸高血压心肌梗死
老年高血压人群高敏C反应蛋白增高与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增高对老年高血压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健康体检、年龄60~80岁的老年高血压人群5021例,行血清hs-CRP检测,从hs-CRP 0~5mg/L 3321例中随机选500例为正常组;从hs-CRP>5mg/L且≤10mg/L的1700例中随机选500例为增高组。随访3年,随访期每6个月收集1次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情况。比较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增高组新发心脑血管事件、脑梗死、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4%vs 8.0%,7.0%vs 3.8%,5.2%vs 2.6%,P<0.05,P<0.01)。增高组累计无事件生存率明显低于正常组,随时间延长而逐渐明显,至随访3年结束时,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hs-CRP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3.67。结论 hs-CRP水平增高的老年高血压人群发生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增加,尤其是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危险。
芦燕玲于利群潘伟琦梁鑫
关键词:高血压C反应蛋白质
血脂正常的空腹血糖受损人群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血脂正常的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血清尿酸(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282例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血脂正常的IFG人群,进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测量其左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根据测量结果分为CAS斑块组(n=96)和无斑块组(n=186)。结果 CAS斑块组血浆UA浓度明显高于无CAS斑块组(P<0.05)。CAS斑块组高UA血症发生率较无CAS斑块组显著增高(P<0.05)。CAS程度:0级、1级与3级组,0、1与4级血U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形成与年龄、UA、IL-6、TN F-α、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其他影响因素后UA增高与颈动脉斑块程度仍相关(P<0.05)。结论血脂正常的IFG人群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UA水平升高有关。
芦燕玲于利群潘伟琦梁鑫
关键词:空腹血糖受损尿酸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