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增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容积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 2篇蛛网膜下腔
  • 2篇蛛网膜下腔出...
  • 2篇自发性蛛网膜...
  • 2篇网膜
  • 2篇下腔出血
  • 2篇膜下
  • 2篇320排容积...
  • 2篇出血
  • 1篇电子计算机断...
  • 1篇电子计算机断...
  • 1篇蝶鞍
  • 1篇动脉瘤
  • 1篇断层扫描
  • 1篇预约
  • 1篇实名
  • 1篇综合征
  • 1篇席汉氏综合征

机构

  • 4篇宁波市第一医...

作者

  • 4篇樊增
  • 3篇黄求理
  • 2篇潘宇宁
  • 2篇张杰
  • 2篇叶贤旺
  • 1篇唐一帆
  • 1篇郭俊宇
  • 1篇郑佩君
  • 1篇谢浩芬
  • 1篇阮列敏
  • 1篇阮新忠
  • 1篇陈雪琴
  • 1篇李征

传媒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医院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320排容积CT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回顾性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20-MDCT检查资料,并与DSA对照,以讨论320-MDC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320 CT检查的52例白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颅动态CTA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D...
叶贤旺樊增黄求理潘宇宁张杰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320排容积CT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2011年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320-MDCT)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0-MDCT检查的5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颅动态CTA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结果对比。结果本组共发现脑血管病变52例,其中动脉瘤47例,动静脉畸形1例,硬脑膜动静脉畸形1例,其他病变3例。结论 320-MDCT动态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A造影术(CTA)可以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并对患者手术方式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樊增叶贤旺黄求理潘宇宁张杰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
席汉氏综合征的垂体MRI表现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席汉氏综合征(SS)的垂体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确诊的15例SS病例的垂体MRI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蝶鞍及垂体的MRI平扫和增强表现。结果 15例皆表现为蝶鞍无扩大的空蝶鞍,垂体柄可见,无明显偏移,强化明显,垂体后叶信号未见明显异常。其中完全空蝶鞍3例,鞍内未见腺垂体组织,垂体柄下端呈"游离"状,悬挂于蝶鞍内。部分空蝶鞍12例,2例腺垂体均匀萎缩,形态尚规则;10例不均匀萎缩,鞍内可见不规则形态的残留腺垂体组织,薄片状贴于鞍底,平扫呈等T2等T1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腺垂体后部皆可见残留垂体组织与垂体柄相连,其中仅见腺垂体后部残留3例,腺垂体后部合并其它部位残留9例。结论 MRI表现为蝶鞍无扩大的空蝶鞍而垂体柄形态正常、腺垂体组织消失或呈不规则形态萎缩是SS的特征性表现,结合临床可明确诊断。
樊增阮新忠唐一帆郭俊宇黄求理
关键词:席汉氏综合征垂体空蝶鞍
系列举措对推行门诊实名全预约分时段就医的实践与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通过系列举措对实施门诊实名全预约分时段就医的推动作用与成效。方法:2020年2月20日开始宁波市第一医院采取系列举措,修订制度与应急预案,多途径宣传,运用信息化完善当天预约功能,院内志愿者指导门诊患者预约、取号,收集问题及时整改等。结果:门诊预约就诊率、按时就医率明显递增;门诊患者退号减少;门诊患者对预约就医理念提升,优化就医流程合理分流患者,达到分时段有序就医。结论:门诊就诊模式由随意就诊转向医患双方主动预约就诊的模式,全预约分时段就医可比较合理分流患者,减少患者在院内等候时间;医院需要进一步简化预约流程,对部分老年人预约就医需要发挥社区医师作用,规范分级诊疗行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谢浩芬郑佩君樊增陈雪琴李征阮列敏
关键词:门诊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